-
公开(公告)号:CN1121482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0954778.1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胡骁 , 李浩 , 张亚琳 , 陈旭东 , 潘彦鹏 , 张雪婷 , 吕瑞 , 涂海峰 , 严大卫 , 陈喆 , 葛云鹏 , 梁卓 , 宋志国 , 龚旻 , 任新宇 , 蔡亚楠 , 杜丹 , 王凯旋 , 李迎博 , 薛晨琛 , 李烨 , 刘娟 , 谭黎立 , 杨立杰 , 丁禹 , 赵楠 , 陈铁凝 , 郝仁杰 , 丘岳诗 , 孟文霞 , 姜春旺 , 杜肖 , 谭清科
Abstract: 标志类变量容错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包括:对预先定义的多个标志类变量计算所述标志类变量的空间距离;若所述标志类变量的空间距离小于等于预设数值,则判定该标志类变量为假值;否则,判定所述标志类变量为真值;若所述标志类变量的空间距离属于预设范围内,则根据上述判定结果为所述标志类变量赋值。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以“空间距离”为基础、以“最短保障”为核心,提出了飞行控制软件关键变量的多级容错设计,明确了标志类变量的空间距离计算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小空间距离理论进行容错设计,有效提升了飞行控制软件关键变量对单粒子翻转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4668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957105.1
申请日:2020-09-1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龚旻 , 高峰 , 潘建业 , 张志勇 , 周国哲 , 冯铁山 , 田冠锁 , 张意国 , 罗波 , 于贺 , 张东 , 任新宇 , 王冀宁 , 周军 , 魏敏 , 丛恩博 , 黄超
Abstract: 惯组棱镜安装误差检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惯组处于水平状态时,采集惯组的不水平度,并计算惯组水平状态瞄准方位角A0;装订惯组水平状态瞄准方位角A0,对惯组进行姿态跟踪并将惯组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起竖;在惯组处于竖直状态时,记录惯组姿态跟踪的方位角A1,并计算惯组竖直状态瞄准方位角A2;根据惯组姿态跟踪的方位角A1与计算得到的竖直状态瞄准方位角A2检验惯组棱镜安装误差。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解决了如何在惯组棱镜标定后检验惯组棱镜安装误差角是否准确的难题,保证了火箭发射前水平瞄准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4481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955469.6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万桂斌 , 魏敏 , 姜开 , 杨春雷 , 常新月 , 陈俊杰 , 王志红 , 史若冲 , 张涛 , 孙润宇 , 李学思 , 李锁兰 , 丛恩博 , 苏忠威 , 王若凡 , 程凌霄 , 樊姣荣 , 曾值 , 张东 , 龚旻 , 任新宇 , 王冀宁 , 年永尚 , 李源
IPC: F42B35/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弹武器测试设备,包括:用于与导弹上各火工品连接器相连的火工品转接装置;用于与导弹控制器连接的弹上测试转接装置;用于与地面测发控设备连接的地面测试转接装置;测试主机,分别通过连接器与火工品转接装置、弹上测试转接装置、地面测试转接装置相连,用于进行火工品等效测试、对导弹控制器的开关量或模拟量或通信接口进行功能测试、对地面测发控设备的接口进行测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弹武器测试设备能够对导弹武器的接口及时序信号的多个测试项目进行测试,结构简单,能提高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9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957119.3
申请日:2020-09-1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丛恩博 , 姜开 , 杨春雷 , 陈俊杰 , 史若冲 , 常新月 , 苏忠威 , 万桂斌 , 魏敏 , 孙润宇 , 李学思 , 张涛 , 樊姣荣 , 王若凡 , 任新宇 , 王冀宁 , 年永尚 , 王丽华
IPC: G05B17/02 , G05B23/02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控制器动态特性验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控制器上设置的减振器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根据所述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及预设的控制器动力学模型对所述控制器进行仿真,以根据仿真结果对所述控制器的动态性能进行验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控制器动态特性验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对飞行器控制器的动态特性进行验证,进而快速知晓器件选型是否合适,加快研制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83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957554.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丛恩博 , 姜开 , 杨春雷 , 陈俊杰 , 史若冲 , 常新月 , 苏忠威 , 万桂斌 , 魏敏 , 孙润宇 , 李学思 , 樊姣荣 , 王若凡 , 任新宇 , 王冀宁 , 年永尚 , 王海洋 , 陈坤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飞行器的集成化控制器及飞行器,其中,集成化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设有入风口,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扇;多个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按照发热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功能模块从外向内布置在壳体内;位于最外侧的功能模块的发热面朝向所述壳体;相变散热模块,设置在壳体上,与壳体的外表面贴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飞行器的集成化控制器及飞行器能够提高散热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61894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083441.4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杨东生 , 方泽平 , 范新中 , 王宁 , 陈增奎 , 梁祖典 , 牛飞 , 王晓鹏 , 王宇锐 , 张瑾瑜 , 雷豹 , 丁国元 , 夏艳 , 程蕾 , 单亦姣 , 姚重阳 , 许俊伟 , 唐念华 , 刘鹏 , 张东 , 龚旻 , 高峰 , 任新宇 , 王冀宁 , 罗波 , 于贺 , 邱震东
IPC: F42B15/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火箭的空气舵,包括:上舵板,所述上舵板的下侧的内部具有上舵板筋条;下舵板,所述下舵板的上侧的内部具有下舵板筋条;所述上舵板的下侧和所述下舵板的上侧对合固定为一体;其中,所述上舵板筋条是在刚性上侧板的下侧的内部切削形成的,所述下舵板筋条是在刚性下侧板的上侧的内部切削形成的,所述上舵板的上侧和所述下舵板的下侧是空气舵的蒙皮。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空气舵的重量不容易控制且制造工序较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198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208322.7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于贺 , 罗波 , 张意国 , 龚旻 , 高峰 , 王冀宁 , 任新宇 , 刘雨侬 , 高本征 , 曾鲁 , 曾伟 , 冯铁山 , 周国哲 , 谭杰 , 孙晓峰 , 韩敬永 , 马奥家 , 黄建友 , 雷豹 , 方泽平 , 赵蕊 , 杨瑜 , 张晓赛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离装置及运载火箭,分离装置设置在运载火箭的舱壁和发动机喷管之间用于运载火箭的级间径向分离;分离装置包括插头、插座、锁紧件和连接绳,插头固定设置在发动机喷管的外表面;插座插接固定在插头内;锁紧件用于将插座与插头锁紧固定,锁紧件的插拔方向与发动机喷管的轴向平行;连接绳的第一端连接插座,连接绳的第二端连接舱壁的内表面,连接绳的延伸方向与发动机喷管的轴向倾斜。本申请实施例降低了插座与插头不能正常分离的风险,有利于保证舱壁的正常分离,且分离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加狭小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73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1146106.4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K9/96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线的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航天飞行器动力总体设计技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获取所述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烧蚀率;根据所述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及烧蚀率确定所述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动态推力线的横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509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87993.2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杨春雷 , 万桂斌 , 魏敏 , 姜开 , 常新月 , 陈俊杰 , 王志红 , 史若冲 , 樊姣荣 , 张涛 , 孙润宇 , 李学思 , 李锁兰 , 丛恩博 , 苏忠威 , 王若凡 , 程凌霄 , 曾值 , 张东 , 龚旻 , 任新宇 , 王冀宁 , 年永尚 , 张文海 , 刘龙信
IPC: H04L12/4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种通信总线的地面电气系统,及航天体地面电气产品,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通信效率较低的问题。地面电气系统包括:地面测发控计算机,具有计算机背板、电源模块、计算机核心模块及多个通信模块,电源模块、计算机核心模块及多个通信模块电连接于计算机背板;通信模块包括:CAN通信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1553B通信模块及RS422通信模块;CAN通信模块用于通过CAN总线与地面电源电连接;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通过以太网总线与弹地武器接口及控制终端电连接;1553B通信模块用于通过1553B总线与弹地武器接口电连接;RS422通信模块用于通过RS422总线与远程控制系统及瞄准系统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3448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65133.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意国 , 龚旻 , 高峰 , 罗波 , 赵长见 , 马奥家 , 蔡强 , 黄建友 , 曾伟 , 曾鲁 , 张帆 , 谭杰 , 李炳蔚 , 宋志国 , 韩敬永 , 刘博 , 周国哲 , 冯铁山 , 潘建业 , 于贺 , 张子骏 , 佟泽友 , 葛悦 , 张东 , 任新宇 , 年永尚 , 张晓赛 , 齐麟 , 杨瑜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的运载火箭包括头罩,末修舱,姿控系统,末级发动机,和卫星舱;头罩用于保护运载火箭;末修舱连接在头罩的尾端,末修舱的舱壁上设有喷射出口;姿控系统设置在末修舱内,姿控系统包括姿控发动机;其中,姿控发动机的喷管安装在喷射出口处,且姿控发动机的喷管喷出的热流从喷射出口处喷出以调整运载火箭的姿态;末级发动机为火箭末级飞行提供动力;卫星舱连接在末级发动机的尾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设有姿控系统的末修舱设置在头罩与卫星舱之间,姿控系统位于整个运载火箭的头部,从而增加了姿控系统与各飞行状态火箭质心的间距,姿控系统能够为各发动机舱均提供较长的控制力臂,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姿控系统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