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铸锻件材料研发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383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82811.5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铸锻件材料研发系统,属于材料研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型铸锻件在进行材料研发时研发效率低、成本高、资源整合能力差和数据搜集困难的问题。系统包括智能数据中心,用于各大型铸锻件材料研发项目中的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和数据模型构建和更新;集成计算中心,用于各大型铸锻件材料研发项目中的仿真计算模型的构建和更新;研发工作台,用于构建大型铸锻件材料研发项目的项目研发路径,进而基于项目研发路径进行研发作业并对研发数据进行收集和审核;其中,在研发作业过程中采用所述智能数据中心的数据模型和集成计算中心的仿真计算模型。实现了大型铸锻件材料研发效率的提高和数据的高效搜集。

    一种使用连铸坯快速成型大型轴类实心锻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42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33317.5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连铸坯快速成型大型轴类实心锻件的制造方法,属于大型轴类锻件制造领域,解决了大型轴类实心锻件的传统工艺存在至少以下问题之一:(1)产品合格率难以满足较高的预期目标;(2)生产成本较高;(3)生产周期较长;(4)材料利用率较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S1、准备坯料:高碳合金钢材质的连铸棒状坯料;S2、将连铸棒状坯料进行第一火次加热,采用模锻挤压,将连铸棒状坯料挤压成形为X段式轴类挤压件,X为1~3;S3、如果大型轴类实心锻件的段数Y>3,将轴类挤压件进行加热,利用自由锻的方式加工出X段以外的辊颈。本发明通过工艺设计和参数控制,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一种饼类锻件的体外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1799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230023.1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饼类锻件的体外锻造方法,属于锻件锻造技术领域,解决了锻压设备的结构和尺寸限制而无法将超大型锻件进行整锻的问题。本发明的体外锻造方法为对原材料进行冶炼;对钢锭进行开坯;将锻压设备的梁体的上端面与锻压设备的活动横梁连接,梁体的一端为锻造侧,锤头设于梁体的锻造侧,梁体的另一端为非锻造侧,梁体的非锻造侧与锻压设备的安装面连接,锻压设备的锻造平台设于锤头的正下方,将坯料置于锻造平台上,梁体的锻造侧位于锻压设备的立柱围成的区域外;开启锻压设备,在活动横梁的活动过程中,锻造侧绕非锻造侧旋转,锤头对坯料进行锻造,得到饼类锻件。本发明的体外锻造方法可用于饼类锻件的锻造。

    一种台阶轴类锻件的锻造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751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61307.9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阶轴类锻件的锻造模具及方法,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台阶轴类锻件的锻造模具用于锻造台阶轴类锻件,台阶轴类锻件包括轴身和位于轴身两端的轴颈,包括挤压筒、上模机构、第一下模机构和第二下模机构,第一下模机构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下内腔;第二下模机构的顶部开设有第二下内腔,第二下内腔的内径大于第一下内腔的内径;挤压筒的底端适于与第一下模机构的顶部或第二下模机构的顶部连接;上模机构的底部开设有上内腔,上模机构的底部适于插入挤压筒中。起到了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减小复杂的自由锻工序,缩短了锻造周期,提高了成型效率的功能。

    一种利用空心钢锭对主泵泵壳锻造的方法及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170211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57986.8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空心钢锭对主泵泵壳锻造的方法及模具,具体涉及锻造技术领域。所述锻造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二筒体一端的外壁表面锻造为锥面;模锻所述第二筒体,将所述第二筒体一端端部及其周围的形状挤压为所述第一设定形状,将所述第二筒体另一端的内部挤压为所述第一腔体,将所述第二筒体外壁挤压出外形为所述第二设定形状的第一凸起,获得所述第一主泵泵壳。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锻造的方法及模具不但大幅度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更为重要的是,从根本上避免了利用实心钢锭进行主泵泵壳制造,由于钢水凝固区间窄流动性差,造成的钢锭内部缩孔以及严重的成分偏析,从而影响锻件质量的情况。

    一种带侧接管座的筒体的胎模锻造方法及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17021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57979.8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侧接管座的筒体的胎模锻造方法及模具,具体涉及锻造技术领域。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第一筒体本体和第一管座,所述第一筒体本体的外壁与第一管座连接,包括:制备所述第一筒体本体并在所述第一筒体本体一端的边缘制出第一凸起;挤压所述第一凸起使所述第一筒体本体的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第二凸起;挤压所述第二凸起制为第一管座。本发明中通过胎模锻造方法成形的带侧接管座的一体化筒体锻件从根本上避免焊缝的出现,从而保证了带侧接管座筒体部件的服役稳定性。而且还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锻造流线,提高锻件的综合力学性能,从而达到使用环境要求,例如满足核电领域的容器设备长期受核辐射的要求。

    一种加氢反应器过渡段与筒体一体化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3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600707.9

    申请日:2019-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反应器过渡段与筒体一体化锻造方法,属于加工锻造领域,为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氢反应器过渡段与筒体的一体化加工收口困难的问题以及减少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的锻造方法,首先,确定筒体过渡段的特征尺寸参数,根据其特征尺寸制作了筒节收口的专用收口锤头;其次,锻造筒体,将钢锭镦粗冲孔后,进行芯棒拔长,然后扩孔至零件尺寸;最后,多次下压收口,利用专用收口锤头下压工件对端口进行局部收口,旋转工件多次下压从而完成筒体过渡段的锻造成形。本方法实现了加氢反应器过渡段与邻近筒体的一体化锻造,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少了整台加氢反应器的焊缝数量,提高了加氢反应器的工作稳定性。

    一种护环复合电渣锭的制备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32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9217.4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环复合电渣锭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渣重熔冶炼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护环锻件存在锻造裂纹、表面质量差,以及现有复合钢锭存在成分差异、制备过程复杂的问题。一种护环复合电渣锭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电渣锭底部、主体部分和顶部材质不同,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复合电渣锭主体部分电极制备;步骤2、复合电渣锭端部电极制备;步骤3、电渣重熔复合电渣锭前的准备;步骤4、通过更换电极的方式依次完成复合电渣锭底部‑主体部分‑顶部重熔;步骤5、冷却凝固和脱模:熔炼结束后的钢锭在结晶器内,模冷5‑6小时后,脱模获得端部与主体部分为异种材质的复合电渣锭。实现高冶金质量的护环复合电渣锭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