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5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91477.3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H04N2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图像信息熵幂运算的自动对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将信息熵做幂运算,能够在图像对比度低的情况下做出准确的判定,提高了评价函数的灵敏度,并且使评价函数具有多项式特征,然后提取峰值区域周围的数据点进行多项式拟合,提高了拟合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自动对焦的精度;能够实现设备的自动对焦,无须额外增加对焦机构,只需要通过两次爬山搜索就能实现高精度的自动对焦,成本低,对焦速度快;相较于传统的眼底对焦系统需要增加专门的对焦靶标等,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眼底共焦系统的自动对焦,能够有效规避屈光不正带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356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22243.5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光学低相干干涉场的在体成像消抖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采集标定数据,引入模拟的平面间抖动偏移量;进行平面间抖动偏移量与最大的归一化互相关值的标定;进行三维偏移量比例标定;进行成像中平面内与平面间抖动偏移量检测;进行抖动矫正。本发明可以检测活体样品成像中,心跳、呼吸、血流脉动等微抖动三维分量,通过重扫描与配准消除抖动在OCT与OCTA图像中引入的伪影,有效提高在体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1248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223934.6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T7/11 , G06T7/136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8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视网膜OCT图像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采集的OCT图像中,筛选出正常视网膜图像和异常网膜图像;S2、筛除质量存在问题的图像,余下的作为训练数据集;S3、构建视网膜OCT图像生成网络模型;S4、网络模型训练;S5、通过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输入的视网膜OCT图像进行病灶分割。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实现眼底视网膜OCT图像中的病灶精准分割,相比现有的无监督病灶分割方法,本发明能大大减少预处理步骤,最大程度保留原始的图像信息,对常见的渗出性和水肿型病灶都有较好的分割效果;本发明对加快眼底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速度、提高诊断精度和指导检查具有潜在的医学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086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57262.X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H04N5/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微生物成像采集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照明装置,用于向待测微生物发射光线;采集腔,设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所述光线的出射方向,所述采集腔用于容纳带有所述待测微生物的水;成像装置,设置在光线的出射方向并设置在所述采集腔与所述照明装置相对的一侧,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探测器,用于采集所述待测微生物图像;镜头模块,设置在所述探测器与所述采集腔之间,用于调焦;控制器,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镜头模块分别电连接。利用本发明中的水下微生物成像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到清晰的微生物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8398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810447356.8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B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表面间距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和方法,本发明通过扫频光学相干层析(SSOCT)原理进行光学间隔非接触式测量,单次测量深度可达数十毫米,对于大部分的光学系统可以一次探测完成多个光学表面同时测量,配合参考臂移动进行分段式测量实现大量程,且测量精度完全取决于系统轴向分辨率;本发明还进一步优化了测量光路,在可调焦测量臂增加调焦模组,根据样品参数选择合适的聚焦光路,可以更好的收集各光学表面的反射光信号,提高干涉信号强度;在可位移参考臂中增加消色差透镜,可调焦测量臂的调焦模组和可位移参考臂的透镜组都是消色差透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77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52610.2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光路扫描成像系统,包括:光源模块;线光束变换模块,设置在光源模块的出射光方向上,第一分光镜,设置在线光束变换模块的出射光方向上,参考臂模块,设置在第一分光镜的第一反射出光方向上;第二分光镜,设置在第一分光镜的出射光方向上;光束扫描模块,设置在第二分光镜的出射光方向上;扫描物镜模块,设置在光束扫描模块的反射出光方向上,光束通过扫描物镜模块进入人眼;共焦探测模块,设置在第二分光镜的反射出光方向,接收共焦扫描光束生成共焦扫描成像;相干层析探测模块,设置在第一分光镜的第二反射出光方向,接收样品线光束、参考线光束生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本发明采用共光路结构,系统结构简单,成像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941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13892.1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网膜OCT图像自动分层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首先根据视网膜OCT图像建立无向节点图,然后按照像素强度对视网膜各层进行权值分配,再利用Dijkstra算法在限定区域内动态搜索最小加权路径,即分割出第一层边界后,通过分割结果限定新的搜索空间,从而进行对下一层边界的分割,最终按照视网膜各层边界的突出顺序,分割出各层边界。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精准地分割出视网膜七层边界,分层时间为3秒左右,分层偏差小于2个像素,本发明在视网膜OCT图像分层中具备一定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0121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54010.2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SS‑OCT手术导航系统的OCT图像矫正方法及系统,该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畸变OCT图像,根据手术刀与组织结构的相对位置将OCT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分割为三部分,记为区域Ⅰ、区域Ⅱ和区域Ⅲ;2)对区域Ⅰ的竖向畸变进行矫正;3)对区域Ⅱ的畸变进行矫正;4)区域Ⅲ作为参照,不作处理,获得矫正后的OCT图像。本发明通过术中手术刀与组织结构的位置关系设置基准点,利用基准点对OCT图像进行区域划分,然后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畸变矫正,有效地消除了手术过程中由折射与散射效应所带来的图像畸变,使得OCT图像更为直观形象,为病灶的定位、临近组织的观察、手术的实施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8692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562334.2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散平衡的扫频OCT眼底高分辨成像系统,包括扫频激光器、迈克尔逊干涉仪、光电平衡探测器、振镜扫描电控装置、数据采集与图像处理系统;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一段补偿光纤与光学介质补偿系统不平衡的二阶色散,提升轴向分辨率,通过偏振控制器使干涉仪的偏振态保持一致,降低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光电平衡探测器对干涉信号进行强度探测,输入数据采集与图像处理系统重建出二维的视网膜断层图像。本发明能够在满足干涉仪样品臂与参考臂光程匹配的同时,通过色散补偿使系统固有的二阶色散平衡,进一步提升轴向分辨率,实现高分辨的视网膜成像效果,成本低且易于实现;合理的空间结构,易于集成化处理;系统可靠性高、易于集成与装调。
-
公开(公告)号:CN114869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39531.2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视网膜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用套针、金属管、步进电机;注射用套针与金属管端部,金属管连接于步进电机,金属管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沿轴向做直线运动。本发明的控制模块包括核心控制单元、串口子模块、电机子模块和操作子模块;控制模块通过程序进行控制,包括模式选择子程序、步距设置子程序、速度控制子程序、位置显示子程序、方向控制子程序、回到初始位置子程序。本发明采用高精度步进电机,通过丝杆传动的方式驱动注射针,并通过非手持注射方式消除手部震颤的影响。采用拆分式设计,使装置外壳更加紧凑,并且选用微小零件极大程度上减小了整体体积;针管仅通过螺纹与金属管相连,易于更换,可以有效地减小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