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42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1911274948.5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的间距、偏心和波前像差一体化测量系统,包括波前像差测量模块:其包括第一光源、第一准直镜、第一分束镜、第一二向色镜、第二二向色镜、反射镜、缩扩束镜组、微透镜阵列和相机;偏心测量模块:其包括第二光源、第二准直镜、分划板、第二分束镜、变焦镜头、成像组件、第一探测器以及共用的第二二向色镜;和非接触间距测量模块:其包括第三光源、第一耦合器、参考臂、第二耦合器、第二探测器、第三准直镜以及共用的第一二向色镜和第二二向色镜。本发明可以将偏心测试、间隔测试和波前像差测试三个功能一体化集成,实现三个功能系统同光路设计,三个功能模块互不影响,切换方便,能减少因为切换组件带来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872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95846.1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关于一种大视场多通道激光扫描显微成像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光源发射模块、快速扫描模块、分束模块、慢速扫描模块、样本采集模块和探测模块;光源发射模块用于向快速扫描模块发射第一激光光束;快速扫描模块用于对第一激光光束进行快速扫描;分束模块用于将第一激光光束分束为多条第二激光光束以及反射信号光束至探测模块;慢速扫描模块用于进行大视场慢速扫描并产生多条扫描光束以及进行扫描状态的切换;样本采集模块用于收集扫描样本并将扫描光束转化为携带样本信息的信号光束;探测模块用于将信号光束产生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实现对样本图像的生成。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大视场成像速率,实现多通道间无串扰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058459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864687.6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光路光束扫描的大视场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光源模块、自适应光学模块、光束扫描模块、离焦补偿模块、视标模块、瞳孔监测模块、探测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可以获取眼底视网膜大视场成像图像、任意感兴趣区域的小视场高分辨率成像图像、以及大视场高分辨率成像图像,并且三类成像图像由共光路结构采集获得,因此三类成像图像特征一致性好,便于进行处理和操作。同时,该系统结构简单,共光路结构可以获取三种类型的视网膜成像图像。多种成像图像通过共光路光束扫描获取,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极大地提高了视网膜成像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086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57262.X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H04N5/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微生物成像采集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照明装置,用于向待测微生物发射光线;采集腔,设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所述光线的出射方向,所述采集腔用于容纳带有所述待测微生物的水;成像装置,设置在光线的出射方向并设置在所述采集腔与所述照明装置相对的一侧,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探测器,用于采集所述待测微生物图像;镜头模块,设置在所述探测器与所述采集腔之间,用于调焦;控制器,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镜头模块分别电连接。利用本发明中的水下微生物成像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到清晰的微生物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390022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177903.3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高分辨宽波段的物镜,包括同光轴设置的十九片球面透镜,所述十九片透镜从物方至像方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第十四透镜,第十五透镜,第十六透镜,第十七透镜,第十八透镜,第十九透镜。本物镜相比与之前提出的同类物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大的成像视场,及更宽的工作波段,可以满足可见光,近红外双光子大视场高分辨成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25804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115595.0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观测自由活动斑马鱼的高分辨光片显微成像系统,包括按照光路依次设置的光源模块、横向视场扩展模块、扫描模块、照明模块和探测模块,光源模块产生的光经过横向视场扩展模块以获得扩展最终照明区域的有效视场,扫描模块将从横向视场扩展模块接收的线光束扫描成为面光束,照明模块和探测模块采用分束镜、照明单元、第一照明物镜和第二照明物镜使得透射的红外光携带斑马鱼样品的结构信息进入探测模块,探测模块采用红外相机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相机分别实现近红外光和荧光探测成像。本发明不会对样本产生影响的,具有高横向和轴向分辨率和高成像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0022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77903.3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高分辨宽波段的物镜,包括同光轴设置的十九片球面透镜,所述十九片透镜从物方至像方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第十四透镜,第十五透镜,第十六透镜,第十七透镜,第十八透镜,第十九透镜。本物镜相比与之前提出的同类物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大的成像视场,及更宽的工作波段,可以满足可见光,近红外双光子大视场高分辨成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58459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865740.4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光束扫描的视网膜成像系统,包括:光源模块、自适应光学模块、光束扫描模块、小视场中继模块、大视场中继模块、视标模块、瞳孔监测模块、探测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本发明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实时校正人眼像差,通过光束同步扫描设置,结合小视场和大视场两套中继光路结构,可以同时实现大视场范围内的共焦扫描成像功能以及小视场范围内的自适应光学高分辨率成像功能。该系统既可以大视场成像观察视网膜大范围的疾病病灶区域,也可以小视场高分辨率成像观察病灶的微细结构,多种成像图像通过共光路光束扫描获取,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极大地扩展了现有共焦成像设备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88029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70996.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2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相共轭反射镜的大视场数字扫描光片照明系统,包括光源模块、空间光调制模块、扫描模块、照明模块和位相共轭模块,照明模块和位相共轭模块同轴设置,照明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照明物镜和样品池,位相共轭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激光放大器、光学位相共轭反射镜和第一反射镜,光源模块发出的光反射到空间光调制模块后经过扫描模块入射到照明模块的照明物镜的入瞳面上聚焦后在样品池内形成薄片光,激发荧光信号,透射的光经过激光放大器,增益的透射光经过光学位相共轭反射镜产生沿入射光的位相共轭的反射光波,反射的位相共轭的反射光波经过激光放大器再次增益放大,返回样品池,聚焦形成与入射光片重叠的薄状激发光片。
-
公开(公告)号:CN11156390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295562.9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共振的髋关节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髋关节处的磁共振图像数据;对磁共振图像数据的目标区域进行分割,得到若干分割部位;将若干分割部位进行重建,获得三维立体模型;测定从三维立体模型中获取若干形态学参数,以判定形态学参数数值是否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磁共振的髋关节图像处理系统、存储介质、设备。本发明实现了对髋关节发育状况的精确测定,不仅可为病情诊断和术前规划提供依据,还将为其术后的长期动态监测提供便利,该方法是一种能够贯穿DDH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术后动态监测的全过程量化评估手段,对于该类疾病的精准医疗和患儿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