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3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61463.5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卫星磁强计综合仲裁方法及装置。本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卫星轨道有效标志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2、如果当前磁强计自身有效,对当前磁强计与卫星当前轨道系地磁矢量之间进行状态互判,当互判通过时,当前磁强计仲裁有效,否则当前磁强计仲裁无效;步骤S3、如果所有磁强计均自身有效,对磁强计之间进行状态互判,当互判通过时,所有磁强计仲裁有效,否则所有磁强计仲裁无效;步骤S4、输出磁强计仲裁结果。本发明引入卫星轨道有效标志和卫星当前轨道系地磁矢量进行判断以及磁强计互判,提高了磁强计数据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2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590104.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夹角匹配的星敏感器星图识别方法,属于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构建导航星库,包括选取导航星、提取星模式特征并记录储存;步骤2:动态夹角初始匹配,包括构造待识别参考星动态夹角特征、在导航星库中搜索候选导航星、记录完成初始匹配的匹配组;步骤3:匹配度计算,包括定义参考星及导航星的夹角和距离特征、计算特征匹配数、定义匹配度得分、选取各侯选星的最大得分、取得分最大的侯选星为识别结果。本方法利用多组动态夹角特征作为后续匹配度计算的起始边,克服了依赖最近邻星作为起始星的问题,将唯一匹配改为多组匹配,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以及对噪声和伪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2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83815.9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地面仿真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包括:确定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的建模部组件;确定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的理论模型;根据所述理论模型将所述建模部组件进行模块化拆分建模为航天器的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确定所述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的配置项、输入项、输出项以及辅助分析量,并且确定所述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的各模块之间的级联关系;以及利用所述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构建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212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12473.9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星敏感器,其采用如下步骤提取单一星图的有效星空区域,首先对星图进行预处理,得到星图中各像素的显著度值,并生成星图显著图;然后以显著度值作为特征,将星图显著图做初始分割,得到预分割块,并对预分割块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最后,对特征进行聚类组合,以实现干扰区域的识别及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8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971542.3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全周期可视化分析方法,涉及航空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卫星设计结构图通过建模软件导出和模型转化软件转化并进行参数调整,得到可被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识别的模型文件;建立卫星数学仿真系统,生成并输出信息;在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中进行卫星模型、卫星运行的配置、在轨运行可视化与期望的验证、建立分析工作所需的坐标系、向量和面,并将数据导出;根据导出的数据进行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计算。至少部分解决了理论计算过于繁琐且难以校验的问题,将计算结果与可视化显示进行比对校验,避免了纯理论计算可能导致的错误,也方便卫星设计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883815.9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地面仿真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包括:确定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的建模部组件;确定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的理论模型;根据所述理论模型将所述建模部组件进行模块化拆分建模为航天器的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确定所述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的配置项、输入项、输出项以及辅助分析量,并且确定所述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的各模块之间的级联关系;以及利用所述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构建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932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86732.0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个星敏感器的优先级变更方法及系统,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优先级变更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地面提供的优先权测试结果判断多个星敏感器的性能,按照性能由高至低为多个星敏感器进行排序,形成第一序列,并获取多个星敏感器的信息;步骤二、根据多个星敏感器的在轨实际性能,确定多个星敏感器的优先级选择矩阵,并通过所述地面测控站上注优先级选择矩阵;步骤三、对所述多个星敏感器进行优先级配置,完成优先级的变更;步骤四、按照变更后的优先级,按照星敏与太敏磁强计判别流程对多个星敏感器进行工作状态判定,得到多个星敏感器的仲裁结果;步骤五、解除优先级变更,输出多个星敏感器的真实工作状态判定,使用所述仲裁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90104.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夹角匹配的星敏感器星图识别方法,属于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构建导航星库,包括选取导航星、提取星模式特征并记录储存;步骤2:动态夹角初始匹配,包括构造待识别参考星动态夹角特征、在导航星库中搜索候选导航星、记录完成初始匹配的匹配组;步骤3:匹配度计算,包括定义参考星及导航星的夹角和距离特征、计算特征匹配数、定义匹配度得分、选取各侯选星的最大得分、取得分最大的侯选星为识别结果。本方法利用多组动态夹角特征作为后续匹配度计算的起始边,克服了依赖最近邻星作为起始星的问题,将唯一匹配改为多组匹配,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以及对噪声和伪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029028.8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分析方法,涉及航空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卫星设计结构图通过建模软件导出和模型转化软件转化并进行参数调整,得到可被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识别的模型文件;建立卫星数学仿真系统,生成并输出信息;在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中进行卫星模型、卫星运行的配置、在轨运行可视化与期望的验证、建立分析工作所需的坐标系、向量和面,并将数据导出;根据导出的数据进行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计算。至少部分解决了了理论计算过于繁琐且难以校验的问题,将计算结果与可视化显示进行比对校验,避免了纯理论计算可能导致的错误,也方便卫星设计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9058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0911910.X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航天器集群的姿轨控数字孪生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基于航天器集群的姿轨控数字孪生系统包括若干数字仿真子系统,所述数字仿真子系统包括航天器集群的源代码动态链接库、姿态与轨道动力学模块、遥测遥控接口和故障设置接口,所述航天器集群的源代码动态链接库连接于姿态与轨道动力学模块,所述遥测遥控接口用于实现遥测遥控功能,所述故障设置接口用于实现故障设置。本申请技术方案简化了姿轨控软件产品的测试流程,缩短了研制周期;节省了研制成本;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环境;能够适应航天器规模的不断增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