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夹角匹配的星敏感器星图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92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590104.4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夹角匹配的星敏感器星图识别方法,属于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构建导航星库,包括选取导航星、提取星模式特征并记录储存;步骤2:动态夹角初始匹配,包括构造待识别参考星动态夹角特征、在导航星库中搜索候选导航星、记录完成初始匹配的匹配组;步骤3:匹配度计算,包括定义参考星及导航星的夹角和距离特征、计算特征匹配数、定义匹配度得分、选取各侯选星的最大得分、取得分最大的侯选星为识别结果。本方法利用多组动态夹角特征作为后续匹配度计算的起始边,克服了依赖最近邻星作为起始星的问题,将唯一匹配改为多组匹配,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以及对噪声和伪星的鲁棒性。

    多孔发射针浸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75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440319.1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发射针浸润装置及方法,多孔发射针浸润装置包括上下垂直相对布置的浸润模块与加热装置,其中:浸润模块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加热装置上下移动,以处于第一浸润状态、第二浸润状态或第三浸润状态;浸润模块包括同轴且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存储室及多孔发射针,以及容置于存储室内的固态的推进剂;第一浸润状态包括:浸润模块完全悬置于加热装置上方,多孔发射针的孔隙贯通;第二浸润状态包括:浸润模块完全浸没于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开启,推进剂熔化并通过重力作用以及毛细作用下流入多孔发射针的孔隙;第三浸润状态包括:加热装置关闭,多孔发射针孔隙内的推进剂重新恢复固态,以完成多孔发射针在装配前的浸润工作。

    多孔发射针浸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7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40319.1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发射针浸润装置及方法,多孔发射针浸润装置包括上下垂直相对布置的浸润模块与加热装置,其中:浸润模块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加热装置上下移动,以处于第一浸润状态、第二浸润状态或第三浸润状态;浸润模块包括同轴且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存储室及多孔发射针,以及容置于存储室内的固态的推进剂;第一浸润状态包括:浸润模块完全悬置于加热装置上方,多孔发射针的孔隙贯通;第二浸润状态包括:浸润模块完全浸没于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开启,推进剂熔化并通过重力作用以及毛细作用下流入多孔发射针的孔隙;第三浸润状态包括:加热装置关闭,多孔发射针孔隙内的推进剂重新恢复固态,以完成多孔发射针在装配前的浸润工作。

    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全周期可视化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71542.3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全周期可视化分析方法,涉及航空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卫星设计结构图通过建模软件导出和模型转化软件转化并进行参数调整,得到可被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识别的模型文件;建立卫星数学仿真系统,生成并输出信息;在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中进行卫星模型、卫星运行的配置、在轨运行可视化与期望的验证、建立分析工作所需的坐标系、向量和面,并将数据导出;根据导出的数据进行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计算。至少部分解决了理论计算过于繁琐且难以校验的问题,将计算结果与可视化显示进行比对校验,避免了纯理论计算可能导致的错误,也方便卫星设计人员使用。

    一种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029028.8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分析方法,涉及航空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卫星设计结构图通过建模软件导出和模型转化软件转化并进行参数调整,得到可被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识别的模型文件;建立卫星数学仿真系统,生成并输出信息;在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中进行卫星模型、卫星运行的配置、在轨运行可视化与期望的验证、建立分析工作所需的坐标系、向量和面,并将数据导出;根据导出的数据进行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计算。至少部分解决了了理论计算过于繁琐且难以校验的问题,将计算结果与可视化显示进行比对校验,避免了纯理论计算可能导致的错误,也方便卫星设计人员使用。

    一种姿态敏感器的一体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9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46406.3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姿态敏感器的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航空航天导航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将星敏感器与光纤陀螺的机械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将星敏感器与光纤陀螺的电子学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将星敏感器与光纤陀螺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至少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姿态敏感器分体式安装存在的安装基准和结构热畸变会带来机械偏差、数据融合和时延会带来计算误差,数据融合在分系统级和末端会丢失大量原始信息的问题,提高了定姿和定角速度的精度。同时,有效减少系统重量功耗,提高敏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也方便航天器的安装和节约星上处理资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