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69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6384.4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机固废热解耦合化学链制氢同步捕碳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依次与热解反应器、燃料反应器、第一旋风分离器、制氢反应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相连通;热解反应器、燃料反应器和制氢反应器内均放置有载氧体,且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的下部均对应设置有第一载氧体返料器和第二载氧体返料器;制氢反应器的下部设置有水蒸气入口,第二载氧体返料器的底部设置有流化气入口。本发明不仅对有机固废进行了减量化、无害化和能源化的有效处置,同时实现了在处置过程中大大缩减了处置成本并且耦合水蒸气重整制氢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46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0953921.X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C09K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序多孔碳基的化学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以LiCl·nH2O为化学储热材料的基体,将其负载于N掺杂亲水性石墨化有序多孔碳材料上组成碳基化学储热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耗时少,通过适当调节维C浓度,LiCl溶液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吸水量可以超过3000cm3/g。该碳材料的亲水性源自维生素C,大大增加了LiCl的水合速率,石墨化增加了热传导效率,有序多孔结构使电子与离子的传输各项同性,极大的提高了复合材料整体的传热传质效率,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4245.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气化学链燃烧用复合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复合载氧体为双金属氧化物结构复合载氧体,其中一种金属A组分采用能抵抗900‑1000℃烧结的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组分,另外一种金属B组分采用能与氨气具备良好反应活性的过渡金属组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双金属氧化物复合载氧体具有高反应活性、高稳定性,可以提高金属氧化物载氧体材料运用于氨气化学链燃烧中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7343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176417.3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将脱二氧化硫涂料涂覆在陶瓷或者金属载体表面,集成于现有的尾气净化系统当中,对船舶尾气中的SO2气体产生吸附脱除的作用,解决了现有船舶尾气脱除二氧化硫技术中存在的脱硫效率低、脱硫装置大、脱硫系统复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21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182584.9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化学蓄热除湿系统及工作方法,涉及除湿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化学蓄热单元和除湿单元,所述化学蓄热单元包括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蒸发器、冷凝器和水箱;所述除湿单元包括翅片换热器、除湿器和设于翅片换热器的相关风道,其中,太阳能集热器与翅片换热器器、除湿器以及水箱通过管道相连以形成回路;太阳能集热器与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冷凝器以及水箱通过管道相连以形成回路;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翅片换热器、除湿器、蒸发器、冷凝器以及水箱通过管道相连以形成回路;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和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分别装有不同蓄热温度的化学蓄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75572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138765.1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置扇形换向阀组的吸附除湿装置及方法,包括鼓风机、两个叉流式除湿芯体、热管换热器、加热单元、除湿单元、滑动半开阀门以及两个扇形换向阀门,潮湿空气通过叉流式芯体除湿通道吸附除湿;再生空气通过叉流式芯体的恒温通道,对吸附热回收利用,再生回路上设置有热管预热器以及加热装置,加热后的高温再生空气对吸附饱和的除湿通道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后的残余热量通过热管预热器换热,对再生空气进行预热,吸附热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能耗,节能环保;两个叉流式除湿芯体交替进行除湿和再生,配合两组扇形换向阀门,实现不间断的连续吸附除湿效果,有效避免固定床除湿装置多级阀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4837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849297.1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氧化锰/氧化铈复合脱二氧化硫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模板法将氧化锰和氧化铈复合,并形成多孔结构,得到具有高活性组分、较大比表面积、有序多孔结构的氧化锰/氧化铈复合脱二氧化硫材料,提高其用于脱除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652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395918.0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F24F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7 , F24F2203/10
Abstract: 一种利用湿度差除湿的空气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除湿转轮、驱动装置、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除湿转轮包括分区框架和转轮,分区框架分为再生区和处理区,处理区两侧分别通过第一风道及第一风机与室内连通并形成循环回路,再生区两侧分别通过第二风道与室外连通,除湿转轮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处理区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再生区利用室外低湿度空气实现再生,结构简单,节省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152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71140.8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10B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炭生产的立式沉降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有进料口,第一星型进料器横向安装在进料口内,第二星型进料器安装在第一星型进料器下部,保温层紧贴炉体内部,保温层与布料器外壁之间空间为烟气加热腔体;烟气加热腔体内部安装有烟气导流片,烟气进口位于炉体下部,烟气出口位于炉体上部,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与烟气加热腔体相通,布料器自上而下由位于布料器外壁内的多个锥形面和漏斗面依次构成;炉体内部设有纵向安装的热解气管道,热解气管道连通位于炉体上部的热解气出口;星型出料器横向安装于炉体底部的出料口内。本设备在生产中可使原料受热均匀、热解时间可控,具有可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003830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10535466.3
申请日:2010-1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式制冷机与压缩式空调联用系统,包括有吸附式制冷机系统、压缩式空调系统以及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吸附式制冷机系统包括:吸附式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以及吸附式制冷机驱动热源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由冷却器、冷却水循环泵和管道相互连接组成,通过管道与吸附式制冷机连接;冷冻水循环系统由换热盘管、冷冻水循环泵和管道相互连接组成,通过管道与吸附式制冷机连接;吸附式制冷机驱动热源系统由驱动热源、驱动热源循环泵和管道相互连接组成,通过管道与吸附式制冷机连接;所述的压缩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外循环系统和室内循环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压缩式空调系统高温热源的温度,提高了压缩式空调制冷效率,节约了能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