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55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38765.1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置扇形换向阀组的吸附除湿装置及方法,包括鼓风机、两个叉流式除湿芯体、热管换热器、加热单元、除湿单元、滑动半开阀门以及两个扇形换向阀门,潮湿空气通过叉流式芯体除湿通道吸附除湿;再生空气通过叉流式芯体的恒温通道,对吸附热回收利用,再生回路上设置有热管预热器以及加热装置,加热后的高温再生空气对吸附饱和的除湿通道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后的残余热量通过热管预热器换热,对再生空气进行预热,吸附热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能耗,节能环保;两个叉流式除湿芯体交替进行除湿和再生,配合两组扇形换向阀门,实现不间断的连续吸附除湿效果,有效避免固定床除湿装置多级阀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5572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138765.1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置扇形换向阀组的吸附除湿装置及方法,包括鼓风机、两个叉流式除湿芯体、热管换热器、加热单元、除湿单元、滑动半开阀门以及两个扇形换向阀门,潮湿空气通过叉流式芯体除湿通道吸附除湿;再生空气通过叉流式芯体的恒温通道,对吸附热回收利用,再生回路上设置有热管预热器以及加热装置,加热后的高温再生空气对吸附饱和的除湿通道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后的残余热量通过热管预热器换热,对再生空气进行预热,吸附热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能耗,节能环保;两个叉流式除湿芯体交替进行除湿和再生,配合两组扇形换向阀门,实现不间断的连续吸附除湿效果,有效避免固定床除湿装置多级阀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9473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410273666.4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9K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基化学蓄热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高储能密度的氢氧化物水合物为复合化学蓄热材料基体,将其负载于纳米碳材料上组成复合化学蓄热材料,其中纳米碳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60%。制备方法步骤如下:采用Hummer法获得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将金属氢氧化物水合物加入到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在80℃的条件下冷凝回流1h。以水热法或超声法复合,冷冻干燥后即得到碳基化学蓄热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化学蓄热材料解决了单一活性组分水合反应速率过慢的问题,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复合使得氢氧化物水合速率大幅提升,整体传质传热效率显著提高,该纳米复合材料热循环可靠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19473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273666.4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9K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基化学蓄热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高储能密度的氢氧化物水合物为复合化学蓄热材料基体,将其负载于纳米碳材料上组成复合化学蓄热材料,其中纳米碳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60%。制备方法步骤如下:采用Hummer法获得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将金属氢氧化物水合物加入到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在80℃的条件下冷凝回流1h。以水热法或超声法复合,冷冻干燥后即得到碳基化学蓄热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化学蓄热材料解决了单一活性组分水合反应速率过慢的问题,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复合使得氢氧化物水合速率大幅提升,整体传质传热效率显著提高,该纳米复合材料热循环可靠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