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435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190068.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F01N3/00 , F01N3/021 , F02M25/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柴油机余热和水蒸气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涉及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发动机、转轮除湿器、换热器,发动机在工作中会产生至少包含氮氧化物的尾气;转轮除湿器具有再生区域;发动机产生的尾气经第一路径进入转轮除湿器,尾气经转轮除湿器除湿后进入换热器,经换热器后至少部分温度升高的气体再经第二路径进入转轮除湿器,气体流过转轮除湿器的再生区域从而对吸附饱和的干燥剂进行加热再生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重新进入到发动机中。本发明将柴油机运行过程产生废气中的余热和水蒸气回收利用,有效降低能源资源的浪费,并实现降低耗油量及有害气体氮氧化物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1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35199.2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可燃固废气化处置系统及CO2富集方法,涉及固废资源化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热解炉、燃烧室、两组化学蓄热床、CO2储气罐、热解气换热管道、导热介质循环管道以及各组换向阀门。热解炉热解有机固体废弃物所产生的高温热解气作为热源,利用化学蓄热床进行蓄热;蓄热后的低温热解气进入另一组化学蓄热床进行放热反应,产生的热能通过循环管道对热解炉反馈控温;随后热解气通入热解炉的燃烧室进行燃烧,实现循环利用,燃烧后的尾气进入蓄热床进行反应吸收。蓄热过程所产生的高浓度CO2及水蒸气混合物进入CO2储气罐冷凝富集。本发明可以实现能量自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次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46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0953921.X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C09K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序多孔碳基的化学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以LiCl·nH2O为化学储热材料的基体,将其负载于N掺杂亲水性石墨化有序多孔碳材料上组成碳基化学储热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耗时少,通过适当调节维C浓度,LiCl溶液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吸水量可以超过3000cm3/g。该碳材料的亲水性源自维生素C,大大增加了LiCl的水合速率,石墨化增加了热传导效率,有序多孔结构使电子与离子的传输各项同性,极大的提高了复合材料整体的传热传质效率,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21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182584.9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化学蓄热除湿系统及工作方法,涉及除湿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化学蓄热单元和除湿单元,所述化学蓄热单元包括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蒸发器、冷凝器和水箱;所述除湿单元包括翅片换热器、除湿器和设于翅片换热器的相关风道,其中,太阳能集热器与翅片换热器器、除湿器以及水箱通过管道相连以形成回路;太阳能集热器与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冷凝器以及水箱通过管道相连以形成回路;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翅片换热器、除湿器、蒸发器、冷凝器以及水箱通过管道相连以形成回路;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和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分别装有不同蓄热温度的化学蓄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2646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03953.6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喷淋除盐‑双床回热固体除湿联供系统,涉及空气除盐净化和湿度调控领域。该系统包括:主体框架、喷淋除盐单元、双床交叉流固体除湿单元以及切换控制单元。本系统将雾化喷淋与交叉流固体除湿相结合,首先通过雾化喷淋除去空气中盐雾,然后利用交叉流固体除湿器处理喷淋净化后的高湿空气。除湿单元通过双床回热匹配运行的方式实现除湿性能提升和连续除湿过程。因此,本发明可以结合喷淋除盐和固体除湿的双边优势,不仅可有效实现空气盐雾净化、提升空气品质,而且能够以高效节能的方式满足空气湿度调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2902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81043.2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除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环氧乙醇‑聚环氧丙醇‑聚环氧乙醇三嵌段共聚物滴加至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直至溶液澄清,再将所得溶液加盐酸后充分搅拌,直至溶液澄清;(2)将正硅酸乙酯缓慢滴加到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倒入反应装置中,反应完毕后,洗涤至中性,抽滤;(3)倒入无水乙醇进行萃取,萃取完毕后进行抽滤;(4)重复步骤(3)至少一次;(5)干燥,得到粉末状材料;(6)将粉末状材料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200‑400℃,得到醇洗低温煅烧的介孔二氧化硅除湿材料。本发明提出的介孔二氧化硅除湿材料,能有效提升材料的吸水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46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53921.X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C09K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序多孔碳基的化学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以LiCl·nH2O为化学储热材料的基体,将其负载于N掺杂亲水性石墨化有序多孔碳材料上组成碳基化学储热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耗时少,通过适当调节维C浓度,LiCl溶液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吸水量可以超过3000cm3/g。该碳材料的亲水性源自维生素C,大大增加了LiCl的水合速率,石墨化增加了热传导效率,有序多孔结构使电子与离子的传输各项同性,极大的提高了复合材料整体的传热传质效率,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02902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1481043.2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除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环氧乙醇‑聚环氧丙醇‑聚环氧乙醇三嵌段共聚物滴加至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直至溶液澄清,再将所得溶液加盐酸后充分搅拌,直至溶液澄清;(2)将正硅酸乙酯缓慢滴加到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倒入反应装置中,反应完毕后,洗涤至中性,抽滤;(3)倒入无水乙醇进行萃取,萃取完毕后进行抽滤;(4)重复步骤(3)至少一次;(5)干燥,得到粉末状材料;℃,得到醇洗低温煅烧的介孔二氧化硅除湿材料。本发明提出的介孔二氧化硅除湿材料,能有效提升材料的吸水率。(6)将粉末状材料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200‑400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190068.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F01N3/00 , F01N3/021 , F02M25/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柴油机余热和水蒸气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涉及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发动机、转轮除湿器、换热器,发动机在工作中会产生至少包含氮氧化物的尾气;转轮除湿器具有再生区域;发动机产生的尾气经第一路径进入转轮除湿器,尾气经转轮除湿器除湿后进入换热器,经换热器后至少部分温度升高的气体再经第二路径进入转轮除湿器,气体流过转轮除湿器的再生区域从而对吸附饱和的干燥剂进行加热再生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重新进入到发动机中。本发明将柴油机运行过程产生废气中的余热和水蒸气回收利用,有效降低能源资源的浪费,并实现降低耗油量及有害气体氮氧化物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82584.9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化学蓄热除湿系统及工作方法,涉及除湿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化学蓄热单元和除湿单元,所述化学蓄热单元包括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蒸发器、冷凝器和水箱;所述除湿单元包括翅片换热器、除湿器和设于翅片换热器的相关风道,其中,太阳能集热器与翅片换热器器、除湿器以及水箱通过管道相连以形成回路;太阳能集热器与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冷凝器以及水箱通过管道相连以形成回路;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翅片换热器、除湿器、蒸发器、冷凝器以及水箱通过管道相连以形成回路;第一化学蓄热反应器和第二化学蓄热反应器分别装有不同蓄热温度的化学蓄热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