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017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910612095.5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31/101 , H01L31/11 , H01L31/0352 , H01L31/15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波导型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波导型光电探测器包括: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顶层硅中的第一掺杂硅区;形成于第一掺杂硅区表面的本征硅层;形成于本征硅层表面的第二掺杂硅层,第二掺杂硅层为N型掺杂;形成于第二掺杂硅层表面的本征材料层;形成于本征材料层表面的第三掺杂层;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顶层硅中的第四掺杂硅区;以及光波导,其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埋氧层表面。本申请通过将两个探测波长范围不同的光电探测器背对背串联,实现对不同波段的光的探测,由此,该波导型光电探测器能够实现器件的光谱响应带宽的可调节;此外,能够克服垂直入射型光电探测器的带宽和响应度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同时也便于与其它器件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20172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10612095.5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31/101 , H01L31/11 , H01L31/0352 , H01L31/15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波导型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波导型光电探测器包括: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顶层硅中的第一掺杂硅区;形成于第一掺杂硅区表面的本征硅层;形成于本征硅层表面的第二掺杂硅层,第二掺杂硅层为N型掺杂;形成于第二掺杂硅层表面的本征材料层;形成于本征材料层表面的第三掺杂层;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顶层硅中的第四掺杂硅区;以及光波导,其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埋氧层表面。本申请通过将两个探测波长范围不同的光电探测器背对背串联,实现对不同波段的光的探测,由此,该波导型光电探测器能够实现器件的光谱响应带宽的可调节;此外,能够克服垂直入射型光电探测器的带宽和响应度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同时也便于与其它器件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0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30746.7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B32B3/24 , B32B7/023 , B32B17/10 , B32B27/30 , B32B27/36 , B32B27/06 , B32B33/00 , B32B38/04 , G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三维光子晶体及其制作方法,三维光子晶体包括:基底和聚合物薄膜叠层,聚合物薄膜叠层贴合在基底表面,聚合物薄膜叠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聚合物薄膜交替地周期性排布形成,聚合物薄膜叠层具有多个垂直穿透其厚度方向的空气孔,空气孔在聚合物薄膜叠层中按晶格形式排列。本发明采用的聚合物薄膜的结构千变万化,易于成形和处理,生产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利于大面积制作,且聚合物材料种类众多,折射率、密度等可以调控,为光子晶体制作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可使得光子晶体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性质,同时本发明可大大地降低光子晶体的制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4422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1438.6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31/105 , H01L31/02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介质超透镜的高速高效光电探测器,涉及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全介质超透镜的高速高效光电探测器,包括探测器和形成于所述探测器的上方的超表面透镜;所述探测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p型层、本征层和n型层;所述超表面透镜为具有梯度相位分布的超表面结构,所述超表面透镜具有消色差的特性,所述超表面透镜构造为将垂直入射光聚焦到所述本征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协调了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和带宽之间的矛盾,具有高速高效的优点,同时解决了波长敏感性的问题;而且,本发明的光电探测器的超表面透镜是在全介质材料上实现的,具有损耗小、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428186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20126108.6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31/105 , H01L31/02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全介质超透镜的高速高效光电探测器,涉及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全介质超透镜的高速高效光电探测器,包括探测器和形成于所述探测器的上方的超表面透镜;所述探测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p型层、本征层和n型层;所述超表面透镜为具有梯度相位分布的超表面结构,所述超表面透镜具有消色差的特性,所述超表面透镜构造为将垂直入射光聚焦到所述本征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协调了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和带宽之间的矛盾,具有高速高效的优点,同时解决了波长敏感性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探测器的超表面透镜是在全介质材料上实现的,具有损耗小、效率高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136887U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21056964.2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31/101 , H01L31/11 , H01L31/0352 , H01L31/15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波导型光电探测器法。该波导型光电探测器包括: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顶层硅中的第一掺杂硅区;形成于第一掺杂硅区表面的本征硅层;形成于本征硅层表面的第二掺杂硅层,第二掺杂硅层为N型掺杂;形成于第二掺杂硅层表面的本征材料层;形成于本征材料层表面的第三掺杂层;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顶层硅中的第四掺杂硅区;以及光波导,其形成于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埋氧层表面。本申请通过将两个探测波长范围不同的光电探测器背对背串联,实现对不同波段的光的探测,由此,该波导型光电探测器能够实现器件的光谱响应带宽的可调节;此外,能够克服垂直入射型光电探测器的带宽和响应度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同时也便于与其它器件集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