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30039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608061.8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 H01L21/324 , H01L21/48
Abstract: 一种采用吸杂工艺制备带有绝缘埋层的半导体衬底的方法,包括:提供器件衬底与支撑衬底;在器件衬底的表面形成绝缘层;采用两步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器件衬底;将带有绝缘层的器件衬底与支撑衬底键合,使绝缘层夹在器件衬底与支撑衬底之间;对键合界面实施退火加固;对键合后的器件衬底实施倒角研磨、减薄以及抛光。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键合前采用吸杂工艺对器件衬底进行处理,表面形成洁净区域,随后将该洁净区转移到另一片支撑衬底之上,得到具有高晶体质量的键合材料。并且在热处理器件衬底的工艺中仅采用了两步热处理步骤,而将第三步高温热处理步骤与后续加固键合界面的步骤整合成一步,从而降低了工艺复杂度,节约了工艺成本并提高了工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92440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197074.8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包括:支撑衬底;直接设置于支撑衬底表面的锗硅层;以及直接设置于锗硅层表面的应变硅层。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提供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中,能够降低第一锗硅层的位错密度,并且保证第一应变硅区域的应变状态。并且由于具有锗硅层作为支撑衬底和应变硅层之间的缓冲层,能够提高应变硅层的晶格质量和应变程度。进一步提供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制备方法中,应变硅层生长完毕后无需再进行抛光、外延以及键合等工艺,能够保持应变硅的应变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197260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710173709.1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20 , H01L21/265 , H01L21/762 , H01L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衬底,包含了位于顶层的覆盖层和位于覆盖层下方的孔洞层,以及位于孔洞层下方的支撑层。采用离子注入和阳极氧化两种方法来制备这种特殊结构的半导体衬底。同时还公开了采用这种半导体衬底来制作广义键合减薄绝缘体上的硅材料的方法;以及将该半导体衬底用于材料外延作为外延衬底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在于该半导体衬底中的孔洞层能够帮助释放层间应力,获得完美的单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692440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97074.8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包括:支撑衬底;直接设置于支撑衬底表面的锗硅层;以及直接设置于锗硅层表面的应变硅层。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提供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中,能够降低第一锗硅层的位错密度,并且保证第一应变硅区域的应变状态。并且由于具有锗硅层作为支撑衬底和应变硅层之间的缓冲层,能够提高应变硅层的晶格质量和应变程度。进一步提供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制备方法中,应变硅层生长完毕后无需再进行抛光、外延以及键合等工艺,能够保持应变硅的应变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04657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53503.4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 H01L21/265 , H01L21/20 , H01L21/78
Abstract: 一种制备双埋层绝缘体上硅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单晶硅支撑衬底;将第一离子注入单晶硅支撑衬底中;退火,从而在单晶硅支撑衬底中形成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一单晶硅层;提供第一键合衬底;在第一键合衬底表的表面形成第二单晶硅层;在第二单晶硅层表面形成第二绝缘层;以第二绝缘层远离第一键合衬底的表面以及第一单晶硅层远离单晶硅支撑衬底的表面为键合面,进行键合操作;移除第一键合衬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注入工艺形成第一单晶硅层,从而能够避免边缘碎裂的问题,并且注入工艺可以减少机械抛光和键合的次数,从而提高了材料厚度的均匀性和晶向的对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315155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410017080.8
申请日:2004-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体上硅结构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先后通过Al薄膜沉积、键合、离子注入,结合热处理等技术来制备以氮化铝或氧化铝或AlN、Al2O3、Si3N4或SiO2中两种或多种复合层为埋层的SOI结构衬底材料,即先在硅片表面淀积Al薄膜,然后通过键合技术实现层转移,最后经N或O离子注入形成所需埋层材料。所制备的绝缘层上硅结构由三层构成,顶层为单晶硅层,厚度为20-2000nm,中间是绝缘埋层,厚度为50-500nm,底层为硅衬底。得到的SOI衬底材料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适合高温、大功率或辐照环境下的SOI电路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0175C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2111827.2
申请日:200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绝缘埋层SOI基的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及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子技术领域。特征在于顶层硅上形成具有线缺陷的二维周期结构,介质为Si或为硅和能与Si构成折射率差大于2的介质材料;周期常数a:0.18~0.5μm,介质孔径d:0.225~0.9μm;线缺陷宽度w=1.5~3a。双绝缘埋层为SiO2/Si3N4,或SiO2/Al2O3,或SiO2/AlN,或Al2O3/AlN,或Al2O3/Si3N4,或AlN/Si3N4中的一种,双绝缘埋层厚度0.2-3μm。其制作方法是采用改进智能剥离法H+、He+离子共注入然后结合电子束光刻和深反应离子刻蚀。本波导的优势是在大角度转弯时能量损失非常小,几乎为零,从而解决了光学集成电路中由于传统波导造成的瓶颈难题,使光子晶体在制备高集成、且与传统微电子平面加工工艺相匹配的光学集成电路中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130039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08061.8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 H01L21/324 , H01L21/48
Abstract: 一种采用吸杂工艺制备带有绝缘埋层的半导体衬底的方法,包括:提供器件衬底与支撑衬底;在器件衬底的表面形成绝缘层;采用两步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器件衬底;将带有绝缘层的器件衬底与支撑衬底键合,使绝缘层夹在器件衬底与支撑衬底之间;对键合界面实施退火加固;对键合后的器件衬底实施倒角研磨、减薄以及抛光。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键合前采用吸杂工艺对器件衬底进行处理,表面形成洁净区域,随后将该洁净区转移到另一片支撑衬底之上,得到具有高晶体质量的键合材料。并且在热处理器件衬底的工艺中仅采用了两步热处理步骤,而将第三步高温热处理步骤与后续加固键合界面的步骤整合成一步,从而降低了工艺复杂度,节约了工艺成本并提高了工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590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055733.4
申请日:2009-07-31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Abstract: 一种采用选择腐蚀工艺制备绝缘体上硅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掺杂的单晶硅衬底;在单晶硅衬底表面生长非掺杂的本征单晶硅层;在本征单晶硅层表面生长器件层;提供支撑衬底;生长绝缘层;将单晶硅衬底和支撑衬底键合;采用选择性腐蚀工艺除去掺杂的单晶硅衬底;去除本征单晶硅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本征单晶硅层作为腐蚀的自停止层,并在后续工艺中通过热氧化等方法将其除去,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制备具有任意电阻率顶层硅的绝缘体上硅衬底。
-
公开(公告)号:CN101604657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53503.4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 H01L21/265 , H01L21/20 , H01L21/78
Abstract: 一种制备双埋层绝缘体上硅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单晶硅支撑衬底;将第一离子注入单晶硅支撑衬底中;退火,从而在单晶硅支撑衬底中形成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一单晶硅层;提供第一键合衬底;在第一键合衬底表的表面形成第二单晶硅层;在第二单晶硅层表面形成第二绝缘层;以第二绝缘层远离第一键合衬底的表面以及第一单晶硅层远离单晶硅支撑衬底的表面为键合面,进行键合操作;移除第一键合衬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注入工艺形成第一单晶硅层,从而能够避免边缘碎裂的问题,并且注入工艺可以减少机械抛光和键合的次数,从而提高了材料厚度的均匀性和晶向的对准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