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巷道底臌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818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127197.9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治理巷道底臌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巷道底臌区域和开挖深度H;开挖出深度为H的下挖区域;在所述下挖区域内铺设一层填充物并整平;在整平后的所述填充物上放置钢结构支撑体,钢结构支撑体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经纬网、钢带和锚杆托盘,以及连接上、下两层的多个锚杆,多个锚杆有间排距;铺设中间一层填充物;对所述锚杆施加预应力;铺设最后一层填充物并整平。本发明的治理巷道底臌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所需施工材料可回收再利用,且施工填充物取材方便、成本低,同时,基于该施工方法的修复支撑体强度高,且可通过调节锚杆的预应力来影响承载力和变形量,进而能够增大巷道底板承载力。

    一种可同时模拟降雨和顶部加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792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710434278.3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模拟降雨和顶部加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带孔均布梁、油压千斤顶、反力调整板和降雨模拟装置,所述带孔均布梁放置于待加载岩土体的上部,所述带孔均布梁的上翼缘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油压千斤顶,所述反力调整板通过液压升降装置设置在油压千斤顶上方,所述降雨模拟装置悬吊设置在反力调整板下方。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降雨条件和埋深条件控制下的深埋隧道降雨入渗的问题,本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试验结果可靠性高,能较好的还原深埋隧道降雨入渗的实际情况。

    支护构件与硐室围岩接触及相互作用的模拟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81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836163.8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支护构件与硐室围岩接触及相互作用的模拟方法和系统,本方法包括:获取待模拟巷道的支护方案,并基于支护方案对待模拟巷道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巷道段。获取每个巷道段内各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及巷道围岩的赋存状态。构建相应巷道段的颗粒流数值模型。通过每两个相邻巷道段的颗粒流数值模型,得到待模拟巷道的颗粒流细观结构演化模型。基于颗粒流数值模型获取待模拟巷道的细观力学参数,并通过物理力学参数对细观力学参数进行标定后,建立待模拟巷道的颗粒流细观结构演化模型。本申请从能量及裂隙场演化角度反映支护构件对围岩支护作用的细观机理,获得围岩裂隙分布及围岩与支护构件的宏观破坏模式,为支护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

    模拟隧道分部开挖的多功能智能掘进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3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10353517.7

    申请日:2018-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隧道分部开挖的多功能智能掘进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多功能旋转掘进系统、精准动力推进系统、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数显控制箱和浆液泵送装置等,多功能旋转掘进系统内包含多个独立的操作通道,可实现对隧道施工过程的多功能模拟,包括钻孔、注浆、实时监测下的分部开挖,精准动力推进系统在数显控制箱的操作下,可通过液压监测和预设推进距离来实现对多功能旋转掘进系统的精细化控制。本发明能较好的模拟隧道分部开挖步骤,从钻孔、注浆、到不同的分部开挖工法、支护、以及试验的后续数据处理分析,操作试验方法易行、可靠性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

    一种用于颗粒堆叠式的气-固颗粒反应装置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38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34361.2

    申请日:2022-12-19

    Inventor: 靖洪文 张亮 高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颗粒堆叠式的气‑固颗粒反应装置及工作方法,涉及固碳减排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进气出料装置、圆筒式反应器、出料装置、生产平台控制机构;其中生产平台控制机构设置在圆筒式反应器的下方,加热装置设置在圆筒式反应器的中段外侧;进气出料装置通过密封轴承A与圆筒式反应器的端部连接,出料装置通过密封轴承B与圆筒式反应器的尾部连接,从而保证无论圆筒式反应器旋转工作时不影响进气出料装置及出料装置的位置。本装置通过颗粒堆叠的反应方式,开创了甲烷裂解制氢的新方法,实现了纳米添加剂的连续生产,对甲烷气体的清洁化利用和固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裂隙锚固岩体锚杆拉拔及界面抗剪特性测试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7833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616128.5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锚固岩体锚杆拉拔及界面抗剪特性测试方法与装置,包括固定在实验室的地面上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制模部、试验部和数据处理部;制模部包括固定在底座顶面的模型组件和设置在模型组件顶端的压模组件,压模组件固定在底座上;试验部包括固定在底座顶面的拉拔组件;拉拔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岩体试样的固定组件,拉拔组件与固定组件上下对应设置;数据处理组件,数据处理组件分别与拉拔组件和固定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收集和处理试验数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试验方法安全可靠,能更加有效的测试岩体试样的拉拔及界面抗剪特性,为实际的裂隙岩体锚杆锚固提供理论的数据支撑,使锚固的安全性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