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绳摩擦提升钢丝绳多源协同检测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752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418095.4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绳摩擦提升钢丝绳多源协同检测系统与方法,属于钢丝绳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只能应用于同一规格钢丝绳检测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系统平板,所述系统平板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角度调节端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用于钢丝绳穿设的检测孔,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的滑移驱动端上设置有对钢丝绳检测的视觉‑电磁协同检测装置,所述视觉‑电磁协同检测装置的检测端分布在所述检测孔的两侧,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对钢丝绳励磁的励磁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检测多种和水平面成不同角度的多绳摩擦提升钢丝绳,应用范围广泛。

    基于云边协同的矿井提升系统孪生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9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1691.5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云边协同的矿井提升系统孪生监测方法,包括:构建矿井提升系统的孪生监测模型,其中孪生监测模型包括故障诊断模型、超前预测模型、钢丝绳表面损伤识别模型和三维仿真模型;利用改进的k‑means++方法确定边缘服务器的部署位置;将终端设备与边缘服务器关联,将终端设备上的任务分配到边缘服务器上和云端服务器上,结合边缘端和云端对任务进行协同处理。本发明在云边协同的计算框架下,构建了矿井提升系统的孪生监测模型,有利于实现矿井提升系统的全状态健康监测;本发明通过部署边缘端计算任务分配策略,将计算任务卸载至合适的边缘服务器,减少了孪生监测模型计算的时延,保障了提升系统孪生监测和预警的实时性。

    一种多绳摩擦提升钢丝绳多源协同检测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7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18095.4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绳摩擦提升钢丝绳多源协同检测系统与方法,属于钢丝绳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只能应用于同一规格钢丝绳检测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系统平板,所述系统平板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角度调节端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用于钢丝绳穿设的检测孔,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的滑移驱动端上设置有对钢丝绳检测的视觉‑电磁协同检测装置,所述视觉‑电磁协同检测装置的检测端分布在所述检测孔的两侧,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对钢丝绳励磁的励磁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检测多种和水平面成不同角度的多绳摩擦提升钢丝绳,应用范围广泛。

    一种多孔径仿生视觉感知与稳持装置及其防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9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9901.6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径仿生视觉感知与稳持装置及其防抖方法,该装置包括多孔径视觉感知系统和稳持系统,多孔径视觉感知系统包括可见光相机组、红外相机组、异构计算平台、惯性测量单元、温度传感器;稳持系统包括行星减速电机、对接连杆、正交连杆;本发明通过异构计算平台的将图像中偏移的像素点沿偏移方向移动或重构回原点,恢复原先图像信息,并通过各个行星减速电机控制两个对接连杆和五个正交连杆给偏移角度反向转动一个偏移量,调整回原先方位。本发明可通过可见光与红外融合成像,在复杂且恶劣的环境下获得丰富的视觉信息,稳持装置仿生蛇类颈部多关节、冗余自由度特点,可减小外部环境干扰,从根源上减轻或消成像模糊、信息丢失等问题。

    基于有限传感器的矿用电铲动臂应力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5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92353.6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限传感器的矿用电铲动臂应力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矿用电铲智能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局监测难度大、有限元仿真耗时长、难以实现实时应力状态监测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监测系统:包括感知测量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计算模块和显示屏模块;监测方法:S1、传感数据采集,S2:构建应力感知数据库,S3:构建应力状态监测模型,S4:应力状态监测模型轻量化,S5:应力状态监测,S6:可视化与预警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取iAE‑CNN网络,能够基于有限的传感器实现对矿用电铲动臂应力三维分布状态的监测,对动臂应力状态监测模型进行网络稀疏化处理,实现应力状态监测模型的轻量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