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355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07887.2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脊柱式单履带探测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属于多节铰接的履带机器人技术领域,支撑部包括脊柱模组,脊柱模组两端相对配接有端部箱体;脊柱模组包括多个中部枢接的脊柱模块,脊柱模块包括两个中部枢接的脊柱节;脊柱模组的外侧面设有双目探测摄像头;通过牵引绳活动,牵引脊柱模组扭转;前后两个端部箱体共同配设外围履带,外围履带的内表面与支撑部的外表面滑动接触;至少一个端部箱体端面配设有感知探测仪;通过将多个单元置于外围履带的内部,能够在控制探测机器人高度尺寸的基础上,使外围履带和脊柱模组彼此之间的形态发生变化,从而使机器人可以完成扭节式的转向和俯仰运动,确保探测机器人灵活性的同时可以优化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73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418093.5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井缠绕提升钢丝绳随动式光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钢丝绳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因钢丝绳摆动而影响检测效果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滑轨,两个第一滑轨上均滑移设置有滑动支撑块,两滑动支撑块之间设置有多个滑动杆,多个滑动杆平行设置,滑动杆的轴线和第一滑轨的长边垂直设置,滑动杆上滑移设置有随动平台,随动平台上设置有对钢丝绳检测的光磁检测机构和对钢丝绳滚动夹持的防偏装夹机构,支撑架上设置有对钢丝绳励磁的励磁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对钢丝绳检测的光磁检测机构能够跟随钢丝绳同步移动,能够提高对钢丝绳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2844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599824.0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单轨吊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包括协调器汇聚节点、数据显示处理设备以及多个制动闸块监测节点、拉杆应力监测节点、车厢振动监测节点和路由中继节点;其中制动闸块监测节点、拉杆应力监测节点、车厢振动监测节点分别通过通用通信控制模块与路由中继节点通信连接,路由中继节点通过通用通信控制模块与协调器汇聚节点通信连接,协调器汇聚节点通过通用通信控制模块与数据显示处理设备通信连接。本发明将节点布置到机车车身各处,监测单轨吊制动、振动、拉杆状态,弥补电气控制系统的监测漏洞,通过矿井巷道无线通信基站将节点监测数据和机车电控系统数据上传到机车控制室,实现对单轨吊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402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84022.7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挖掘机器人‑矿卡协同通信定位系统与方法,属于多无人系统协同作业的技术领域,包括通导一体模块、感知模块、边缘计算模块、能源供应模块、安全与防护模块、远程与终端用户界面。通过矿山大场景大容量通导一体可伸缩通信组网与部署、基于通导网络模型的无人挖掘机‑矿卡相对定位、通导一体和数模联合的无人挖掘机‑矿卡高精度协同定位方法、车路协同的无人挖掘机‑矿卡协同高精度定位,实现矿山复杂作业场景下无人挖掘机与矿卡协同通信与高精度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9831.3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机器人地质场景感知建模实验系统及方法,涉及地质探测与实验领域,包括煤矿机器人工作环境模拟模块、轨道式移动平台、多源感知模块、煤层地质模拟模块和实验分析模块,通过煤矿机器人工作环境模拟模块与轨道式移动平台创造不同环境以模拟煤矿机器人作业过程;使用多源传感器模块获取复杂环境中场景及煤层地质模拟模块感知信息,构建各传感器感知数据集;利用实验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处理,完成多源感知信息融合,构建地质与场景一体化三维模型。本发明为研究复杂工况下各传感器感知信号传播机制,电磁波在不同地质中的回波特性和地质场景一体化建模提供有效的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1688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25524.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响尾蛇视顶盖机制的井下复杂环境视觉融合增强感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可见光相机和红外相机分别采集可见光源图像与红外源图像;S2,通过图像复原技术获得可见光复原图像和红外复原图像;S3,配准并裁剪增强图像后,基于仿生响尾蛇六种双峰细胞机制的中心‑环绕拮抗受域模型完成图像预处理,获得四种仿生对抗增强子图像;S4,通过环境辨识技术对图像采集环境进行恶劣等级划分,依照恶劣程度的不同进行图像融合;S5,通过图像增强技术对融合图像进行增强转化,获得最终图像。本发明能够在井下等复杂恶劣场景下增加低质图像的有效信息,提高对作业现场人员、设备及环境的监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79207.2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煤矿TBM滚刀破岩过程实时模拟预测的数字孪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掘进路段的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TBM实际运行信息;采用数据降噪算法对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TBM实际运行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处理后的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处理后的TBM运行信息;将处理后的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处理后的TBM运行信息作为边界条件,输入模拟数字孪生模型中,获得岩体颗粒位移来反映滚刀破岩过程的掌子面形貌变化情况;将处理后的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处理后的TBM运行信息,输入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数字孪生模型中,预测出下一时刻预测的岩体微裂纹数量、预测的滚刀载荷和预测的破岩效率的变化情况。解决了无法进行准确的掘进状态预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79207.2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煤矿TBM滚刀破岩过程实时模拟预测的数字孪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掘进路段的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TBM实际运行信息;采用数据降噪算法对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TBM实际运行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处理后的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处理后的TBM运行信息;将处理后的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处理后的TBM运行信息作为边界条件,输入模拟数字孪生模型中,获得岩体颗粒位移来反映滚刀破岩过程的掌子面形貌变化情况;将处理后的实际岩体勘测数据和处理后的TBM运行信息,输入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数字孪生模型中,预测出下一时刻预测的岩体微裂纹数量、预测的滚刀载荷和预测的破岩效率的变化情况。解决了无法进行准确的掘进状态预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28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99824.0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单轨吊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包括协调器汇聚节点、数据显示处理设备以及多个制动闸块监测节点、拉杆应力监测节点、车厢振动监测节点和路由中继节点;其中制动闸块监测节点、拉杆应力监测节点、车厢振动监测节点分别通过通用通信控制模块与路由中继节点通信连接,路由中继节点通过通用通信控制模块与协调器汇聚节点通信连接,协调器汇聚节点通过通用通信控制模块与数据显示处理设备通信连接。本发明将节点布置到机车车身各处,监测单轨吊制动、振动、拉杆状态,弥补电气控制系统的监测漏洞,通过矿井巷道无线通信基站将节点监测数据和机车电控系统数据上传到机车控制室,实现对单轨吊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45405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018335.7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机器人群数字孪生智能管控建模系统与方法,所述孪生建模系统包括机器人端定位建模与计算装置、固定式场景更新与边缘计算装置、巷道无线通讯定位V2X装置、煤矿机器人群数字孪生智能管控平台和路标装置。本发明可以实现井下各类机器人复杂场景的实时环境建模与场景重构、基于全局大地坐标的精确定位以及群机器人协作场景更新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