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03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33087.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祖锋 , 赵文君 , 李炎隆 , 尚海兴 , 张钊 , 易广军 , 陈展昭 , 狄圣杰 , 柯生学 , 王有林 , 邢瑞蛟 , 缪志选 , 赵庆志 , 杨树文 , 王元超 , 张泽宇 , 弓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为了在同一归算基准下有效抑制大高差工程中的综合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工程关键区域已知坐标,计算工程关键区域由于高差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与由于远离中央子午线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并求解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基于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求解抵偿投影面高程;根据抵偿投影面高程和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进行综合投影变形抵偿,以实现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本发明能够减小投影变形系统误差,提高工程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0153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51665.8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2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识别技术领域,公开基于差分法的时序数据粗差识别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选定仪器的所有测值对;2.计算每个测值对的时间间隔序列和测值变化量序列;3.计算测值变化量序列的均值Av和标准差Sv;4.初步标记粗差的测值对;5.最终确定标记粗差的测值对;6.去除标记为粗差的测值对后,形成新的测值序列,重复步骤2到5,直到没有粗差。本发明考虑了监测仪器及其传感器测值长时间间隔后可能的阶跃问题,能够有效识别突变数据,并避免正常阶跃数据的误判。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62716.3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屋面格栅基础定位图深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现场布设的控制线对屋面上所有墙体进行实测实量;基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屋面CAD图纸调整;基于调整后的屋面CAD图纸进行BIM屋面排砖图深化设计;基于BIM屋面排砖深化图进行屋面格栅基础定位图二次深化;确认深化后的屋面格栅基础定位图是否合理;导出最终确认合理的屋面格栅基础定位图。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屋面格栅基础施工定位的问题,确保格栅基础精准坐落于瓷砖中间,提高屋面整体观感效果和项目高质量标准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0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91058.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线性和SVM的短时降雨预警模型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地基北斗站点获取相同时空条件下的天顶对流层总延迟,并获取多气象参数,根据所述天顶对流层总延迟和所述多气象参数反演得到大气可降水量;根据大气可降水量确定预报因子;根据降雨数据和预报因子获取预报因子阈值;根据预报因子阈值构建第一预警模型;根据降雨数据、多气象参数和大气可降水量构建基于SVM的第二预警模型;利用第一预警模型和第二预警模型进行降雨预测,分别获得第一降雨预警时序和第二降雨预警时序;将第一降雨预警时序和第二降雨预警时序进行融合,得到第三降雨预警时序。本发明通过融合线性和SVM两种模型实现更高精度的短临降雨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91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80178.7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耦合高程和墨卡托投影的长度变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工程测量区域的纬度分布,估算在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引起的投影长度变形的第一变化率;根据工程测量区域的高差分布,估算高差引起的投影长度变形的第二变化率;将令第一变化率的绝对值和第二变化率的绝对值相同的纬线,确定为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的标准纬线;基于标准纬线的纬度,在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基于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大高差工程的投影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9554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632645.8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领域,公开了可配置多定时任务控制测量机器人及传感器采集数据系统和方法,包括任务控制系统、数据库、任务调度执行系统、任务执行模块、通讯模块、测量机器人、传感器;任务控制系统负责任务的创建、配置、分配设备和移除;数据库负责存储数据;任务调度执行系统负责触发任务执行,并实时监控任务状态;任务执行模块负责控制传感器设备采集环境数据、并行控制多个传感器设备和测量机器人采集环境数据和测量;通讯模块负责数据的传输与处理。本发明具有多任务、灵活、高效、稳定可靠、安全和低成本等优点,可以为现代大坝安全监测的数据采集部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84210.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坝安全监测统计模型因子参数化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所建统计模型的荷载集中的因子形式;S2、从荷载集中选择一个统计模型所需荷载;S3、从该荷载对应的因子形式列表中选择一个因子形式;S4、按照所需因子形式,输入参数,配置出所需因子;S5、添加设定的因子到统计模型因子列表;S6、若继续添加因子,重复执行S3‑S5;若需要继续选择载荷,重复执行S2‑S5;若所需荷载的因子均已配置,则完成因子添加,得到该统计模型的因子集合。本发明总结出有限的几种因子公式实现了全部因子形式的构建,参数化的构建方法更加便于系统实现批量化建模,能够极大地减少程序复杂度和建模交互操作,进而提高建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33087.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祖锋 , 赵文君 , 李炎隆 , 尚海兴 , 张钊 , 易广军 , 陈展昭 , 狄圣杰 , 柯生学 , 王有林 , 邢瑞蛟 , 缪志选 , 赵庆志 , 杨树文 , 王元超 , 张泽宇 , 弓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为了在同一归算基准下有效抑制大高差工程中的综合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工程关键区域已知坐标,计算工程关键区域由于高差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与由于远离中央子午线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并求解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基于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求解抵偿投影面高程;根据抵偿投影面高程和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进行综合投影变形抵偿,以实现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本发明能够减小投影变形系统误差,提高工程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909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5832.6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自动化控制和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测量机器人实现极坐标法测量的步骤及异常处理策略,该测量步骤和异常处理策略可以实现计算机控制测量机器人按照极坐标法进行多测回测距测角,并且可以通过多种异常处理策略如不适宜环境延时策略、目标探测及放弃策略、限差超限重测策略、单步异常重复策略、外物入侵报警策略、实时气象改正策略尽可能的保证测量任务的顺利完成。本发明可以为使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测量机器人提供实现步骤和异常处理策略,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401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51665.8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2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识别技术领域,公开基于差分法的时序数据粗差识别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选定仪器的所有测值对;2.计算每个测值对的时间间隔序列和测值变化量序列;3.计算测值变化量序列的均值Av和标准差Sv;4.初步标记粗差的测值对;5.最终确定标记粗差的测值对;6.去除标记为粗差的测值对后,形成新的测值序列,重复步骤2到5,直到没有粗差。本发明考虑了监测仪器及其传感器测值长时间间隔后可能的阶跃问题,能够有效识别突变数据,并避免正常阶跃数据的误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