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5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80178.7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耦合高程和墨卡托投影的长度变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工程测量区域的纬度分布,估算在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引起的投影长度变形的第一变化率;根据工程测量区域的高差分布,估算高差引起的投影长度变形的第二变化率;将令第一变化率的绝对值和第二变化率的绝对值相同的纬线,确定为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的标准纬线;基于标准纬线的纬度,在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基于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大高差工程的投影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830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80089.5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GNSS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通过高山峡谷复杂环境的GNSS优化设计、高山峡谷复杂环境应急监测基准衍生误差抑制、测量误差抑制及成果校正三个步骤,实现高山峡谷区GNSS测量误差有效抑制,通过测量精度的提升,可以推动GNSS技术在高山峡谷区更广泛的应用,更充分发挥GNSS技术在坐标传递过程中高效率、高精度的突出优势,并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同时,通过对应急监测基准误差处理,可适度规避人员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91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80178.7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耦合高程和墨卡托投影的长度变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工程测量区域的纬度分布,估算在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引起的投影长度变形的第一变化率;根据工程测量区域的高差分布,估算高差引起的投影长度变形的第二变化率;将令第一变化率的绝对值和第二变化率的绝对值相同的纬线,确定为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的标准纬线;基于标准纬线的纬度,在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基于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大高差工程的投影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33087.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祖锋 , 赵文君 , 李炎隆 , 尚海兴 , 张钊 , 易广军 , 陈展昭 , 狄圣杰 , 柯生学 , 王有林 , 邢瑞蛟 , 缪志选 , 赵庆志 , 杨树文 , 王元超 , 张泽宇 , 弓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为了在同一归算基准下有效抑制大高差工程中的综合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工程关键区域已知坐标,计算工程关键区域由于高差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与由于远离中央子午线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并求解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基于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求解抵偿投影面高程;根据抵偿投影面高程和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进行综合投影变形抵偿,以实现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本发明能够减小投影变形系统误差,提高工程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368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58996.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临灾环境非接触应急监测系统及方法,气象环境监测设备设置在临近待监测区域的机库外壁上,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的环境气象信息,并将环境气象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设置在远离待监测区域的安全区域,控制中心确定待监测区域具备巡检条件时,根据获得的灾变信息和/或任务指令向移动监测设备发送监测信号,并根据移动监测设备反馈的地表遥感信息确定执行指令;移动监测设备位于机库内,用于根据监测信号巡检获取待监测区域的地表遥感信息。本发明实现远程无人机遥感监测与监测终端的非接触投放,实现空天地全天候一体化的实时高危应急监测,提高灾害预警质量与时效,无需人员需暴露在危险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5146.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抵偿投影面高程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计算目标区域的实测面积投影到参考椭球面上产生的第一面积投影变形量;计算目标区域在参考椭球面上的投影面积投影到高斯平面上产生的第二面积投影变形量,根据第一面积投影变形量和第二面积投影变形量确定面积投影综合变形量;计算面积投影综合变形量最小时对应的目标中央子午线距离,根据目标中央子午线距离计算目标区域高出抵偿投影面的平均高程,并根据计算出的平均高程确定抵偿投影面高程。本公开通过确定在面积投影变形最小条件下的抵偿投影面高程,从而减小由地图投影引起的面积测量误差,提高工程测量精度,进而有效满足工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83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180089.5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GNSS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通过高山峡谷复杂环境的GNSS优化设计、高山峡谷复杂环境应急监测基准衍生误差抑制、测量误差抑制及成果校正三个步骤,实现高山峡谷区GNSS测量误差有效抑制,通过测量精度的提升,可以推动GNSS技术在高山峡谷区更广泛的应用,更充分发挥GNSS技术在坐标传递过程中高效率、高精度的突出优势,并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同时,通过对应急监测基准误差处理,可适度规避人员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3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33087.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祖锋 , 赵文君 , 李炎隆 , 尚海兴 , 张钊 , 易广军 , 陈展昭 , 狄圣杰 , 柯生学 , 王有林 , 邢瑞蛟 , 缪志选 , 赵庆志 , 杨树文 , 王元超 , 张泽宇 , 弓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为了在同一归算基准下有效抑制大高差工程中的综合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工程关键区域已知坐标,计算工程关键区域由于高差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与由于远离中央子午线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并求解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基于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求解抵偿投影面高程;根据抵偿投影面高程和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进行综合投影变形抵偿,以实现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本发明能够减小投影变形系统误差,提高工程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1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55146.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抵偿投影面高程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计算目标区域的实测面积投影到参考椭球面上产生的第一面积投影变形量;计算目标区域在参考椭球面上的投影面积投影到高斯平面上产生的第二面积投影变形量,根据第一面积投影变形量和第二面积投影变形量确定面积投影综合变形量;计算面积投影综合变形量最小时对应的目标中央子午线距离,根据目标中央子午线距离计算目标区域高出抵偿投影面的平均高程,并根据计算出的平均高程确定抵偿投影面高程。本公开通过确定在面积投影变形最小条件下的抵偿投影面高程,从而减小由地图投影引起的面积测量误差,提高工程测量精度,进而有效满足工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16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58993.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形监测工作基准的维持方法,确定工作基准站中刚性连接的维持站点与工作站点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利用维持站点的定位装置确定维持站点的变形数据,根据预设时段的变形数据构建维持站点的轨迹方程;根据轨迹方程和坐标转换关系解算工作站点工作时段的监测坐标,根据监测坐标解算工作基准的基准坐标数据,实现工作基准的维持。本发明连续跟踪监测以检测工作基准是否发生变形,当监测到工作基准发生显著变形,用长周期高精度监测数据更新工作基准的基准坐标,依据最新的工作基准点轨迹方程更新各期工作基准的坐标数据。完成工作基准的稳定性跟踪监测与维持,可显著提升监测期间成果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