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474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907101.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工商大学 ,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床坝基廊道与岸坡廊道混凝土之间环向结构缝结构,包括河床坝基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和岸坡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河床坝基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和岸坡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对接;河床坝基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和岸坡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在对接端的内侧设置相邻的环形预留槽,环形预留槽中分别填充有二期混凝土,环向结构缝包括河床坝基廊道与岸坡廊道一期混凝土之间的环形结构缝和二期混凝土之间的环向结构缝,并在两个环向结构缝中分别设置止水结构。本发明满足河床软基与岸坡基岩之间在坝体荷载与库水作用下在施工期与蓄水期廊道混凝土结构对于复杂三向变形的适应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46075.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格构墙与散体材料桩组合的深厚软土基础加固处理结构与施工方法,其在深厚软土基础设置横向与纵向正交的钢筋混凝土格构墙;在混凝土格构墙框格中心布置碎石桩或砂桩等散体材料桩;混凝土格构墙与散体材料桩底部坐落于软基底部密实层或风化基岩之上;混凝土格构墙与散体材料桩顶部布置水平透水垫层。本发明针对深厚软土地基条件,通过合理利用刚性加固结构与柔性增强体共同加固软土地基,同时为基础软土加速排水固结,提高自身强度创造条件的加固处理措施与方法,实现软土地基强度、承载力与变形模量满足上部结构与建筑物的要求。对复杂条件下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8757308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025843.X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工商大学 ,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床坝基廊道与岸坡廊道混凝土之间环向结构缝结构,包括河床坝基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和岸坡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河床坝基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和岸坡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对接;河床坝基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和岸坡廊道的一期混凝土廊道在对接端的内侧设置相邻的环形预留槽,环形预留槽中分别填充有二期混凝土,环向结构缝包括河床坝基廊道与岸坡廊道一期混凝土之间的环形结构缝和二期混凝土之间的环向结构缝,并在两个环向结构缝中分别设置止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满足河床软基与岸坡基岩之间在坝体荷载与库水作用下在施工期与蓄水期廊道混凝土结构对于复杂三向变形的适应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6712980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2577707.7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格构墙与散体材料桩组合的深厚软土基础加固处理结构,其在深厚软土基础设置横向与纵向正交的钢筋混凝土格构墙;在混凝土格构墙框格中心布置碎石桩或砂桩等散体材料桩;混凝土格构墙与散体材料桩底部坐落于软基底部密实层或风化基岩之上;混凝土格构墙与散体材料桩顶部布置水平透水垫层。本实用新型针对深厚软土地基条件,通过合理利用刚性加固结构与柔性增强体共同加固软土地基,同时为基础软土加速排水固结,提高自身强度创造条件的加固处理措施与方法,实现软土地基强度、承载力与变形模量满足上部结构与建筑物的要求。对复杂条件下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83316.5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陡坡上的重力挡墙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大坝主体,所述的大坝主体位于建基面的上方为堆石区,堆石区的上游侧设置过渡区,过渡区的上游侧设置垫层,垫层的上游侧设置钢筋混凝土面板,钢筋混凝土面板的底部与建基面经趾板连接,所述的大坝主体位于建基面的下方设置增模区,增模区下游侧设置混凝土重力式挡墙。充分利用混凝土重力式挡墙强度高、稳定性好和钢筋混凝土面板经济性强、适应变形能力强的优点,适应陡坡上的筑坝条件;混凝土重力式挡墙显著提高下游坝坡稳定性,防止坡脚发生滑动破坏;混凝土重力式挡墙的挡土面采用折线型,可以充分利用堆石的压重,提高混凝土重力式挡墙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53311.2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封堵高渗透水的多孔混合灌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连接主管、水泥浆液泵站和若干化学浆液泵站,水泥浆液泵站与连接主管之间通过设置水泥浆液注浆管连通,化学浆液泵站与连接主管之间通过设置化学浆液进浆管连通,化学浆液进浆管的数量与化学浆液泵站一一对应,水泥浆液注浆管和每个化学浆液进浆管上分别单独设置阀门,连接主管的下部连通有浆液混合主管,连接主管和浆液混合主管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浆液混合主管的下端连通有若干射浆细管,通过设置水泥浆液泵站和若干化学浆液泵站并且分别单独设置阀门,有效精确控制多种浆液的混合比例,优化材料成本和封堵效果,实现快速固化和高效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3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49015.1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结合沥青混凝土面板和粘土铺盖的半库盆防渗结构。本申请适用于水利水电等具有库盆防渗需求的工程。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合沥青混凝土面板和粘土铺盖的半库盆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库岸沥青混凝土面板,铺设于水库库岸上,且该库岸沥青混凝土面板下方设有垫层料;库底粘土铺盖,覆盖于水库库底,且在库底和库岸交界处覆盖至所述库岸沥青混凝土面板上;混凝土排水廊道,设置于库底和库岸交界处,作为库岸上所述库岸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趾板,能用于排出所述垫层料中的渗水;接触性粘土,设置于所述库底粘土铺盖与所述库岸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接触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2303.2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地下式抽水‑压缩空气的储能系统,包括第一洞库、第二洞库、输水隧洞、水力发电单元和压缩空气储能机组,第一洞库和第二洞库位于地底,在重力方向上,第一洞库的高度高于第二洞库,一般来说,第一洞库的容积与第二洞库容积相等;输水隧洞连通第一洞库和第二洞库,输水隧洞内设置有水泵;水力发电单元与输水隧洞连接,水力发电单元能够利用输水隧洞内流动的水进行发电;压缩空气储能机组位于地面,压缩空气储能机组通过输气管道分别与第一洞库和第二洞库连通。该全地下式抽水‑压缩空气的储能系统能够实现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同时还能减少部分投资,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31531.2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杭州国家水电站大坝安全和应急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坝‑库水动力流固耦合简化高效计算方法及应用,通过SBFEM或FEM离散库水并计算得动水压力附件质量阵;根据附加质量阵的物理意义与特点,通过化简动水压力附加质量阵,在保证具有良好精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计算消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可实现地震条件下大坝与库水动力流固耦合简化高效计算分析,既保证了数值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又大幅度的减少耦合计算耗时,为大坝与库水动力流固耦合分析及抗震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准确且高效的方法,为大坝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或大规模大坝动力精细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87354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1193290.5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爆炸能量调控的建基面先锋槽开挖方法,不留保护层,先按设计要求测量放样并钻设炮孔,炮孔均超深且中部炮孔的超深大于两侧炮孔的超深;在炮孔底铺设缓冲层后,在炮孔内从下往上放入垫块和装药段及雷管,垫块采用高波阻抗材料且竖直放置、外缘略小于炮孔孔径,中部炮孔的垫块为锥型、两侧炮孔的垫块为球型;然后填入堵塞段且将雷管的引爆线引出堵塞段;最后按先中部后两侧的顺序起爆。该方法实现了炮孔内爆炸能量的分配与调控,实现对孔底保留基岩的保护,增强了开挖成型效果,缩减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