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圆孔不均匀收敛的基坑坑外土体侧移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4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47515.5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计算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考虑圆孔不均匀收敛的基坑坑外土体侧移分析方法,包括:利用拟合方法或围护墙最大侧移求得围护墙侧移的曲面;将围护墙侧移的曲面划分为足够多的微单元,并求得每个微单元的等效半径;基于考虑圆孔不均匀收敛的虚拟镜像技术得到每个微单元诱发的坑外任意点的土体水平位移;通过对微单元诱发任意点的水平位移沿整个围护墙平面求和得到基坑坑外土体水平位移。克服了传统虚拟镜像技术未能考虑土体自重等因素对圆孔收敛模式影响,从而导致对于浅层土体水平位移预测偏不安全的问题,同时考虑了空间效应对长宽比较小基坑坑外土体水平位移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无支撑基坑支档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其动态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6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52304.7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支撑基坑支档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其动态设计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沿开挖区的周围施作地连墙形成连续的挡土结构;在开挖区内紧邻地连墙施作扶壁墙,扶壁墙沿着垂直于地连墙和地面方向的截面为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的下底边长大大于上底边长;在部分对向设置的两个扶壁墙之间施作隔断墙进行连接;施作垂直于隔断墙的肋墙,使剩余的扶壁墙通过各个肋墙连接至最近的隔断墙;隔断墙和肋墙设置于基坑坑底之下,并嵌入基坑坑底地下一定深度;在开挖区沿着地连墙内侧施作冠梁,在垂直于地面方向冠梁位于地表和扶壁墙之间;施工空间大,施工组织可更便捷,施工过程可节省支撑施作时间,减小基坑暴露时间,提高了开挖效率。

    一种双排SMW工法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4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44359.4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排SMW工法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靠近基坑设置的第一水泥土搅拌桩支护墙和远离基坑设置的第二泥土搅拌桩支护墙,上述两个水泥土搅拌桩支护墙都由第一水泥土搅拌桩依次重叠搭接而成,所述第一水泥土搅拌桩内插有H型钢,上述两个水泥土搅拌桩支护墙通过若干个刚性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水泥土搅拌桩支护墙远离基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搅拌桩墙,所述搅拌桩墙由第二水泥土搅拌桩重叠搭接形成,第二水泥土搅拌桩内插有H型钢,所述搅拌桩墙的两端与第二水泥土搅拌桩支护墙连接,形成分隔仓。本发明能迅速找到渗漏点以加快施工止水速度,同时也可以提高SMW工法桩强度以适应更大开挖深度。

    锚拉式支挡结构中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0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522218.3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拉式支挡结构中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优化方法,将FLAC3D数值模拟引入到传统的预应力锚索设计流程中,通过调整Cable单元的浆体粘结力参数来使数值模拟得到的预应力锚索拉拔过程中的荷载‑位移曲线逼近现场拉拔试验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可以获取一个更加精确的岩土体‑浆体间粘结强度,有力克服了传统设计方法中极限粘结强度取参考取值区间下限所造成的设计过于保守、浪费工程材料的缺点。本发明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和现场拉拔试验成果,可以大量减小所需开展的预应力锚索现场拉拔试验的次数,同时可以基于优化得到的不同土层更加精确的岩土体‑浆体间粘结强度开展参数分析,对于进一步优化预应力锚索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刚性挡墙多种变位模式下墙后有限土体土压力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0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77051.7

    申请日:2019-0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性挡墙多种变位模式下墙后有限土体土压力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装土箱、活动挡墙、挡墙运动控制系统和光学测量系统;装土箱内的试验土体为人工合成透明土,人工合成透明土由玻璃砂和孔隙流体按特定比例混合液合成;活动挡墙为刚性挡墙,活动挡墙可在装土箱框架内发生平动和转动;挡墙运动控制系统由上螺杆、下螺杆、倾斜活动套、轴承、活动球、槽钢和百分表组成;光学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器、CCD相机、计算机。本发明在活动挡墙位移较小或发生不同模式的变位,可以获知墙后滑裂面的形态整个三维土体位移场的分布,引入一种方便肉眼识别且可准确对墙后整个三维土体位移场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