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下地下立交交叉口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9944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10077086.1

    申请日:2017-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环境下地下立交交叉口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旨在合理组织地下立交交叉口段隧道施工工序,减小隧道开挖风险,避免选用复杂的连拱隧道,同时能保证机械化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由匝道开挖进入交叉口,对匝道末端拱架进行密排加强,向大跨段方向进行导洞爬坡施工,爬坡至大跨段上台阶高程后进行横挑扩挖,扩挖至大跨段隧道的设计轮廓后,往大跨段正向按台阶法开挖5~6m,然后进入主线隧道正向正洞开挖;反向开挖大跨段隧道上台阶,由匝道往大跨段方向开挖大跨段隧道的中台阶、下台阶及仰拱,待匝道仰拱封闭成环后,反向开挖与匝道相邻的小净距隧道进尺6m后,按主线隧道进行反向正洞开挖。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大跨度隧道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9131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228004.X

    申请日:2015-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大跨度隧道开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大跨度隧道开挖方法,以确保上软下硬地层大跨度隧道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将隧道分为上、下台阶进行开挖,步骤如下:a、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开挖面上软下硬地层的分界线;b、上台阶采用中隔壁法施工;c、下台阶采用预留核心土施工;d、滞后下台阶两侧导坑2~3m;e、在下台阶仰拱初期支护表面布置土工布和EVA防水板,并浇筑仰拱二衬;f、分段拆除上台阶的中隔壁临时支护和上台阶临时仰拱,紧贴上台阶初期支护和下台阶两侧导坑初期支护浇筑路面二衬。本发明适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

    竖向顶管模拟装置及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126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38375.6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顶管模拟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竖向顶管模拟装置及方法,以更好的实际工程,为实际工程提供数据参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竖向顶管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座和置于底座上的模型箱,模型箱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可开闭的箱体洞口,模型箱内置有水平隧道模型,水平隧道模型沿模型箱底部轴线固定于模型箱底部,该水平隧道模型上对应其下方的箱体洞口开设有可开闭的隧道洞口,所述模型箱内充填夯实砂土并覆盖于所述水平隧道模型上,所述模型箱下方对应所述箱体洞口和隧道洞口设有竖向顶管机构。本发明适用于盾构法城市综合管廊的竖向顶管关键技术研究。

    消除砂土地基液化的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82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09534.X

    申请日:2019-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砂土地基液化的注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外影响较小、工期较短的消除砂土地基液化的注浆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除砂土地基液化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需加固的砂土液化地层,明确地层颗粒的孔径分布情况,得到地层颗粒的平均孔径确定能在该底层渗透的高性能泥浆的特征粒径d85,d85为泥浆激光颗分曲线不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比85%所对应的颗粒直径,确定高性能泥浆的特征颗粒粒径;开展注浆试验,明确压力、泥浆性能与泥浆渗透路径的关系,确定现场注浆的相关参数;现场压入泥浆施工,通过监测注入的泥浆量和注浆压力,反馈施工和了解注浆防渗效果。本发明适用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兼作人行道和排水沟的综合管廊管片

    公开(公告)号:CN109372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76549.5

    申请日:2018-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作人行道和排水沟的综合管廊管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性好、强度高、平整度好、废水合理排放的兼作人行道和排水沟的综合管廊管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作人行道和排水沟的综合管廊管片,具有环形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片内设有沿环形管片轴向布置的人行道盖板,人行道盖板下方经两排盖板立柱支撑于环形管片上,人行道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顺着所述人行道盖板布置的排水槽;所述环形管片、人行道盖板和盖板立柱由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本发明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一种下穿河道隧道明挖半逆作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00068.7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一种下穿河道隧道明挖半逆作施工方法,步骤1、在河底施工基坑围护墙,在围护墙的顶部设置冠梁,开挖河底土体至顶板位置;步骤2、在顶板位置浇筑隧道结构顶板,顶板与围护墙形成叠合结构;步骤3、在顶板上方施作防水层,防水层的两侧翻边至冠梁底部;步骤4、在防水层的上方铺设保护层,在保护层的上方设置防水隔离毯;步骤5、从相邻基坑开挖顶板下方土体至基坑底;步骤6、分别浇筑底板及侧墙,施工完成。解决了河道枯水期较短,要求明挖隧道施工快速恢复河道的问题;采用多道隔水防护措施,避免顶板下方土体开挖及结构浇筑期间河水渗入;围护墙与内部结构形成叠合结构,整体受力,减少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减少施工风险。

    防止空气交叉污染的隧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51426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647337.5

    申请日:2017-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14 E21D8/00 E21F1/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空气交叉污染的隧道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适用性好的防止空气交叉污染的隧道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隧道结构在暗挖隧道出口端设置一定长度的明洞结构;明洞衬砌所述明洞结构具有与暗挖隧道衬砌衔接并连通的明洞衬砌衬砌、明洞衬砌与明洞衬砌顶部连通的排风竖井,以及设置于明洞衬砌两侧且沿明洞衬砌布置的边坡和设置于明洞衬砌远离暗挖隧道端且连接两侧边坡的隧道洞门墙,两侧的边坡之间依次回填形成M10浆砌片石层、土石回填层Ⅰ、黏土隔水层和土石回填层Ⅱ;排风竖井上端露出于土石回填层Ⅱ上表面,该排风竖井上端连通位于明洞衬砌上方的排风装置。本发明适用于隧道工程。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大跨度隧道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913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28004.X

    申请日:2015-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大跨度隧道开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大跨度隧道开挖方法,以确保上软下硬地层大跨度隧道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将隧道分为上、下台阶进行开挖,步骤如下:a、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开挖面上软下硬地层的分界线;b、上台阶采用中隔壁法施工;c、下台阶采用预留核心土施工;d、滞后下台阶两侧导坑2~3m;e、在下台阶仰拱初期支护表面布置土工布和EVA防水板,并浇筑仰拱二衬;f、分段拆除上台阶的中隔壁临时支护和上台阶临时仰拱,紧贴上台阶初期支护和下台阶两侧导坑初期支护浇筑路面二衬。本发明适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

    防止空气交叉污染的隧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51426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647337.5

    申请日:2017-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空气交叉污染的隧道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适用性好的防止空气交叉污染的隧道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隧道结构在暗挖隧道出口端设置一定长度的明洞结构;明洞衬砌所述明洞结构具有与暗挖隧道衬砌衔接并连通的明洞衬砌衬砌、明洞衬砌与明洞衬砌顶部连通的排风竖井,以及设置于明洞衬砌两侧且沿明洞衬砌布置的边坡和设置于明洞衬砌远离暗挖隧道端且连接两侧边坡的隧道洞门墙,两侧的边坡之间依次回填形成M10浆砌片石层、土石回填层Ⅰ、黏土隔水层和土石回填层Ⅱ;排风竖井上端露出于土石回填层Ⅱ上表面,该排风竖井上端连通位于明洞衬砌上方的排风装置。本发明适用于隧道工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