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9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38699.0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天津大学
IPC: G06V10/25 , G06V20/17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74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视角关联的双无人机协同目标检测方法,属于多视角图像信息、多类别的目标检测领域。本发明构建双无人机协同目标检测网络,并选择训练集,将训练数据输入双无人机协同目标检测网络,输出分类检测结果预测值与目标边界框检测结果预测值,根据预测值和训练集中的真值计算分类损失与目标边界框回归损失,根据损失之和更新双无人机协同目标检测网络的内部参数,直至总损失收敛,保存网络参数;将同一时刻,来自双无人机的视频或图像集输入到训练好的目标检测网络中,得到对应的分类检测结果与目标边界框检测结果。本发明增强了遮挡目标和小目标的特征表示,提升目标检测精度;此外避免对每个任务单独生成候选框,节省了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09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1220285.0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B64U7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及收纳的无人机起降平台,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折叠主板,所述折叠主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折叠副板,所述折叠主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折叠副板的一侧拐角处均开设有收纳槽,且容纳槽与收纳槽互为相对侧,所述容纳槽和收纳槽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连接机构,通过使折叠主板和折叠副板相互靠近,从而使连杆两端的滚轮在各自的滑道进行滚动,并且连杆在限位道的内部横向滑动,当折叠主板和折叠副板完全贴合时,在限位道和滑道的作用下,折叠副板无法发生弯折,从而将延展了折叠主板的面积,有利于无人机的平稳起飞和安全着陆。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7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040814.4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视差场景的图像配准方法,涉及视频图像全景拼接领域。本发明首先根据仿射变换定义推导求取仿射变换参数精确解的条件和参数解的表达式;然后利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取同一关键点处的20组仿射变换参数精确解,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既满足精确解条件,又符合局部最优化的要求的仿射变换参数;最后,再次利用随机抽样方法计算非关键点处的放射变换矩阵。本发明能精准的计算每个关键点处的仿射变换参数,同时又能使图像中每个点处的仿射变换参数在线性空间中连续,同时本发明可以很好的满足GPU并行计算要求,在GPU上达到10FPS的高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49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231824.4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T7/215 , G06T7/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小目标识别的无人机资源调度方法,属于无人机智能决策领域。该方法综合考虑目标尺寸信息、目标移动轨迹信息、目标移动速度信息、目标活动区域图像语义分割信息,设计多重阈值,为无人机调度飞行资源提供参考信息,达到降低小目标检测虚警率、减小资源调度代价和提高无人机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69722.6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雾算法,引入超像素场景先验以减少无人机去雾过程的计算,图像去雾过程可以从RGB色彩空间转换为Lab色彩空间,避免不同色度之间的混淆和多余信息,从而通过L通道选择高效去雾的可靠区域。考虑到去雾过程中光不均匀性的影响,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的引导滤波算法,它用具有相似颜色块的超像素聚类窗口替代了大量的引导窗口,同时保留了互补信息。为了提高去雾后的感知能力,对超像素分割和目标检测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使用交替方向乘法器方法设计了感知和去雾的协同优化反馈迭代机制,以增强雾天环境下无人机视觉任务的有效性。本发明提出的框架可以有效对无人机图像进行去雾,并显著提高其感知处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9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051377.5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空地多视角信息增强的目标跟踪方法,采集无人机监测数据Gn,采集不同时间无人机监测雷达反射波形数据Dz,通过多次将不同时间无人机监测雷达反射波形数据Dz,输入目标物跟踪稀疏贝叶斯特征模型,判断是否出现目标物跟踪情况尺度不一和遮挡问题,当出现目标物跟踪情况尺度不一和遮挡问题,记录尺度、遮挡时间及地点,利用不同时间无人机监测雷达反射波形数据Dz,得到目标物跟踪信息,通过目标物跟踪稀疏贝叶斯特征模型处理多源异构、低质信息,实时监测结合普通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将尺度不一及遮挡问题时间长度作为神经网络其中一个输入得到整体多源异构、低质信息,结合局部和整体,更加准确的处理的多源异构、低质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9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51377.5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空地多视角信息增强的目标跟踪方法,采集无人机监测数据Gn,采集不同时间无人机监测雷达反射波形数据Dz,通过多次将不同时间无人机监测雷达反射波形数据Dz,输入目标物跟踪稀疏贝叶斯特征模型,判断是否出现目标物跟踪情况尺度不一和遮挡问题,当出现目标物跟踪情况尺度不一和遮挡问题,记录尺度、遮挡时间及地点,利用不同时间无人机监测雷达反射波形数据Dz,得到目标物跟踪信息,通过目标物跟踪稀疏贝叶斯特征模型处理多源异构、低质信息,实时监测结合普通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将尺度不一及遮挡问题时间长度作为神经网络其中一个输入得到整体多源异构、低质信息,结合局部和整体,更加准确的处理的多源异构、低质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0953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55452.5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跨域多维空地环境下的目标检测与重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用于训练的地面摄像头+无人机联合监控体系中不同自然光照强度的可见光与热成像图像;使用变分贝叶斯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进行数据迭代;利用边缘计算网关的人机交互控制端设置算法参数及跨域多维环境下目标物移动坐标变化数据组进行目标物移动状态变化量重识别提示;将跨域多维环境下目标物移动位置监控采集到的不同时间跨域多维环境下目标物移动位置监控数据送入跨域多维环境下目标物移动坐标变化数据组k‑means聚类算法;对监测到的跨域多维环境下目标物移动坐标变化数据组进行特征关联识别;本发明用于准确高效地监测出跨域多维环境下目标物移动位置进行有效重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692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31726.9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64U70/93 , B64U10/70 , B64U80/84 , B64U80/10 , B63B35/50 , E05F15/60 , E05F15/632 , E05F15/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伏式海空跨域无人机,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复合翼无人机和潜伏舱,所述复合翼无人机可自动展开和折叠,所述潜伏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为内部元件和复合翼无人机供电,所述潜伏舱的尾部固定安装有锚链,所述潜伏舱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舱门,所述潜伏舱的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停机板,所述停机板的尺寸略大于复合翼无人机折叠后的尺寸,所述停机板的顶部设置有可供复合翼无人机停放固定的槽。本发明通过舱门和电机二的共同配合,使得潜伏舱无需完全打开即可使进行复合翼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从而防止海洋垃圾等被风浪卷进潜伏舱内,避免潜伏舱的内部堆积垃圾。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67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087830.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重构的高精度机载目标识别方法,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无人机上使用嵌入式设备作为计算设备,使用光电吊舱获取图像信息,使用YoloV4‑Custom对所获取图像进行识别,同时判断物体位置是否合适;进入稳定跟踪后,使用SURF算法,提取目标特征,进行稳定的跟踪,并进行抽帧检测,动态调整跟踪区域位置;在快速跟踪阶段,使用光流法,对目标进行快速跟踪,同时使用阶段二检测所跟踪区域的特征,动态调整跟踪位置,同时控制吊舱的姿态,确保跟踪不会丢失目标,且各指标处于合适跟踪的范围。本方法可以用于算力有限的无人机,能够动态调整识别跟踪策略,以达到快速精准的跟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