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42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9765.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机组的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风电机组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的SCADA数据,对所述SCADA数据进行初始化操作,对所述初始化操作后的SCADA数据进行工况识别和分类,得到分类数据;基于分类数据中的风电机组正常运行工况的SCADA数据,构建正常行为模型,并基于正常行为模型,构建健康指数模型;实时获取目标风电机组的分类数据,将所述分类数据输入至所述正常行为模型和健康指数模型,基于所述正常行为模型和健康指数模型,根据所述分类数据输出所述目标风电机组的健康指数,基于所述健康指数,对所述目标风电机组的健康进行监测。本发明方法对于提升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2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87809.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拖动电机的轴线角度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承载梁、第一举升机构、第二举升机构及控制模块。承载梁上固定拖动电机,拖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承载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一举升机构的举升端和第二举升机构的举升端分别与承载梁的两端铰链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举升机构和第二举升机构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调节第一举升机构和第二举升机构协同举升承载梁以使拖动电机的输出轴对准试验平台上的预设位置,并且以预设位置为圆心,调节第一举升机构的举升端和第二举升机构的举升端同步进行圆周运动以使拖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至预设角度。该调节装置应用于大容量风电机组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满足不同倾角风电机组公共、全面的测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84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07163.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扭矩用多连杆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测量扭矩用多连杆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制动器以及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以及三连杆组件,第一法兰盘通过三连杆组件与第二法兰盘连接,第一法兰盘背离三连杆组件的一侧通过主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二法兰盘背离三连杆组件的一侧通过被动轴与制动器连接;测量过程为:测应变值‑计算受力值‑计算主动轴的扭矩;与传统的扭矩测量方法相比,三连杆组件只能传递扭矩,排除了除扭矩外其他弯矩的影响,由此,提高了测量精度;另外,三连杆组件平均了转矩,提高了量程,能够测量大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8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20395.0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仿真中的整机运动学建模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基于风电机组各部件组成特征,建立风电机组全局坐标系和各部件坐标系;由风电机组全局坐标系、各部件坐标系间坐标转换的方向余弦矩阵反映动力学特征传递机制;根据风电机组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置部件间耦合约束;由所述风电机组全局坐标系、各部件坐标系,结合动力学特征传递机制和部件间耦合约束构建运动学模型。本发明通过坐标系建模、坐标转换和运动约束实现风电机组整机运动学建模,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笛卡尔方法适宜于计算机自动建立的多刚体模型,不适用于由叶片、轮毂、传动链、发电机、机舱、偏航、塔架等多种部件组成的复杂风机发电机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7731.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3/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整机仿真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风电机组的有限元模型中各单元的节点编号将风电机组的有限元模型中各单元的特性矩阵整合至风电机组的整机运动平衡方程中;将所述风电机组的整机运动平衡方程进行转换,得到消除约束的整机运动平衡方程;对所述消除约束的整机运动平衡方程进行积分求解,得到风电机组整机仿真结果;其中,所述特性矩阵包括: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所述仿真结果包括:风电机组的有限元模型中各单元的节点速度向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用于指导机组整机及仿真设计和工具研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27011.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试验平台载荷快速仿真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风电机组传动链中各部件建模,得到各部件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各部件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化处理;基于参数化处理后的各部件的有限元模型生成样本点数据;基于样本点数据结合均方根误差和加点准则建立各部件的代理模型;通过将所述各部件的代理模型进行代码转换,并将各部件的代理模型转换的代码集成接入风电机组全尺寸试验平台,得到载荷快速仿真模型。本发明所建立的载荷快速仿真模型能够解决试验台仿真系统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该载荷快速仿真模型,能够在保证仿真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幅缩短仿真计算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958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26367.6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柔性薄壁筒影响的风电地面试验平台模拟方法,该方法基于全尺寸风电地面试验平台的被测风电机组与实际风电机组的轴系及发电机完全一致的前提,依据被测风电机组与实际风电机组输入大小相同的风速信号后产生的能量相同的结论,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在保持被测风电机组发电机转矩与实际风电机组的发电机转矩一致后,通过控制拖动电机转速使被测风电机组发电机转速与实际风电机组发电机转速相等,来还原实际风轮的动态特性,实现风电地面试验平台模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考虑了柔性薄壁筒对被测机组的影响,在全尺寸风电地面试验台扭转方向上的模拟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15911.7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24 , H02P9/00 , H02P9/10 , H02P9/30 , H02P101/15 , H02P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速估计器的风电机组惯量过程载荷优化控制方法,包括:采用风速估计器以及前馈控制器根据当前风速计算风电机组的前馈桨距角,其中所述风速估计器采用宽度学习算法训练生成;采用反馈控制器根据风电机组的发电机转速和当前风速计算风电机组的反馈桨距角;根据风电机组的频率监测值计算风电机组的桨距角偏差;根据前馈桨距角、反馈桨距角以及桨距角偏差,计算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根据有功功率对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92617.6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电科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38 , H02J3/24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99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频率调节的风电机组主动支撑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有效地抽取与频率缺额相关的关键特征,导致风机线性化模型有效性、实时性、响应速度较差的问题,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日前风电机组出力数据、电网功率参数,基于频率态势预测模型对日内风电机组出力数据、电网功率参数识别分析,计及能量转换效率和一次调频为约束计算功率波动点处基于超速控制的备用容量;本发明通过构建频率态势预测模型实现预测周期内的频率态势预测,基于频率预测集确定预测周期内功率波动点及功率波动点处功率波动值,有效地抽取与频率缺额相关的关键特征,保证了风电机组主动支撑控制的一次调频能力和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74549.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尾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并公开了具有风电机组尾流计算模型构建的系统、终端及介质,其中风电机组尾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针对风电尾流,在自主可控的海上风电评估工具,利用复用性好,代码开发性好的建模语言,可方便快速的建立相应的尾流模型,为海上风电尾流模型的表达提供便利,准确快速的评估风电场的尾流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