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93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11362.6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翼飞机吃水线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固定翼飞机吃水线试验模型(1)、发射车(2)、模型挂载机构(3)、电动葫芦(4)、电子吊秤(5)以及传感器系统(6);通过对零速条件下、具有渗漏源和内部结构分隔的固定翼飞机模型进水下沉过程进行试验模拟,通过监测模型俯仰角、横滚角、水线与各舱门门槛之间标尺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模型的零速漂浮运动规律进行梳理。在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模型初始重量、重心位置对进水下沉运动姿态、模型进水量的影响前提下,确定飞机在破损下沉过程中的姿态角包线、进水限值及零速漂浮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47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11336406.7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水动力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模型稳定性测试模块。本发明水下航行器模型稳定性测试模块包括外壳(1)、传感器(2)、防水插头(3)、外壳底座(4)、外壳顶盖(5)、电子式温度控制器(6)。所述外壳顶盖(5)设置在外壳(1)上方,二者通过扣槽咬合密封,外壳底座(4)设置在外壳(1)底部,传感器(2)设置在壳体(1)内部下方,连接电子式温度控制器(6),防水插头(3)设置在外壳顶盖上方,传感器(2)与防水插头(3)之间通过引线连接。本发明通过对角度及加速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进行模块化集成,解决了由于水下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的传感器性能下降,并对线束引出部分和整个模块外壳进行水密性处理来满足试验要求,增加了设备的通用性和测试精度,也降低了试验模型的设计难度,满足了试验模型的水密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6459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97366.X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B64C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5/008 , B64C35/003 , B64C3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高性能复合船型,包括一个多舭线的船体,两个地效机翼和两个承力浮筒;船体前后尖细;地效机翼对称在船体中部两侧,外端固定承力浮筒。船体中部无断阶设计,船体布置有三条舭线,上舭线与中舭线之间的上船体和中舭线与下舭线之间的中船体采用带舭弯的直线斜升型,在横剖面外侧布置舭弯,上船体和中船体的斜升角范围为65°至75°;下船体横剖面选择曲线斜升型。本发明通过使用大斜升角、多舭线的船体,减小波浪中水陆两栖飞机运动响应,同时使用地效机翼与地效增升气腔显著增加气动升力,减小水上起降速度,进而波浪中水陆两栖飞机运动响应减小以及波浪起降中水陆两栖飞机的俯仰运动时间减小,显著提升水陆两栖飞机抗浪能力。
-
-
公开(公告)号:CN11279380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611362.6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翼飞机吃水线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固定翼飞机吃水线试验模型(1)、发射车(2)、模型挂载机构(3)、电动葫芦(4)、电子吊秤(5)以及传感器系统(6);通过对零速条件下、具有渗漏源和内部结构分隔的固定翼飞机模型进水下沉过程进行试验模拟,通过监测模型俯仰角、横滚角、水线与各舱门门槛之间标尺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模型的零速漂浮运动规律进行梳理。在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模型初始重量、重心位置对进水下沉运动姿态、模型进水量的影响前提下,确定飞机在破损下沉过程中的姿态角包线、进水限值及零速漂浮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006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148461.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动悬浮无摩擦式惯量质心调节装置,包括扭簧位移实时监测的周期衰减结构、模型多自由度定位结构以及横向调节结构。在结构上,采用气动管道结构有利于提供均匀的悬浮力,在惯量调试过程中,避免不均匀气体悬浮力对模型阻尼运动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精准性;模型多自由度定位结构具有倾角调节与旋转角度定位调节的功能,具有高度的适用性与灵活性,满足不同类别模型的惯量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56899.2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B64C3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喷溅抑制船型,包括:设置于机体下方的船体,以及分别安装于机体两侧的鳍式浮筒;其中,船体中间区域设置有第一横向断阶,第一横向断阶将船体分为前体和后体;鳍式浮筒的安装位置高于船体,使得鳍式浮筒与船体之间形成纵向断阶,纵向断阶用于阻断船体水流横向流动,使喷溅水流由船体的舭线与驻点线的相交处喷出。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水陆两栖飞机船型,难以兼具有效抑制喷溅和具有较低水阻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64596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610997366.X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B64C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高性能复合船型,包括一个多舭线的船体,两个地效机翼和两个承力浮筒;船体前后尖细;地效机翼对称在船体中部两侧,外端固定承力浮筒。船体中部无断阶设计,船体布置有三条舭线,上舭线与中舭线之间的上船体和中舭线与下舭线之间的中船体采用带舭弯的直线斜升型,在横剖面外侧布置舭弯,上船体和中船体的斜升角范围为65°至75°;下船体横剖面选择曲线斜升型。本发明通过使用大斜升角、多舭线的船体,减小波浪中水陆两栖飞机运动响应,同时使用地效机翼与地效增升气腔显著增加气动升力,减小水上起降速度,进而波浪中水陆两栖飞机运动响应减小以及波浪起降中水陆两栖飞机的俯仰运动时间减小,显著提升水陆两栖飞机抗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67744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618376.8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水面飞行器抗浪能力的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a)全机动力模型试验安装:将全机无动力模型(1)通过滑动装置安装在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12)下方的适航仪(8)上,该滑动装置保证全机动力模型(1)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以及沿适航仪(8)前后自由运动,重心支杆(7)与全机无动力模型(1)活动连接,重心支杆(7)与全机无动力模型(1)的活动连接点应取全机无动力模型(1)重心位置点,并采用铰链铰接,则全机无动力模型(1)能绕重心位置点自由俯仰转动,本发明优点是:该方法实用、可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3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52924.0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面飞行器抗浪能力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全机无动力模型、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适航仪、牵引装置、滑动装置、传感器系统、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载荷模拟系统。将全机无动力模型通过滑动装置安装在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下方的适航仪上,该滑动装置保证全机动力模型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以及沿适航仪前后自由运动,滑动装置与全机无动力模型重心位置处活动连接,全机无动力模型能绕重心位置点自由俯仰转动。本发明首次公开提出了水面飞行器抗浪能力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实用、可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促进了我国水面飞机的研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