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3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302193.2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氢气减压阀,包括阀盖和阀体,所述阀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减压腔,所述阀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减压腔,所述阀体的左端设置有进气口,阀体的右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减压腔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一减压腔的下端与第二减压腔靠近下端的位置处通过第一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减压腔的上端与出气口之间通过第二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气孔的中部水平设置有与阀体外界连通的安全孔,所述安全孔内设置有安全阀组件。直接将一级减压与二级减压设置在同一个阀体上,并且在该阀体上还设置有安全泄压组件,其集成度高,不需要单独布置其他管路便能使用,从而降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70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523588.9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7C13/04 , F17C13/02 , F17C13/00 , F17C13/12 , F16K17/38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高压氢气组合瓶口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安装有电磁阀、截止阀、泄放阀、限流阀、温控泄放装置和过滤机构;在阀体内开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构成充气通道,由相互连通的第一温泄支路和第二温泄支道构成的“L”形的温泄通道,由相互连通的第一泄放支路和第二泄放支路构成的“L”形的泄放通道,泄放通道通过第六通道与第三通道连通。将限流阀、温控泄放装置、过滤机构集成到阀体上,并重新设定阀体内气路,减少供氢系统管路接点及漏点,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70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523588.9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7C13/04 , F17C13/02 , F17C13/00 , F17C13/12 , F16K17/38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高压氢气组合瓶口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安装有电磁阀、截止阀、泄放阀、限流阀、温控泄放装置和过滤机构;在阀体内开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构成充气通道,由相互连通的第一温泄支路和第二温泄支道构成的“L”形的温泄通道,由相互连通的第一泄放支路和第二泄放支路构成的“L”形的泄放通道,泄放通道通过第六通道与第四通道连通。将限流阀、温控泄放装置、过滤机构集成到阀体上,并重新设定阀体内气路,减少供氢系统管路接点及漏点,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04811.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F5/16 , F04F5/46 , F04F5/48 , H01M8/04082 , H01M8/02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引射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调式氢气引射器,包括管状的壳体,壳体上设有供工作流体进入的第一入口、供引射流体进入的引射入口和混合出口,壳体内设有喷嘴,其特征在于:喷嘴上设有喷口和第二入口,喷口和混合出口之间的空间为混合腔,引射入口设置在混合腔靠近喷口一端,喷嘴内设有同轴的针阀,针阀包括滑动部和调节部,滑动部和喷嘴滑动连接,调节部和喷嘴之间的空隙形成调节通道,调节通道的截面大小随滑动部滑动而变化,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调节通道和喷口依次连通。以解决当使用工况偏离设计工况时引射器性能降低或失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29198.4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引射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气罐、缓冲罐、待测引射器、高压输送气管、低压输送气管、排空输出气管和数据采集处理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用燃料电池引射器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搭建车用燃料电池引射器测试系统,调节高压输送气管压力、低压输送气管压力和出口压力;步骤S2、读取并记录质量流量值、温度值,计算引射器的压升;步骤S3、计算引射器工作流体为氢气状态下的质量流量;步骤S4、计算引射流体为湿氢状态下的质量流量;步骤S5、计算引射器混合流体为湿氢混合介质下的质量流量,分析并绘制曲线图;具有设备造价成本低、试验操作简单、降低安全隐患、适用范围更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33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02193.2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氢气减压阀,包括阀盖和阀体,所述阀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减压腔,所述阀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减压腔,所述阀体的左端设置有进气口,阀体的右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减压腔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一减压腔的下端与第二减压腔靠近下端的位置处通过第一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减压腔的上端与出气口之间通过第二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气孔的中部水平设置有与阀体外界连通的安全孔,所述安全孔内设置有安全阀组件。直接将一级减压与二级减压设置在同一个阀体上,并且在该阀体上还设置有安全泄压组件,其集成度高,不需要单独布置其他管路便能使用,从而降低其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2194961U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20269774.6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D3/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用楔形橡胶联轴节装置,将传动齿轮输出轴的一端、设置一圈右橡胶块,以达到第一级缓冲、减震传动;将星型盘上也设置一圈左橡胶块,星型盘再与输出车轴过渡连接,以达到第二级缓冲、减震传动;不仅能实现驱动扭矩的传递,并能够吸收偏差、角位移以及传动齿轮输出轴与输出车轴之间的相对运动,在性能上充分满足车辆运行时的最大转速、最大转矩要求,两级缓冲还能更好的承受列车启动、制动以及由于轨道条件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使得低地板轨道车辆的动力平稳传动,减少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220134780U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21714099.2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气供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氢气流量控制阀组,包括第一引射器、第二引射器、引射流体进气控制单元和氢气进气控制单元,引射流体进气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氢气进气控制单元包括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和若干氢气喷射器,氢气进气控制单元通过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连通第一引射器或第二引射器并通过氢气喷射器控制氢气流量。通过两个两位三通电磁阀分别控制氢气和引射流体进入第一引射器或第二引射器,对双引射器的引射口进行物理隔离,且相同功率运行时,本方案所需的喷射器数量和规格,相对较少,可提高喷射器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6112376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687207.9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压阀内阀杆的密封结构,所述减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减压腔,所述减压腔内设置有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包括阀杆和膜片,所述膜片设置在减压腔的底部,所述阀杆外从上到下依次套有密封组件、弹簧托盖、复位弹簧和阀座,所述阀座与阀座段之间设置有阀芯,所述阀杆与阀芯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阀杆与阀座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通过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形成非金属和金属双重密封,当第一密封面失效后,阀杆向下运动使第二密封面起作用,不仅保证密封效果,还提高了整个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4663701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1022539.9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高压氢气组合瓶口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安装有电磁阀、截止阀、泄放阀、限流阀、温控泄放装置和过滤机构;在阀体内开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构成充气通道,由相互连通的第一温泄支路和第二温泄支道构成的“L”形的温泄通道,由相互连通的第一泄放支路和第二泄放支路构成的“L”形的泄放通道,泄放通道通过第六通道与第三通道连通。将限流阀、温控泄放装置、过滤机构集成到阀体上,并重新设定阀体内气路,减少供氢系统管路接点及漏点,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