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干旱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0814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045728.5

    申请日:2016-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干旱监测方法,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对MODIS植被指数产品、地表温度产品、蒸散产品进行数据重构;步骤2,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植被指数及DEM数据,对TRMM降水产品进行降尺度;步骤3,再提取植被异常指数、温度异常指数、蒸散异常指数、降水异常指数;步骤4,以分类回归树模型构建统计回归规则和线性拟合模型得到干旱监测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综合考虑干旱监测中的多源遥感空间信息,包括降水、蒸散、植被生长状态、土地利用类型、海拔高度等因素,采用空间数据挖掘,构建干旱监测模型,提高干旱监测的精度。

    一种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291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290803.X

    申请日:2015-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方法,包括:饱和入渗深度计算;饱和入渗深度之下非饱和入渗深度计算;水力传导计算分层内的湿润锋推移速度;判断推移速度是否大于零;计算土壤含水量;计算非饱和入渗深度;计算入渗深度。本发明通过分析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作用机理,阐述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物理过程,并定义了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临界埋深;采用饱和与非饱和下渗理论,以湿润锋推移距离为计算目标,构建了降雨入渗深度计算模型确定地下水临界埋深。所述方法物理过程与作用机制明确,对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可再生机制的破坏具有通用性,为指导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地下水含水层保护提供可靠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一种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29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290803.X

    申请日:2015-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方法,包括:饱和入渗深度计算;饱和入渗深度之下非饱和入渗深度计算;水力传导计算分层内的湿润锋推移速度;判断推移速度是否大于零;计算土壤含水量;计算非饱和入渗深度;计算入渗深度。本发明通过分析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作用机理,阐述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物理过程,并定义了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临界埋深;采用饱和与非饱和下渗理论,以湿润锋推移距离为计算目标,构建了降雨入渗深度计算模型确定地下水临界埋深。所述方法物理过程与作用机制明确,对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可再生机制的破坏具有通用性,为指导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地下水含水层保护提供可靠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一种滑动测微计的检定装置及检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205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971697.X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测微计的检定装置及检定方法,涉及检测仪器技术领域,检定装置包括壳体、测管、两个测环、湿温度计、导向结构、夹具和传动组件,测管设置在壳体内,测管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为开口,第一端口的边缘与壳体相连接,壳体上设有与第一端口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孔,滑动测微计的探头由第一开孔和第一端口伸入于测管内;两个测环均设置在测管上,两个测环之间的距离值与探头的标准长度相等;湿温度计设置在壳体上,夹具用于夹持导杆,夹具设置在导向结构上并与传动组件相连接,传动组件能够带动夹具和导杆沿导向结构移动,如此设置,能准确快速地检定探头是否适合进行观测,避免产生测量误差。

    一种变入河系数计算污染物入河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206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089212.6

    申请日:2015-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入河系数计算污染物入河量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区域水循环要素演变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步骤2,确定该区域内的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和组成;步骤3,确定各类所述非点源污染所对应的土地利用的产流量;步骤4,结合水循环过程分析,根据“降雨‑径流”过程,建立入河系数与降水量、径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步骤5,根据随时间变动的所述入河系数,计算得到污染物入河量。本发明突破了以往的固定入河系数法,建立一种变动的入河系数方法,重点针对非点源污染,可以对给定的污染源情况,推求不同的降雨、下垫面等条件下,不同时间的污染物入河量,从而为水质模拟、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