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381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32361.3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安军 , 於三大 , 郭庆超 , 权录年 , 陆琴 , 董先勇 , 史红玲 , 秦蕾蕾 , 杜泽东 , 李俊鹏 , 胡海华 , 吉祖稳 , 王党伟 , 董占地 , 段淇元 , 冯胜航 , 沈铭晖
IPC: G05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下游模型试验的非恒定流控制系统,该系统将非恒定流的流量变化过程编制为时间流量对应的数据文件,控制终端不断按照所述数据文件中的时间将对应的流量发送给频率转换模块,频率转换模块将流量转化为水泵电机频率发送至变频器,并通过变频器实现对水泵电机频率的控制,从而水泵按照所述数据文件中编制的非恒定流的流量变化过程将水从地下水库中输送至模型前池;模型前池与模型下游河道之间设有电动阀门,控制终端根据电磁流量计反馈的实时流量和模型前池的实时水位控制电动阀门开度,从而再次对非恒定流进行控制。本发明不仅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而且可以将电站泄流的非恒定流过程精确模拟、完全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766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50909.X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未控区间水沙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数字高程数据对目标流域进行区间划分,并根据是否存在水文观测站将区间分为已控区间和未控区间,得到目标流域的已控区间集和未控区间集;针对未控区间集中的每一个未控区间,采用空间最近邻准则从已控区间集中选取距离最近的已控支流区间作为该未控区间的基准区间;根据基准区间的观测值对水沙预测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得到未控区间的水沙预测模型;根据未控区间的水沙预测模型对未控区间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进行预测。通过在同一目标流域内采用空间最近邻准测选取未控区间的基准区间,并根据基准区间的观测值对水沙预测模型进行参数率定,提升了水沙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5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27435.4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5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泥沙模型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以保证对待测水域环境进行模拟,同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再对加沙后的推移质进行采样,以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根据采样级配以及加沙级配准确的确定出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继而保证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准确的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070381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032361.3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安军 , 於三大 , 郭庆超 , 权录年 , 陆琴 , 董先勇 , 史红玲 , 秦蕾蕾 , 杜泽东 , 李俊鹏 , 胡海华 , 吉祖稳 , 王党伟 , 董占地 , 段淇元 , 冯胜航 , 沈铭晖
IPC: G05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下游模型试验的非恒定流控制系统,该系统将非恒定流的流量变化过程编制为时间流量对应的数据文件,控制终端不断按照所述数据文件中的时间将对应的流量发送给频率转换模块,频率转换模块将流量转化为水泵电机频率发送至变频器,并通过变频器实现对水泵电机频率的控制,从而水泵按照所述数据文件中编制的非恒定流的流量变化过程将水从地下水库中输送至模型前池;模型前池与模型下游河道之间设有电动阀门,控制终端根据电磁流量计反馈的实时流量和模型前池的实时水位控制电动阀门开度,从而再次对非恒定流进行控制。本发明不仅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而且可以将电站泄流的非恒定流过程精确模拟、完全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25485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522496.9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量监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测河道的河道岸边安装基准站,并进行测线设计;S2:利用GPS RTK技术,获取基准站的探测处GPS天线相位中心的坐标及水下最低点高程;S3: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对待测河道的水下地形进行精密测量,得到水下地形的三维模型;S4:在三维模型中,根据探测处GPS天线相位中心的坐标及水下最低点高程计算河道淤泥量。本发明的河道淤泥监测计算方法有助于了解河道淤泥情况,有利于水污染监测及治理。相对于传统的河道淤泥监测计算方法,优势在于探测淤泥覆盖范围效果较好,且测量河道淤泥厚度和体积可达到较高的精度,对河道治理和污水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548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22496.9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量监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测河道的河道岸边安装基准站,并进行测线设计;S2:利用GPS RTK技术,获取基准站的探测处GPS天线相位中心的坐标及水下最低点高程;S3: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对待测河道的水下地形进行精密测量,得到水下地形的三维模型;S4:在三维模型中,根据探测处GPS天线相位中心的坐标及水下最低点高程计算河道淤泥量。本发明的河道淤泥监测计算方法有助于了解河道淤泥情况,有利于水污染监测及治理。相对于传统的河道淤泥监测计算方法,优势在于探测淤泥覆盖范围效果较好,且测量河道淤泥厚度和体积可达到较高的精度,对河道治理和污水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18013.3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0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缺资料地区河流含沙量估算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区动力条件和物源条件,从含沙量的影响因素中筛选估算指标;其次,给出各个指标量化取值方法;最后,基于搜集的河流资料建立含沙量估算公式,从而获取含沙量变化过程。本发明所述方法综合考虑研究区降水强度、地势情况、岩土抗冲性和植被覆盖度,对河流含沙量影响进行估算,考虑因素全面。传统含沙量计算方法往往只能估算河流的平均含沙量,而无法给出含沙量的变化过程,而利用本申请所述方法可估算研究河段水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8931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27899.3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首创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1N9/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沙量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含沙水体样本的当前温度、水体高度和所述当前温度下不含沙水体样本密度;获取所述含沙水体样本的表面与底部之间的第一压力差和不含沙水体样本的表面与底部之间的第二压力差;根据预设泥沙密度、所述当前温度下不含沙水体样本密度、所述水体高度、所述第一压力差以及所述第二压力差,确定所述含沙水体样本中的含沙量;其中,所述含沙水体样本和所述不含沙水体样本的体积相同,且盛放于相同规格的容器内。根据预设泥沙密度和不含沙水体的密度之间的差异,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含沙量,方法简洁、有效提高了含沙量测量效率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9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96021.0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向引水顺向冲沙的引水防沙系统及方法,涉及水利工程领域,该引水防沙系统包括:设置在山区河道一侧的引水、沉沙、冲沙一体化渠道,沉沙冲沙渠的宽度自河道的上游至下游逐渐变窄;沉沙冲沙渠的上游设有引水冲沙闸以及引水装置,引水冲沙闸靠近河道设置,引水装置远离河道设置;沉沙冲沙渠的下游设有排沙闸、拦河闸坝以及引水闸,拦河闸坝的两侧分别设有排沙闸以及引水闸,且拦河闸坝将排沙闸以及引水闸隔开,排沙闸设置于引水闸的下游;渠道从下游往上游引水时为逆流向引水,此时渠道为倒坡且展宽,可以控制水流流速,增加水中泥沙沉降;渠道从上游往下游冲沙时为顺流向冲沙,此时冲沙槽为顺坡且槽宽收窄,可以提高水流流速,提供冲沙效率。本发明为保障提高水电站发电效率、增加发电效益、降低清淤维护成本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且经济效益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6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37105.X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库年均淤损率的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方法包括:获取N个目标流域内多个水库的淤积资料,其中,N个目标流域位于目标区域内;根据各个水库的淤积资料计算各个水库的年均淤损率;基于各个水库的淤损率与各个水库对应的库容资料采用加权平均算法计算各个目标流域的水库年均淤损率;基于各个目标流域内各个水库的库容资料确定各个目标流域的水库实际总库容;根据各个目标流域的水库年均淤损率和各个目标流域的水库实际总库容采用加权平均算法计算目标区域内的水库年均淤损率,其中,N为正整数;克服了目前样本缺失和流域差别大导致直接法计算误差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