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67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94673.2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螃蟹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和方法,包括:养殖桶包括筒体、设于筒体内的底网和换草网,底网用于支撑螃蟹和过滤水草,换草网设于底网的上方,换草网用于承载水草,筒体设有排水口和进水口,且排水口位于底网的下方,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养殖用水制备装置连通,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依次连通水泵和养殖用水制备装置,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用于种植水草,同时水草用于净化养殖桶排放的尾水以为养殖桶提供养殖用水;其中,底网的网目小于蟹身。本申请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种植水草,可利用水草净化养殖桶的尾水以提供养殖用水,同时为养殖桶提供水草,降低养殖尾水处理成本,也防止尾水外排对水质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223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47038.7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8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定式弶网采集装置,包括锚定装置和弶网装置,所述弶网装置与所述锚定装置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弶网装置包括固定器、若干牵引绳、弶网组件、收集器以及若干浮球;所述弶网组件两端开口,且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另一端的开口面积;若干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所述固定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弶网组件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中的一部分内部具有传输线缆;所述弶网组件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收集器连接,且所述弶网组件开口较大的一端顶部通过若干连接绳连接若干所述浮球;所述固定器与所述锚定装置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锚定式弶网采集装置能够固定安装在多种类型泥沙底质的河段,适用性更好,且拆装弶网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979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71122.4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G01N33/74 , G01N33/5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74 , G01N33/532 , G01N245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刀鲚GnRH‑R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包含以下步骤:(1)绘制GnRH‑R标准品标准曲线,所述标准曲线是492nm条件下的绝对吸光度值与GnRH‑R浓度的关系曲线;(2)通过ELISA方法检测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GnRH‑R的含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所述测量刀鲚GnRH‑R含量的方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2)所述方法检测过程中克服了以往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手段,因而减少了放射性污染;(3)所述方法为探明鱼类等低等脊椎动物生殖周期调控机制奠定基础;(4)所述方法具有高特异性,能够检测痕迹量的GnRH‑R酶。
-
公开(公告)号:CN10369430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1572.6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和检测鱼类精子膜蛋白的方法,包括样品的预处理、精子悬液的制作、精子的悬浮处理、精子膜蛋白分离、精子膜蛋白去脂纯化、精子膜蛋白的SDS-PAGE检测以及精子膜蛋白质谱检测的步骤;本方法在传统去污法的基础上,拟合了蛋白酶抑制剂和TM-PEK法的特点,所提取的鱼类精子膜蛋白盖度达到86%以上,平均每5×107个精子中可得到0.6mg膜蛋白和0.8mg胞质蛋白。本发明专利方法的推广应用可以为鱼类精卵作用机制以及受精机理的探明提供基础资料;可以为鱼类的增养殖尤其是江海洄游性鱼类的生殖繁育提供指导;可以为其他水生生物物种的精子膜蛋白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427997.4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Q1/6869 , G16B30/00 , C12Q1/689 , A01K61/95 , G01N33/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识别大银鱼转食个体的鉴定方法,涉及水生动物生物学鉴定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采集样品、步骤二测量指标、步骤三分析指标、步骤四提取DNA扩充、步骤五建立新的统计表、步骤六对步骤五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步骤七进一步验证步骤三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食与未转食个体区分不够准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仅使用头部形态特征,即可判断大银鱼转食与未转食个体的方法,判别容易,可视性好;同时依据筛选出4个变量建立了转食与未转食体的多参数形态判别公式,结合直观指标判别,可进一步提高精度;本发明首次发现了Romboutsia,Vibrio,Psychrobacter,Spiroplasma与大银鱼的食性转化过程显著相关,该微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判别个体的进一步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7356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91224.2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螃蟹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自然环境的生态蟹巢,包括:管体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贴附在管体内的黏土层构成中空的通道和主体仓,主体仓位于管体高度较低的一端,管体高度较高的一端设有洞口,管体顶壁设有向主体仓投放饲料的投放口,通道的一端与主体仓连通,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与洞口连通;通道直径与蟹身相匹配,主体仓和洞口的直径大于蟹身。相比在天然水域或池塘养殖,设置生态蟹巢,打捞方便,捕捞时不容易对螃蟹造成伤害,不影响卖相;生态蟹巢能做到1蟹1巢,降低了螃蟹的同类相残以及其他养殖品种的影响,有利于螃蟹的存活及生长;通过投放口对螃蟹进行投喂,避免向水里投食,减少饲料浪费和有效避免对水质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223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547038.7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8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定式弶网采集装置,包括锚定装置和弶网装置,所述弶网装置与所述锚定装置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弶网装置包括固定器、若干牵引绳、弶网组件、收集器以及若干浮球;所述弶网组件两端开口,且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另一端的开口面积;若干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所述固定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弶网组件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中的一部分内部具有传输线缆;所述弶网组件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收集器连接,且所述弶网组件开口较大的一端顶部通过若干连接绳连接若干所述浮球;所述固定器与所述锚定装置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锚定式弶网采集装置能够固定安装在多种类型泥沙底质的河段,适用性更好,且拆装弶网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868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43224.9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体生物样品分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鱼卵、仔稚鱼采集后的分离装置,箱体包括:箱体上部,箱体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层筛网;箱体中部,可拆卸地连接在卷轴箱体上部的下端,卷轴箱体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照射卷轴筛网的无极调光灯带;底盘部分,可拆卸地连接在卷轴箱体中部的下端,且卷轴底盘部分能够容纳卷轴箱体上部、以使卷轴筛网能够浸入卷轴底盘部分的内部。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鱼卵、77仔稚鱼采集后的分离装置,其能够在保证鱼卵、仔稚鱼采集后能够有效进行分离的基础上,能够解决通过解剖镜对鱼卵、仔稚鱼发育时期进行辨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63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176606.5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植挺水植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挺水植物的幼苗移植到营养土袋中;(2)将移植有幼苗的营养土袋置于水中,营养土袋置入的深度使得所述幼苗的自然直立的最高点接近水面;并且随着挺水植物的生长相应地增加营养土袋的深度,以使得挺水植物的自然直立的最高点接近水面;(3)当所述挺水植物的高度达到1.5‑2.5米时,将所述营养土袋置于水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种植挺水植物的种植设备,其中,所述种植设备包括固定于水中且上端具有定滑轮的导柱、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柱上且用于装载营养土袋的载物台、一端固定在所述载物台且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的拉绳。本发明能够实现在水深1.5米以上的深水区种植挺水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6714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43209.3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大银鱼仔稚鱼的投饲装置及投饲方法,属于水产苗种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依据消化发育研究中体形态测量、组织学、肠道微生物学和食物鉴定、摄食行为的标准实验方法,首次较准确地划分了大银鱼仔稚鱼消化发育阶段。结合各发育阶段对应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具消化辅助功能的肠道微生物种类,总结为投饲管理参照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合大银鱼饵料供给的可控式投喂器。该装置可据参照表及时调换培育水体中饵料种类供给,及添加与肠道菌群相适宜的菌群,为培育提供饵料环境上的保障。目前培育大银鱼仔稚鱼尚未形成成熟的人工培育技术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投饲装置及投饲方法,将有助于大银鱼苗种培育不断地向生产性技术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