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7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9936.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F18/21 ,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民用无人机适航审定、飞行数据智能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操控品质适航要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飞行剖面自动识别模型;基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模型;获取待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适航验证飞行数据,利用所述飞行剖面识别模型对飞行数据按剖面分段,得到飞行参数,计算飞行参数与设计值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模型的输入,得到无人机的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解决了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缺乏可靠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9879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931993.X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航飞机复合材料维修胶接表面形貌度量评价方法,包括:制备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维修胶接的基准表面与待评价胶接表面,基于基准表面与待评价胶接表面,选取微小区域,获取微小区域的3D几何形貌,构建基准表面和待评价表面形貌度量与评价的特征曲线,评价待胶接表面几何形貌,本发明的特征分布曲线更好地反映了表面的细节几何特征。通过与基准胶接表面几何形貌的三类特征曲线的差异比较,实现不同人工打磨的胶接表面几何形貌的定量度量与评价,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结构适航维修过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4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06714.6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N5/025 , G06F16/901 , G06Q10/063 ,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航飞机起落架减震器的适航领域知识建模方法,包括:基于行业标准文件构建减震器产品结构树节点模型;基于减震器的适航要求构建适航标准体系三角模型;基于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构建减震器适航性设计过程模型;基于减震器产品结构树节点模型、适航标准体系三角模型、减震器适航性设计过程模型构建减震器适航领域知识模型;基于三元组对减震器适航领域知识模型的领域知识进行检索;基于检索后的减震器适航领域知识模型制定减震器适航审定基础确定模板。本发明实现了减震器适航审定基础快速且准确的确定,降低了适航审定基础的确定难度,为设计赋予产品适航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2141.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轮胎胎面橡胶摩擦磨损测试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橡胶摩擦测试领域,该测试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将砂轮通过锁紧螺帽紧密固定在电机转轴上;S2、利用胶水将胎面橡胶样品固定在亚克力块上;S3、分别通过电子天平与硬度计采集胎面橡胶样品数据;S4、初始各设备参数并通过夹具将亚克力块固定在传感器下方;本发明可实现多参数耦合作用下的工况,所需成本低、效率高、损耗少、绿色环保,能够更精细地控制和调节实验参数,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助于更准确的评估轮胎组件的性能,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能够对航空轮胎胎面橡胶的摩擦磨损特性和磨损行为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606714.6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N5/025 , G06F16/901 , G06Q10/063 ,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航飞机起落架减震器的适航领域知识建模方法,包括:基于行业标准文件构建减震器产品结构树节点模型;基于减震器的适航要求构建适航标准体系三角模型;基于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构建减震器适航性设计过程模型;基于减震器产品结构树节点模型、适航标准体系三角模型、减震器适航性设计过程模型构建减震器适航领域知识模型;基于三元组对减震器适航领域知识模型的领域知识进行检索;基于检索后的减震器适航领域知识模型制定减震器适航审定基础确定模板。本发明实现了减震器适航审定基础快速且准确的确定,降低了适航审定基础的确定难度,为设计赋予产品适航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0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1019139.2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荷谱加载的关节轴承损伤评估试验装置,属于轴承测量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关节轴承高高原环境真实模拟的试验的问题,其包括:用于与关节轴承固接的音圈电机,所述音圈电机与关节轴承之间通过直线运动轴固接,所述直线运动轴的一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运动轴与关节轴承之间设置有载荷传感器,所述音圈电机、位移传感器和载荷传感器均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实现特定载荷谱的关节轴承损伤评估试验,从而更真实的模拟直升机的飞行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31839.4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载荷冲击下起落架减震器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属于航空减震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一、基于行业标准,对测试需求进行分析,得到测试指标;步骤二、收集起落架减震器在飞行服役中的实际运行数据,基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载荷特征识别;步骤三、基于测试指标和载荷特征识别的结果设计载荷模拟方案,基于设计的载荷模拟方案进行载荷模拟;对模拟过程中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监控;步骤四、基于运行数据进行起落架减震器综合性能评估,并基于评估编制测试报告。本发明为通用航空飞机起落架减震器的性能测试和评估提供了一个全面、精确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对提升航空器的设计质量、运行安全和乘坐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06551.7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4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机复飞程序适航验证的机组绩效评测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航空人因设计与适航验证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复飞场景;所述复飞场景用于描述复飞决策和执行复飞程序中“机组‑飞机‑环境”系统的动态关系;构建机组绩效评测指标体系;所述机组绩效评测指标体系包括多个绩效组成维度及对应的评测手段和评测指标;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所述机组绩效评测指标体系的各指标权重,并基于所述复飞场景和评测模型计算机组复飞绩效综合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多维度的实现机组绩效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1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0206551.7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4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机复飞程序适航验证的机组绩效评测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航空人因设计与适航验证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复飞场景;所述复飞场景用于描述复飞决策和执行复飞程序中“机组‑飞机‑环境”系统的动态关系;构建机组绩效评测指标体系;所述机组绩效评测指标体系包括多个绩效组成维度及对应的评测手段和评测指标;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所述机组绩效评测指标体系的各指标权重,并基于所述复飞场景和评测模型计算机组复飞绩效综合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多维度的实现机组绩效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20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431839.4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载荷冲击下起落架减震器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属于航空减震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一、基于行业标准,对测试需求进行分析,得到测试指标;步骤二、收集起落架减震器在飞行服役中的实际运行数据,基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载荷特征识别;步骤三、基于测试指标和载荷特征识别的结果设计载荷模拟方案,基于设计的载荷模拟方案进行载荷模拟;对模拟过程中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监控;步骤四、基于运行数据进行起落架减震器综合性能评估,并基于评估编制测试报告。本发明为通用航空飞机起落架减震器的性能测试和评估提供了一个全面、精确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对提升航空器的设计质量、运行安全和乘坐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