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侧连接部件凹槽及磁脉冲连接成形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3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47337.2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侧连接部件凹槽及磁脉冲连接成形结构及方法,包括外管和同轴设置在外管内部的内侧连接部件,所述内侧连接部件的外表面具有凹槽,外管上正对凹槽部位在磁脉冲的作用下嵌入凹槽与内侧连接部件形成机械锁扣结构,外管上正对凹槽以外的部位在磁脉冲的作用下与内侧连接部件形成冶金结合结构。本发明在内侧连接部件表面引入凹槽结构,以便磁脉冲连接时连接部件之间在凹槽区域形成机械锁扣结构,而在凹槽以外的其他连接区域形成冶金结合,从而提升金属管件及其他金属部件连接接头处的力学性能、密封性和抗腐蚀性。

    一种棒型核燃料元件磁脉冲紧密贴合封装-连接协同成形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1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47305.2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型核燃料元件磁脉冲紧密贴合封装‑连接协同成形装置与方法,包括真空系统、移动装置、成形线圈、集磁器和电磁成形机;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室,真空室的两个相对壁面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核燃料元件并固定核燃料元件端部的通孔;集磁器设置在真空室内并用于同轴装配在核燃料元件外壁上;成形线圈同轴缠绕装配在集磁器上;移动装置用于驱动集磁器和成形线圈沿着核燃料元件的轴向移动;电磁成形机用于向成形线圈提供不同的放电电压。本发明利用通脉冲强电流的成形线圈瞬间激发的强洛伦兹力驱动成形管件发生高速变形,能够在同一套装置中实现包壳管‑燃料芯体的紧密贴合封装以及包壳管‑端塞连接的功能,实现两种工艺过程的时空集成。

    一种棒型核燃料元件磁脉冲紧密贴合封装-连接协同成形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117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647305.2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型核燃料元件磁脉冲紧密贴合封装‑连接协同成形装置与方法,包括真空系统、移动装置、成形线圈、集磁器和电磁成形机;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室,真空室的两个相对壁面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核燃料元件并固定核燃料元件端部的通孔;集磁器设置在真空室内并用于同轴装配在核燃料元件外壁上;成形线圈同轴缠绕装配在集磁器上;移动装置用于驱动集磁器和成形线圈沿着核燃料元件的轴向移动;电磁成形机用于向成形线圈提供不同的放电电压。本发明利用通脉冲强电流的成形线圈瞬间激发的强洛伦兹力驱动成形管件发生高速变形,能够在同一套装置中实现包壳管‑燃料芯体的紧密贴合封装以及包壳管‑端塞连接的功能,实现两种工艺过程的时空集成。

    一种采用放电等离子扩散焊技术低温快速焊接ODS钢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00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33963.3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放电等离子扩散焊技术低温快速焊接ODS钢的方法及装置,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扩散焊技术,对ODS钢进行低温固相扩散焊接。本发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的扩散焊技术,利用电场在样品内部产生的焦耳热和电场效应促使ODS钢在低温实现快速焊接,能够有效抑制接头纳米氧化物的析出团聚,以避免ODS钢接头在焊接过程因为纳米氧化物析出而导致的性能衰减,同时实现ODS钢同质接头的无缝焊接,接头变形较小残余应力低,进而提高接头强度和服役可靠性,从而获得高强度的ODS钢接头,有利于高性能核燃料ODS钢包壳组件的制造。

    一种夹持装置及应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74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34677.X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架,每一个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若干可变位防护机构;每一个所述可变位防护机构包括顶升结构、回旋结构以及托举结构,所述顶升结构和所述回旋结构均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托举结构连接,所述托举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通过设置多方位夹持机构,特别是设置可变位防护机构,用于对箱体底部进行托举,从而减小侧面夹持所需的夹持力,尽可能的避免箱体的平面度和垂直度在转运的过程中受到影响;设置针对箱体除了底面以外其它面的夹持机构,将所需的夹持力进行分散,尽可能的避免箱体的平面度和垂直度在转运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