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732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308289.6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上集成级联放大半导体激光器,其包括脊型区、片上DBR光栅结构、锥型区以及外延波导;DBR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脊型区上;脊型区为脊型波导结构,锥型区为增益波导结构;外延波导具有一阶阶梯厚度,脊型区设置于外延波导较薄侧,锥型区设置于外延波导较厚侧,脊型区和所述锥型区级联。本设计的激光器较传统单纯利用锥型增益结构的激光放大方式,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锥型区增益,基于等光通量的原理,可以在模体积扩展的同时,保持了基模特性,保证了近衍射极限激光的光学质量,从而实现了亮度的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77048.1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反波导层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案包括有衬底、外延层、侧相反波导层、前腔面和后腔面;外延层设置在衬底顶面上;前腔面设置在衬底的一侧面上;所述后腔面设置在前腔面对侧的衬底侧面上;外延层上设置有凸出的条形震荡区;条形震荡区的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置有反波导层;反波导层设置在外延层上。该方案可以比现有模式控制技术在震荡区两侧更好的抑制高阶模式,从而改善光束质量,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0240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56072.8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案包括有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n型衬底、n型第一下光学限制层、n型第一波导层、n型第二下光学限制层、n型第二下波导层、多量子阱有源区、p型第二上波导层、p型第二上光学限制层和p型接触层;该方案在低光损耗的n型部分设置一个非对称的厚波导,并在激光器芯片后腔面蒸镀高反膜,前腔面蒸镀抗反射膜,然后在出光前腔面的第二波导处刻蚀形成布拉格反射镜,利用包含多量子阱有源区的第二波导与第一波导的耦合,实现第一波导处的出射光斑的圆对称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98732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308289.6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上集成级联放大半导体激光器,其包括脊型区、片上DBR光栅结构、锥型区以及外延波导;DBR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脊型区上;脊型区为脊型波导结构,锥型区为增益波导结构;外延波导具有一阶阶梯厚度,脊型区设置于外延波导较薄侧,锥型区设置于外延波导较厚侧,脊型区和所述锥型区级联。本设计的激光器较传统单纯利用锥型增益结构的激光放大方式,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锥型区增益,基于等光通量的原理,可以在模体积扩展的同时,保持了基模特性,保证了近衍射极限激光的光学质量,从而实现了亮度的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14935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76335.0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1014 , H01S5/125 , H01S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形半导体激光器,该方案包括有脊形区和锥形区;脊形区产生近衍射极限的种子激光,种子激光进入锥形区放大输出;锥形区的前腔面,即与脊形区连接的一端的腔面无反馈激光,锥形区单向放大种子激光。该方案可实现激光的单向放大,前腔面无反馈结构使得光束质量在放大过程中不易恶化,可大大增加锥形区的长度,达到既可以输出较高的功率,又可以保持近衍射极限的光束质量,可实现超高亮度的激光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206313285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1474905.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该方案包括有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n型衬底、n型第一下光学限制层、n型第一波导层、n型第二下光学限制层、n型第二下波导层、多量子阱有源区、p型第二上波导层、p型第二上光学限制层和p型接触层;该方案在低光损耗的n型部分设置一个非对称的厚波导,并在激光器芯片后腔面蒸镀高反膜,前腔面蒸镀抗反射膜,然后在出光前腔面的第二波导处刻蚀形成布拉格反射镜,利用包含多量子阱有源区的第二波导与第一波导的耦合,实现第一波导处的出射光斑的圆对称分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