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胡收获清洗一体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11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811437873.3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元胡收获清洗一体机包括:机架、挖掘铲、变速箱、滚筒筛、限深轮、滚子链、输送带、传动轴、循环水清洗系统、三点悬挂装置;三点悬挂装置固接于机架的前部上方,元胡收获清洗一体机通过三点悬挂装置与拖拉机配套使用,变速箱固接在机架前部上方,变速箱的一端与拖拉机连接,另一端设有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传动齿轮,传动轴的两端固定于机架的轴承座上,传动轴前部设有传动齿轮Ⅱ,传动齿轮Ⅰ和传动齿轮Ⅱ通过滚子链连接,挖掘铲固接在机架前部下方,滚筒筛位于机架内部,挖掘铲后端与滚筒筛前端连接,限深轮固接在机架右侧后方,输送带固接于机架后部,滚筒筛后端与输送带的首端连接。

    基于图像处理与变种播种技术的自走式田间图案播种机

    公开(公告)号:CN1131706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248732.2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与变种播种技术的自走式田间图案播种机,包括:上车架结构、若干播种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下车架结构、车轮、车体驱动模块、定位模块和中车架结构;播种模块安装于上车架结构上。中央控制模块安装于中车架结构上。上车架结构、下车架结构和中车架结构的拐角处由角件连接固定。四个车轮位于下车架结构的四个角上,且每个车轮都由一个车体驱动模块驱动。本发明播种流程简单,播种效率高,采用两个舵机和两个排种轮,实现一个排种器可以排出两种种子,结构紧凑,能够灵活满足小面积地块的图案播种需求。

    一种基于漫射光谱的母兔早期孕征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6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072984.4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漫射光谱的母兔早期孕征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控制箱和检测头;检测头通过传输线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内部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供电模块、AD转换模块、中央控制器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器和数据处理模块,控制箱的外部还设有数据库;控制箱的后端面上设有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控制箱的前端面左下方设有工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与控制箱内部的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检测头上设有控制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检测头的前端设有外罩,外罩上设有若干安装孔,若干安装孔内依次安装有发光二极管Ⅰ、光电接收二极管Ⅰ、光电接收二极管Ⅱ和发光二极管Ⅱ。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圆种子种芽定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26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695688.4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圆种子种芽定向机构,包括平台,在其下方设有电机,上方设有转盘,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平台上设有落种区域,在落种区域两侧各设有一个落种孔;转盘设有拨种臂,用于将落种区域内的非圆种子扫落到一侧的落种孔内;摄像头设于转盘的上方,正对落种区域的位置,用于采集落于此处的非圆种子的图像;导种管,用于对非圆种子进行种芽定向。本发明所述定向机构通过机器学习对非圆种子种芽的朝向进行识别,再通过机械结构对非圆种子种芽的朝向进行调整,提高了定向机构的通用性,可准确、高效的对非圆种子种芽的朝向进行调整,所述定向机构可在播种或者育种阶段使用,满足农艺要求,提高播种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量。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圆种子种芽定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264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95688.4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圆种子种芽定向机构,包括平台,在其下方设有电机,上方设有转盘,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平台上设有落种区域,在落种区域两侧各设有一个落种孔;转盘设有拨种臂,用于将落种区域内的非圆种子扫落到一侧的落种孔内;摄像头设于转盘的上方,正对落种区域的位置,用于采集落于此处的非圆种子的图像;导种管,用于对非圆种子进行种芽定向。本发明所述定向机构通过机器学习对非圆种子种芽的朝向进行识别,再通过机械结构对非圆种子种芽的朝向进行调整,提高了定向机构的通用性,可准确、高效的对非圆种子种芽的朝向进行调整,所述定向机构可在播种或者育种阶段使用,满足农艺要求,提高播种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量。

    一种超级杂交稻精量播种装置和流量检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9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00230.9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杂交稻精量播种装置和流量检测控制方法,包括:机架,由电机一驱动的皮带设置在机架的顶面;在机架的顶面两侧设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有控制模块;种箱设置在安装板顶部;种箱内装有窝眼轮排种器;流量检测装置设置在安装板之间;在种箱和流量检测装置之间设有底座,振动板与压电片上下叠置,设置在底座上;种箱上设有导种管,每个导种管的出口处正对着振动板的第一储种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振动板,提高组合式振动板通道内匀种性能和各通道间供种均匀一致性;提出了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水稻颗粒流量检测,辅助实现水稻育秧环节的精量播种;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便捷等优点,供种均匀性好。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自动调向控制播种机

    公开(公告)号:CN11027874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48762.8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自动调向控制播种机。所述播种机的行走轮将扭矩通过变速箱传递至取种机构和转盘式调向栽植机构。取种链顺时针转动,取种爪从种箱内舀取蒜种向上运动,运动至顶部时向下翻转,蒜种沿导种槽滑入接种凹槽内,接种凹槽限制蒜种以鳞芽与播种机前进方向平行姿态,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蒜种图像,对图像处理得到蒜种鳞芽朝向并发送指令控制翻转调向电机带动接种凹槽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接种凹槽向下翻转使蒜种保持鳞芽朝上姿态落入鸭嘴开合机构,鸭嘴开合机构在接近最低位置时接触鸭嘴开合控制轨道,鸭嘴开合板转动鸭嘴打开,将蒜种植入土壤,完成播种;最后镇压轮对播种后的土壤进行压实,保证蒜种与土壤的良好接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自动调向控制播种机

    公开(公告)号:CN1102787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548762.8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自动调向控制播种机。所述播种机的行走轮将扭矩通过变速箱传递至取种机构和转盘式调向栽植机构。取种链顺时针转动,取种爪从种箱内舀取蒜种向上运动,运动至顶部时向下翻转,蒜种沿导种槽滑入接种凹槽内,接种凹槽限制蒜种以鳞芽与播种机前进方向平行姿态,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蒜种图像,对图像处理得到蒜种鳞芽朝向并发送指令控制翻转调向电机带动接种凹槽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接种凹槽向下翻转使蒜种保持鳞芽朝上姿态落入鸭嘴开合机构,鸭嘴开合机构在接近最低位置时接触鸭嘴开合控制轨道,鸭嘴开合板转动鸭嘴打开,将蒜种植入土壤,完成播种;最后镇压轮对播种后的土壤进行压实,保证蒜种与土壤的良好接触。

    基于图像处理与变种播种技术的自走式田间图案播种机

    公开(公告)号:CN11317063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248732.2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与变种播种技术的自走式田间图案播种机,包括:上车架结构、若干播种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下车架结构、车轮、车体驱动模块、定位模块和中车架结构;播种模块安装于上车架结构上。中央控制模块安装于中车架结构上。上车架结构、下车架结构和中车架结构的拐角处由角件连接固定。四个车轮位于下车架结构的四个角上,且每个车轮都由一个车体驱动模块驱动。本发明播种流程简单,播种效率高,采用两个舵机和两个排种轮,实现一个排种器可以排出两种种子,结构紧凑,能够灵活满足小面积地块的图案播种需求。

    一种玉米穴施肥免耕播种机

    公开(公告)号:CN11032640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27147.6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穴施肥免耕播种机,包括:上悬挂、下悬挂、深松施肥单元、穴施肥单元、仿形单元、播种单体、地轮单元、肥箱单元和正压风机;上悬挂的上端后面安装正压风机,下悬挂的后端上面安装肥箱单元,下悬挂的前端下面安装深松施肥单元,穴施肥单元固接于深松施肥单元的上端后面形成一体,下悬挂的后端固接仿形单元,仿形单元的后端下面固接播种单体;地轮单元固接于下悬挂的后端部。本发明实现了种、肥精确同步定位,改化肥条施为根区定位定量精确穴施,节本增效;可靠性高,每穴肥量均匀、变异系数小,排肥用时短,成穴性好;结构紧凑,对气源压力要求低、种子适应性好,单粒率高、投种高度低、种子落地精度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