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图像的地质测绘识别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922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12287.7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图像的地质测绘识别方法和系统,涉及地质测绘识别技术领域,该发明通过结合无人机遥感图像、地质学特征分析和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提取地质灾害特征,从而实现更精准的风险预测和及时响应,从源头上减轻地质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害;系统注重多时序信息分析,整合了多次测绘数据和历史地震事件数据,通过差异变化系数Bhx与特征演化阈值范围YZ的比较,自动判断最终识别数据的可信度。系统强调改进算法的有效性验证,通过计算改进系数值Gj和偏差因子δ,客观评估改进算法的效果。这种验证方式有效引导算法优化,确保改进方案真正实现预期目标,从而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监测的可靠性和精度。

    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图像的地质测绘识别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922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12287.7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图像的地质测绘识别方法和系统,涉及地质测绘识别技术领域,该发明通过结合无人机遥感图像、地质学特征分析和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提取地质灾害特征,从而实现更精准的风险预测和及时响应,从源头上减轻地质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害;系统注重多时序信息分析,整合了多次测绘数据和历史地震事件数据,通过差异变化系数Bhx与特征演化阈值范围YZ的比较,自动判断最终识别数据的可信度。系统强调改进算法的有效性验证,通过计算改进系数值Gj和偏差因子δ,客观评估改进算法的效果。这种验证方式有效引导算法优化,确保改进方案真正实现预期目标,从而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监测的可靠性和精度。

    三维场景重建方法及装置、BIM模型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167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739224.4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场景重建方法及装置、BIM模型的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视觉传感器在不同位姿下采集的建筑外围的视觉数据以及所述视觉传感器在曝光过程中的IMU数据和GNSS数据;根据所述IMU数据和GNSS数据确定所述视觉传感器的位姿;根据所述位姿对不同位姿采集的视觉数据进行配准处理;根据所述IMU数据、GNSS数据和经过配准处理的视觉数据构建所述建筑外围的三维点云模型。生成建筑外围的三维点云模型时,将IMU数据和GNSS数据作为辅助数据,结合建筑外围的视觉数据构建建筑的三维点云模型,能够提取建筑更多特征,可以解决因建筑包含相似部件、表面反光的建筑点云建模困难问题。

    轨迹矫正方法及装置、点云地图生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1551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39253.0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轨迹矫正方法及装置、点云地图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行车过程中同步采集的轨迹数据和针对行车道路的激光扫描数据,所述轨迹数据包含多个轨迹点;使用所述轨迹点对所述激光扫描数据进行点云解算,得到点云;从所述点云中提取用于表征所述行车道路的特征点,并将符合预设规则的特征点确定为待矫正点;根据所述特征点中除了所述待矫正点之外的其他特征点,确定所述待矫正点的矫正偏差量;根据所述矫正偏差量对对应于所述待矫正点的轨迹点进行矫正。通过轨迹数据和激光扫描数据联合方式对轨迹数据进行矫正,从而优化了轨迹数据,基于优化后的轨迹数据确定的点云精度大大提高,可以大大减少点云跳变问题。

    一种从二维无序点集优化提取几何线形轮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974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019633.6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二维无序点集优化提取几何线形轮廓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二维无序点集中步进连接的方法提取线型轮廓,通过节点分类、分区局部平差对线型轮廓进行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直接从点中提取线段的方法,减少了传统方法中的点转栅格图像再提取的步骤,避免了转换过程中的精度损失;提出了针对提取得到的线型轮廓的分区平差的方法,将不规则多段线转化为规则直线段,并针对垂直条件和共线条件提出了优化方法,使得最终得到的线型轮廓与真实情况更加吻合。

    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定位和形变分析的激光反射片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081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824876.1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隧道监测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定位和形变分析的激光反射片实现方法,其方法步骤包括:材质分析;隧道形变反射片处理;点云数据处理;反射片编码扫描;实验验证;反射片编码扫描包括二进制hash码,二进制hash码包括二进制hash码的正向编译和二进制hash码的逆向识别。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用点阵扫描二进制hash码这一方法,通过总点云数据反射强度扫描筛选有效反射点识别,有效反射点云平面拟合及平面投影,点云坐标转换,对点云数据进行一定处理,并通过特定的编码规则,对点云信息中包含的编码进行转码,以得到沉降观测点所在的城市,隧道号,点号等信息,实现对隧道形变反射片的自动识别及反向设计。

    基于地形图和影像的交通事故道路底图信息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678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110386212.4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形图和影像的交通事故道路底图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地形图数据预处理;2)影像数据预处理;3)将步骤1)和步骤2)处理后的地形图数据和影像数据进行匹配;4)根据设定的规范要求在地形图数据和影像数据上选取道路各类信息,并自动生成道路底图;5)通过外业调绘来修正道路底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成图精度高、数据涵盖全、易于传输保存、有利于缩短交通事故处理时间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