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6023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807893.5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设计方法,本发明的飞行器设计方法是一种当前技术条件下可实现的混合模式飞行器设计方法,在固定翼飞行器的基础上实现垂直起降。在处理垂直飞行与翼载飞行的矛盾时,以翼载飞行为主要工作点进行设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更大限度地追求更高的巡航效率和巡航能力,更好地满足高效长时巡航的要求。在处理垂直飞行与翼载飞行的矛盾时,通过两工作点协调优化设计,兼顾了垂直飞行的部分性能,在满足巡航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提高垂直飞行效率等性能,避免了由于垂直飞行性能不合理导致的设计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7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25095.1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IPC: B64C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9/02 , B64C2201/021 , B64C2201/028 , B64C2201/042 , B64C2201/084 , B64C2201/182
Abstract: 一种可弹射起飞撞网回收的无人机总体布局,包括机头、机身、机翼、螺旋桨、尾管、平尾和垂尾,所述机身为腹部为平面,所述机翼安装在机身的上,所述机身的尾部安装有尾管和螺旋桨,所述螺旋桨安装在机身尾部的上端,所述尾管安装在机身尾部的下端且尾管的底部与机身的腹部平面齐平,螺旋桨的桨叶位于竖直方向时距尾管最近的桨叶与尾管保持有间距,所述机身的腹部设置有能够供无人机实现弹射起飞的弹射挂点,所述机身与机翼、机身与尾管、尾管与平尾直接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本发明具有有利于撞网回收,安装拆卸方便,气动效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60233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07893.5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设计方法,本发明的飞行器设计方法是一种当前技术条件下可实现的混合模式飞行器设计方法,在固定翼飞行器的基础上实现垂直起降。在处理垂直飞行与翼载飞行的矛盾时,以翼载飞行为主要工作点进行设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更大限度地追求更高的巡航效率和巡航能力,更好地满足高效长时巡航的要求。在处理垂直飞行与翼载飞行的矛盾时,通过两工作点协调优化设计,兼顾了垂直飞行的部分性能,在满足巡航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提高垂直飞行效率等性能,避免了由于垂直飞行性能不合理导致的设计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05488251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07488.3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仿真技术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分布式飞行器仿真平台及其实现方法。分布式飞行器仿真平台包括数据库、工作流管理模块和结果展示模块,所述数据库包括仿真模型库、用户数据库、项目数据库、工作流数据库、运行参数数据库、分布数据交换库和仿真结果库。本发明通过组件式仿真模型管理方法,将模型封装成独立组件的形式,无需反复对模型进行修改与集成,能够极大的提高仿真系统开发效率,降低系统开发消耗;基于图形界面的工作流定制方法能够让用户直接将任务所需的工作流以直观的图形化工作流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而不再需要通过编写复杂的逻辑关系来实现,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流构造的效率,降低了工作流复杂度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5203417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0921927.9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IPC: B64F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弹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弹射器、嵌入槽以及升降支架;所述固定在升降支架上;发射平台上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弹射器可通过升降支架降至嵌入槽内;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发射平台空间、保持发射平台的平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203344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0921929.8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IPC: B64C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热管理结构,包括:保温罩、至少一组导流孔和导流孔塞;所述保温罩为夹层结构,其中间层为发热温控层,上下两层均为保温层,所述保温罩的形状与无人机舱盖形状一致;所述导流孔位于机身上;所述导流孔塞的形状与所述导流孔的形状相适应,且所述导流孔塞相对于导流孔可插拔;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无人机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拓宽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