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零件的选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0493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10757989.3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零件的选材方法,包括:零件需求客观打分;材料供给客观打分;零件选材初选;零件选材终选。该方法中,零件评估和材料评估均是从性能、成形和成本三个方面的子维度进行打分。在零件选材过程中,将零件各子维度的打分,与每种材料相对应的各子维度的打分进行对比,以排除不满足要求的材料,最终在留下的满足要求的材料中,根据选材偏好来确定最终的材料。由于零件的需求或子维度和材料的供给或子维度是相对应的,并且对不同的子维度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因此,对汽车车身零件选材可以进行客观的逻辑判断,可避免传统选材方法对工程师个人经验的依赖,并可以实现程序化,将显著提升汽车车身选材的研发效率。

    一种汽车车身常用材料的归一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3190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757950.1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常用材料的归一化处理方法,首先,针对需要打分的材料,获取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其次将需要打分的材料的各子维度分别与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匹配,再者,针对需要打分的材料,指定参照材料,并给定该参照材料相应子维度所对应匹配的力学性能参数的打分结果,最后,以指定的参照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为基准,对获取的需要打分的材料的各子维度所匹配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出的结果为需要打分的材料的各子维度的打分结果。本发明避开了在仿真方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通过取消仿真步骤,节省了归一化处理的时间和成本,特别是方便以后对材料库的不断更新。

    一种汽车车身零件的选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0493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757989.3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零件的选材方法,包括:零件需求客观打分;材料供给客观打分;零件选材初选;零件选材终选。该方法中,零件评估和材料评估均是从性能、成形和成本三个方面的子维度进行打分。在零件选材过程中,将零件各子维度的打分,与每种材料相对应的各子维度的打分进行对比,以排除不满足要求的材料,最终在留下的满足要求的材料中,根据选材偏好来确定最终的材料。由于零件的需求或子维度和材料的供给或子维度是相对应的,并且对不同的子维度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因此,对汽车车身零件选材可以进行客观的逻辑判断,可避免传统选材方法对工程师个人经验的依赖,并可以实现程序化,将显著提升汽车车身选材的研发效率。

    一种汽车车身常用材料的归一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319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0757950.1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常用材料的归一化处理方法,首先,针对需要打分的材料,获取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其次将需要打分的材料的各子维度分别与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匹配,再者,针对需要打分的材料,指定参照材料,并给定该参照材料相应子维度所对应匹配的力学性能参数的打分结果,最后,以指定的参照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为基准,对获取的需要打分的材料的各子维度所匹配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出的结果为需要打分的材料的各子维度的打分结果。本发明避开了在仿真方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通过取消仿真步骤,节省了归一化处理的时间和成本,特别是方便以后对材料库的不断更新。

    一种零件边缘开裂的材料成形卡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75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84915.4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件边缘开裂的材料成形卡片及其应用,此卡片由全历程硬化曲线、米塞斯屈服面和等效塑性应变成形极限图(EPS‑FLD)三部分组成。本发明的材料成形卡片,以简单有效、低成本的方式解决了一个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通过在成形仿真中预测零件是否发生边缘开裂,可减少甚至避免零件小批量生产阶段发生边缘开裂的概率,从而,节约零件开发成本,缩短零件开发周期。

    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工艺和模具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72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3865.6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工艺和模具,包括以下步骤:S1、冲孔落料;S2、旋压;S3、螺孔中孔外圆加工;S4、热成形;S5、激光切割;S6、后处理,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上模结构包括上模板、上模圈、上模卸料板、上模冷却板、翻边凹模和上模水冷系统,翻边凹模和上模圈的相对端设置有通道一,上模圈上设置有若干通道二,上模冷却板设置有传输液体的通道三,上模水冷系统用于向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传输液体,下模结构包括下模芯、下模固定板、下模板和下模水冷系统,下模水冷系统用于向凹槽传输液体,本发明具有可减短加工路线,减少设备模具投入,节约成本,有利于热成形处的温度控制,散热性能较好的效果。

    一种纳米晶母合金精炼冷却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8296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75285.5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纳米晶母合金精炼冷却搅拌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有第一横轴,第一横轴上固定有冷却池,冷却池呈长方体形,冷却池内设置有冷却器,冷却器整体呈圆柱状,冷却器安装在支架上,冷却器固定在基座上,冷却器通过传动模组与第一横轴传动连接;冷却器两侧的冷却池内壁分别贯穿开设有一个出液口,出液口外的冷却池外壁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抽取器,出液口上方的冷却池内壁上均分别固定有一个过滤盒。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可左右往复摆动的冷却池,且冷却池内设置有冷却器,可大为提高合金熔液与冷却器的热交换效率,实现了对合金熔液的快速降温,且还可借助设置的抽取器实现自动清除浮渣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