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滑桩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21120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1151773.1

    申请日:2021-05-26

    IPC分类号: E02D3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滑桩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模拟抗滑桩、监测装置、数据采集仪、计算机、加载装置和气囊,模型箱顶端开口,其内设有模拟滑床和模拟滑体,模拟抗滑桩和气囊的数量为若干个,模拟抗滑桩的底端可拆卸安装于模型箱上,其顶端伸出至模拟箱外侧,监测装置通过数据采集仪与计算机连接,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各模拟抗滑桩顶端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各模拟抗滑桩上的多个微型电阻式应变片以及设置于模拟滑床和模拟滑体内的多个微型电阻式土压力盒,加载装置连接有位于模拟滑体两侧的主动板和被动板,若干个气囊埋设于模拟滑体和/或模拟滑床内,各气囊连接有调节阀。能够真实模拟桩前土体卸压作用下抗滑桩受力变形及作用机理的影响。

    一种模拟基坑止水帷幕局部渗流的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1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08724.5

    申请日:2022-01-05

    IPC分类号: G01N15/08 E02D3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拟基坑止水帷幕局部渗流的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供水装置、水箱和试验箱;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管道和第二供水管道,所述第一供水管道与所述水箱直接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道与所述试验箱直接连通;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试验箱内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水箱设在所述试验箱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内腔上设置有若干压力感应器,所述试验箱上连通有若干渗流通道,所述渗流通道的末端设有渗流孔,且不同渗流通道之间的所述渗流孔的孔径大小不相同。本发明可得出在不同水压以及不同渗流孔径条件下基坑外侧的渗流场变化情况,从而为设计施工提供技术资料。

    一种模拟基坑止水帷幕局部渗流的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1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08724.5

    申请日:2022-01-05

    IPC分类号: G01N15/08 E02D3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拟基坑止水帷幕局部渗流的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供水装置、水箱和试验箱;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管道和第二供水管道,所述第一供水管道与所述水箱直接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道与所述试验箱直接连通;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试验箱内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水箱设在所述试验箱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内腔上设置有若干压力感应器,所述试验箱上连通有若干渗流通道,所述渗流通道的末端设有渗流孔,且不同渗流通道之间的所述渗流孔的孔径大小不相同。本发明可得出在不同水压以及不同渗流孔径条件下基坑外侧的渗流场变化情况,从而为设计施工提供技术资料。

    一种用于测试管井降水反滤结构效果及淤堵机制的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5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66237.0

    申请日:2022-05-20

    IPC分类号: G01N15/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管井降水反滤结构效果及淤堵机制的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有水头调节系统、反滤结构测试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反滤结构测试系统包括有试验水箱和抽水组件;试验水箱内部设置有抽水槽、反滤结构槽和土样槽,在土样槽中装填试验土体,反滤结构槽中装填反滤结构体;抽水组件包括有抽水泵和抽水管,抽水泵置于抽水槽中;水头调节系统向试验水箱注水,模拟管井降水运行情况,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集分析数据,得到试验结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研究管井在降水过程中的淤堵发展趋势及淤堵机制,以及可研究更多适用于不同类型土体的反滤结构。

    不动点调整系数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3580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52262.3

    申请日:2022-08-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动点调整系数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不动点调整系数分析方法包括:对基坑不平衡压力作用下的两侧基坑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轴力差值以及第一位移增量;对基坑力较小一侧施加第一轴力差值,根据位移增量调整两侧不动点调整系数,并进行计算,得到基坑两侧支撑的第二次位移量、第二轴力差值及修正后的不动点调整系数,重复上述步骤,根据修正后的不动点调整系数对两侧的第三总量位移和第三支撑轴力进行计算;根据第三总量位移和第三支撑轴力对不动点调整系数进行第二次修正,直至不动点调整系数满足预设要求。本发明提高了不动点调整系数的直观程度和准确度,避免了引入中间变量带来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