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31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70554.X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站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墙传力装置;一种侧墙传力装置,设置在地铁围护墙与预制侧墙之间,包括注浆囊袋,所述注浆囊袋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注浆囊袋一侧连接有注浆机构;钢丝绳一端设置在预制侧墙顶部;吊环与注浆囊袋连接,钢丝绳通过与吊环连接,将注浆囊袋下放置注浆位置,并保持稳定,通过注浆泵可以依次通过注浆管连接头和注浆头向注浆囊袋内注浆,中板安装完成后,在围护墙与预制侧墙的空隙中对注浆囊袋进行注浆,进行填充传力,形成替换内支撑,形成预制结构为支撑的受力体系,实现受力体系转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侧墙传力装置的使用方法,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69899.1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包括第一传力件或/和第二传力件,第一传力件设置在侧墙上,靠近侧墙已施工的一侧,第二传力件设置在侧墙上,靠近侧墙未施工的一侧,第一传力件和第二传力件适用于窄肥槽,方便在窄肥槽内进行施工,能够在窄肥槽中起到传递土体压力的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施工方法,用于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的施工,本发明所提供的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及施工方法适用于窄肥槽,适用于取消轮廓外侧凸台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降低了基坑土石方开挖量和围护结构体量的,减少了占据城市紧张的地表面积,减少了管线的迁改和既有建筑物的动迁工作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50317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907631.1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内预制构件一体化智能拼装台车,包括相连的立柱吊装梁和车道板吊装梁,所述立柱吊装梁和车道板吊装梁的下部均设有底部支撑移动结构,车道板吊装梁的一端下部设有位于铺好预制车道板上的车道板吊装梁支撑移动结构,所述立柱吊装梁的下部设有用于吊装预制立柱的立柱悬吊结构,所述车道板吊装梁的设有用于吊装预制车道板的车道板悬吊结构。该隧道洞内预制构件一体化智能拼装台车结构设计合理,可对预制立柱和预制车道板进行快速一体化吊运配装,从而实现洞内双层结构快速装配化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保障了洞内结构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03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0907631.1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内预制构件一体化智能拼装台车,包括相连的立柱吊装梁和车道板吊装梁,所述立柱吊装梁和车道板吊装梁的下部均设有底部支撑移动结构,车道板吊装梁的一端下部设有位于铺好预制车道板上的车道板吊装梁支撑移动结构,所述立柱吊装梁的下部设有用于吊装预制立柱的立柱悬吊结构,所述车道板吊装梁的设有用于吊装预制车道板的车道板悬吊结构。该隧道洞内预制构件一体化智能拼装台车结构设计合理,可对预制立柱和预制车道板进行快速一体化吊运配装,从而实现洞内双层结构快速装配化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保障了洞内结构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902322.5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洞内预制构件快速拼装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构件工厂化预制生产;下部的预制底部支撑构件随盾构掘进同步拼装;在预制底部支撑构件侧部上浇注形成两侧浇注基座;利用拼装台车将预制立柱吊装在对应侧的浇注基座上施工;利用拼装台车将上层预制车道板架设在两侧预制立柱上;边板浇注部分施工;预制边板、预制防撞侧石以及预制排水沟施工;预制底部支撑构件和上层预制车道板的路面铺装层施工。通过对结构构件工厂化预制,相比传统现浇施工工艺,现场预制装配化拼装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工期;预制构件运输吊装采用一体化智能拼装设备施工,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保障了洞内结构施工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902322.5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洞内预制构件快速拼装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构件工厂化预制生产;下部的预制底部支撑构件随盾构掘进同步拼装;在预制底部支撑构件侧部上浇注形成两侧浇注基座;利用拼装台车将预制立柱吊装在对应侧的浇注基座上施工;利用拼装台车将上层预制车道板架设在两侧预制立柱上;边板浇注部分施工;预制边板、预制防撞侧石以及预制排水沟施工;预制底部支撑构件和上层预制车道板的路面铺装层施工。通过对结构构件工厂化预制,相比传统现浇施工工艺,现场预制装配化拼装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工期;预制构件运输吊装采用一体化智能拼装设备施工,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保障了洞内结构施工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63687.1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谭啸峰 , 杨钊 , 石章入 , 秦星 , 陈培帅 , 罗会武 , 方培源 , 张瑞元 , 杨本亮 , 邓志强 , 姚翔川 , 喻成成 , 黄威 , 李雪松 , 杨睿 , 任梦 , 曾德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建筑施工用沉井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沉井结构施工方法,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沉井结构的多块分块板A组件(13)组成分块板A(1),多块分块板B组件(14)组成分块板B(2),分块板A(1)和分块板B(2)的间隙设置板间浇筑混凝土层(3),分块板A组件(13)包括吊耳(7)、环向主筋(8)、纵向主筋(9)、双向板(11),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沉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便于加工与安装,显著缩短现场建造工期,具有结构整体稳定性和止水性能好的特点,节省模板材料,大大提高沉井施工预制装配化水平,具有极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5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509769.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钊 , 宋相帅 , 许超 , 陈培帅 , 姬付全 , 高如超 , 刘朋飞 , 贺创波 , 熊栋栋 , 钟涵 , 张飞雷 , 温博为 , 孙恒 , 杨志勇 , 韩晓明 , 何源 , 唐天龙 , 李德杰 , 江鸿 , 杨林 , 杨睿 , 石章入 , 罗会武 , 李雪松 , 梁晓腾 , 任梦 , 刘东军 , 李杰华 , 曾德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判动水对同步双浆液流动及凝固效果的试验装置,包括中空的试验箱,所述试验箱为透明筒状结构,所述试验箱内沿轴向设置有筒状管片,所述试验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布置在管片顶部以上的位置,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向管片外壁注浆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出浆口设置在管片外表面顶部,所述注浆管的出浆口与第一进水口或第二进水口相对设置,还提供了该装置的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能够模拟水流方向与注浆方向相同或相反或两个方向均有水流时动水对浆液的流动及凝固效果的试验,实验结果能为实际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532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6300.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新型防排一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排水板,其包括U形排水板主体和对称设置于U形排水板主体上边沿两侧的翼板;止水带,为具有Ω结构的钢边止水带;其中,所述排水板同轴固定于止水带Ω结构的下方,且排水板的翼板与止水带固定。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避免Ω被混凝土包裹,提升钢边止水带变形能力,同时能提供可靠的排水路径,将渗漏水进行疏排,有效防止渗漏水流入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7485.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5/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明挖现浇结构施工的自卸式混凝土移动浇筑装备,包括具有行走系统的平台骨架、设置在平台骨架上的混凝土水平输送系统、混凝土垂直浇筑系统、自适应跨支撑系统,实现利用自卸混凝土对长大明挖现浇结构的可移动式浇筑,相比常规泵送混凝土工艺,本装备的混凝土可移动自卸的浇筑方式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混凝土不再受塌落度要求限制,可通过减少水胶比控制混凝凝土开裂的风险,保证了明挖现浇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