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84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37981.2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有为 , 谢德宽 , 谢元鹏 , 骆锦成 , 陶盛强 , 孙发明 , 臧建峰 , 许四乐 , 任皖胜 , 殷红阳 , 毛均威 , 韩鹏鹏 , 李振 , 李响 , 赵强 , 严文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滩涂区超长钻孔桩快速周转钢平台及其施工工艺,结构包括钢护筒、泥浆循环系统和装配式平台结构,所述钢护筒埋设于钻孔孔位处,所述泥浆循环系统包括刚性管路系统、泥浆池和承载所述装配式平台结构的滩涂地面结构,所述滩涂地面结构包括布置所述刚性管路系统的沟槽、布置刚性管路系统后回填沙土夯实平整后形成的夯实部和铺设在所述夯实部上面的土工布层,所述刚性管路系统连接各个钢护筒和所述泥浆池,所述钢护筒和所述刚性管路系统连接固定,所述装配式平台结构铺设在所述滩涂地面结构和所述刚性管路系统上面,所述装配式平台结构固定连接到所述钢护筒。本发明不产生固体废弃物,对滩涂区生态环境影响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9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37806.8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块化铰刀破土装置及其排泥系统,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模块化铰刀破土装置,将铰刀头和射水系统进行了耦合和集成,射水系统中的射水管能够在铰刀头的运行过程当中,对铰刀头进行射流清洗,避免土体包覆住铰刀头,有效提升了模块化铰刀破土装置及排泥系统应对塑性粘土等地层的适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25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33560.4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灿 , 李浩 , 郑建新 , 朱浩 , 王紫超 , 姬付全 , 周仁忠 , 王永威 , 翁方文 , 代百华 , 刘洋 , 董剑 , 吴晓东 , 万品登 , 李杰 , 李焜耀 , 曹高威 , 孙南昌 , 陈鸣 , 陈建荣 , 孙发明 , 吴启和
IPC: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沉井施工全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实时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综合预警模块、智能决策模块、PLC设备控制模块和控制系统客户端;所述实时信息采集模块和PLC设备控制模块安装于沉井结构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综合预警模块、智能决策模块均集成于集成服务器上。本发明对沉井各个施工阶段的重要参数进行监测,以及时掌握沉井结构内部应力及整体稳定性,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动态控制施工现场设备调整沉井姿态,从而为安全施工提供预警信息,确保基础施工顺利进行,达到指导施工和反馈设计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422507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317673.5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桥梁围水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的水上大面积围水结构的水下封底方法,所述的封底方法的步骤为:1)将要封底的围水结构划分为小面积分区(4);2)在一个小面积分区(4)内浇灌混凝土;3)导管插入浇灌的混凝土内,用水泵(2)抽出导管(1)内的积水;4)再通过导管(1)向小面积分区(4)再次浇灌混凝土;5)完成后,再依次对其他小面积分区(4)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所述的封底方法,适用性强,在每个小面积分区的混凝土上层初凝之前任意位置可下放导管。通过本发明的封底方法,1)降低了对封底混凝土设计的要求;2)能够减小封底混凝土设计厚度;3)减小封底后混凝土面高差;4)操作性强,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1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81314.4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深厚淤泥夹层条件下的承台围堰,包括钢板桩组成的钢板桩围堰以及设于钢板桩围堰内的承台桩、支撑系统和高压旋喷桩,还包括混凝土封底,所述钢板桩围堰内底部设置高压旋喷桩形成全断面的所述加固层,所述高压旋喷桩和所述钢板桩二者的底部均插入具有淤泥的中间夹层中,所述高压旋喷桩的顶部高于所述中间夹层的顶部,所述加固层上面设置全断面的所述混凝土封底,所述混凝土封底具有一定厚度令所述加固层与所述混凝土封底结合后的抗浮性能满足要求。本发明即使高压旋喷桩有漏点,也能保证难以出现底部突涌等问题,并同时兼顾提升围堰抗浮性能、可靠性和施工安全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55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38097.X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沉井浮运的封舱底板结构,包括:梁架,其为网格状结构,包括多个主梁,任一主梁的端部顶面通过加劲板固定在沉井刃脚上;面板,其设置在梁架的下方并与其底部连接;封边钢板,其沿面板的外周连续设置并与其固定连接;多个止水条,其间隔设置在封边钢板的外壁上,任一止水条沿封边钢板的外周连续设置;截止阀,其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用于沉井浮运的封舱底板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在保证密封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有效的助浮措施,同时利用可快速拆装的结构实现对封舱底板的安装和拆卸,操作简便,降低了沉井浮运对水深的要求并提高了沉井浮运施工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52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78503.X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19/14 , E01D21/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其包括由若干节段钢壳上下拼接形成的竖向的组合索塔,每一节段所述钢壳中还浇筑有混凝土,并形成钢混组合结构,以及该钢混组合结构的所有部件都是预先按照尺寸加工好后移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本发明具有结构稳定、大大降低施工风向且施工效率高的技术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79209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93353.9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沉井助沉用的空气幕气龛结构,涉及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于钢沉井井壁板内侧的气龛外壳、用于向气龛外壳内送入高压气体的送气管以及用于连通送气管和气龛外壳的进气孔,在进气孔处设有用于控制送气管内的高压气体沿气龛外壳内单向流通的限流结构,气龛外壳上设有数个喷气孔以及与喷气孔相对应的筛网;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空气幕气龛在钢沉井中应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既有利于助沉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也可有效降低应用空气幕法在结构设计制作及使用上的投入成本,具有较好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9209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1910993353.9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沉井助沉用的空气幕气龛结构,涉及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于钢沉井井壁板内侧的气龛外壳、用于向气龛外壳内送入高压气体的送气管以及用于连通送气管和气龛外壳的进气孔,在进气孔处设有用于控制送气管内的高压气体沿气龛外壳内单向流通的限流结构,气龛外壳上设有数个喷气孔以及与喷气孔相对应的筛网;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空气幕气龛在钢沉井中应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既有利于助沉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也可有效降低应用空气幕法在结构设计制作及使用上的投入成本,具有较好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25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333560.4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灿 , 李浩 , 郑建新 , 朱浩 , 王紫超 , 姬付全 , 周仁忠 , 王永威 , 翁方文 , 代百华 , 刘洋 , 董剑 , 吴晓东 , 万品登 , 李杰 , 李焜耀 , 曹高威 , 孙南昌 , 陈鸣 , 陈建荣 , 孙发明 , 吴启和
IPC: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沉井施工全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实时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综合预警模块、智能决策模块、PLC设备控制模块和控制系统客户端;所述实时信息采集模块和PLC设备控制模块安装于沉井结构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综合预警模块、智能决策模块均集成于集成服务器上。本发明对沉井各个施工阶段的重要参数进行监测,以及时掌握沉井结构内部应力及整体稳定性,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动态控制施工现场设备调整沉井姿态,从而为安全施工提供预警信息,确保基础施工顺利进行,达到指导施工和反馈设计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