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5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07044.4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穿桥梁的有限空间内施工闸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合适的施工位置;S2、标记出闸道的走线路径、施工起点和终点;S3、进行第一灌注桩的施工;S4、两侧的第一灌注桩通过定位架连接固定;S5、开挖第一开挖坑和第二开挖坑,同时在沿闸道的走向两侧设置第二开挖坑;S6、同时进行第三开挖坑的施工,第一开挖坑、第二开挖坑和第三开挖坑成阶梯设置;S7、继续开挖;S8、循环S3~S6,直至形成第二基坑体;S9、完成第三灌注桩的施工;S10、形成第一连通基坑;S11、重复S3~S10,直至完成第二连通基坑和连排灌注桩;S12、立模浇筑填充,形成设计目标坑。本发明施工高效,能大幅度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保证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4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1967.3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5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明挖隧道的装配式双拱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现浇底板,现浇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现浇中隔墙和两个装配槽座,现浇中隔墙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平台,两个装配槽座对称设置在现浇底板左右两个边缘处上,且分别安装有沿现浇底板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若干个左侧预制拱和若干个右侧预制拱,左侧预制拱与右侧预制拱对称分布,且相对端搭接在安装平台上,左侧预制拱、右侧预制拱和安装平台之间形成Y形槽,Y形槽中设置有覆盖左侧预制拱、右侧预制拱和安装平台的现浇固定结构。通过将两片左侧预制拱和右侧预制拱搭接在现浇中隔墙上形成的,并在预制拱与中隔墙之间形成的Y形槽中设置现浇固定结构,形成双拱结构的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5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40679.1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板桩锁扣咬合监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第一监测传感器和第二监测传感器,第一监测传感器和第二监测传感器分别设置在钢板桩的锁扣上下两端,第一监测传感器和第二监测传感器检测穿过锁扣一侧深入到锁扣内部;第一监测传感器为按压式传感器,第二监测传感器为剪切传感器;用于配合的钢板桩的第二锁扣卡入到固定的钢板桩的第一锁扣,第二锁扣下端抵靠在第二监测传感器上,且第二锁扣侧面抵靠在第一监测传感器上。技术成熟,安装方便,可在恶劣的水土环境或受冲击作用影响较大的地方完成对钢管板桩的完整性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适合在钢管板桩沉桩后的完整性测试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055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71960.1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5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用于明挖隧道的装配式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两个边缘处对称设置有装配槽座,两个装配槽座上分别设置有沿底板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若干个左侧预制拱和若干个右侧预制拱,左侧预制拱与右侧预制拱对称分布,相对的左侧预制拱与右侧预制拱相连接形成拱形衬砌结构,左侧预制拱与右侧预制拱的连接处设置有对接固定结构。通过将传统的现浇工艺转变为预制工艺,并通过现场拼装成型,从而减少了周转施工工具的使用,同时省略了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预制拱拼装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7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337421.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力式锚体板桩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胸墙和间隔分布在胸墙底部的若干个钢管桩和钢板桩,还包括设置在陆地上的板桩码头锚碇结构,板桩码头锚碇结构包括镶嵌于陆地中的锚体和紧密固接在锚体上的锚体盖板,锚体盖板与胸墙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通过连接件与板桩码头锚碇结构相结合的锚碇方式,便于代替钢拉杆,具有可施加预应力、钢材使用量少和成本低的优点,增强胸墙与锚固体之间的锚固力,提高板桩码头的安全性,同时利用带有中空腔室的钢筋混凝土锚体作为板桩码头的锚碇结构,便于根据锚固力需求,可在中空腔室中填充相对应的配重物增加锚体锚固力,取代了原有的锚桩结构,具有锚固力可调节和施工工艺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70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81405.X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威 , 肖光强 , 李孝斌 , 冯兆胜 , 陈俊 , 李振 , 陶然 , 张亮 , 刘文 , 杨睿 , 曾德星 , 任梦 , 左怡林 , 王志敏 , 赵紫辰 , 马锦川 , 吴玙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管桩垂直度精确控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下呈开口状的外套支撑架,外套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横移传动机构,外套支撑架的内部还设置与横移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且上下开口的导向架,横移传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架在外套支撑架中横移,导向架上设置有两个上下依次分布的定位导向装置,两个定位导向装置与导向架的中线轴线重合,定位导向装置用于对穿过导向架的钢管桩进行垂直度和位置的调整。通过在外套支撑架中设置横移传动机构和导向架,便于通过横移传动机构的动力驱动导向架在外套支撑架中横移,从而根据钢管桩的施工位置,调整导向架的位置,便于实现钢管桩的连接施工,同时可以适应不同的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5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509769.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钊 , 宋相帅 , 许超 , 陈培帅 , 姬付全 , 高如超 , 刘朋飞 , 贺创波 , 熊栋栋 , 钟涵 , 张飞雷 , 温博为 , 孙恒 , 杨志勇 , 韩晓明 , 何源 , 唐天龙 , 李德杰 , 江鸿 , 杨林 , 杨睿 , 石章入 , 罗会武 , 李雪松 , 梁晓腾 , 任梦 , 刘东军 , 李杰华 , 曾德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判动水对同步双浆液流动及凝固效果的试验装置,包括中空的试验箱,所述试验箱为透明筒状结构,所述试验箱内沿轴向设置有筒状管片,所述试验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布置在管片顶部以上的位置,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向管片外壁注浆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出浆口设置在管片外表面顶部,所述注浆管的出浆口与第一进水口或第二进水口相对设置,还提供了该装置的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能够模拟水流方向与注浆方向相同或相反或两个方向均有水流时动水对浆液的流动及凝固效果的试验,实验结果能为实际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532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6300.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新型防排一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排水板,其包括U形排水板主体和对称设置于U形排水板主体上边沿两侧的翼板;止水带,为具有Ω结构的钢边止水带;其中,所述排水板同轴固定于止水带Ω结构的下方,且排水板的翼板与止水带固定。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避免Ω被混凝土包裹,提升钢边止水带变形能力,同时能提供可靠的排水路径,将渗漏水进行疏排,有效防止渗漏水流入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7485.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5/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明挖现浇结构施工的自卸式混凝土移动浇筑装备,包括具有行走系统的平台骨架、设置在平台骨架上的混凝土水平输送系统、混凝土垂直浇筑系统、自适应跨支撑系统,实现利用自卸混凝土对长大明挖现浇结构的可移动式浇筑,相比常规泵送混凝土工艺,本装备的混凝土可移动自卸的浇筑方式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混凝土不再受塌落度要求限制,可通过减少水胶比控制混凝凝土开裂的风险,保证了明挖现浇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88985.5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灾后隧道装配式快速保通套衬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单元,相邻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调节接头,其分别连接相邻的结构单元并用于调节相邻结构单元之间的角度以使得多个结构单元拼装后拟合呈隧道断面形式,构成完整的拱结构,多个结构单元的顶面设置有膜袋,其内灌注灌浆料填充于多个结构单元拼装形成的拱结构及原衬砌之间,形成最终的套衬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灾后隧道临时加固结构施工效率低、断面形式适应性差等问题,具有轻质高强、对不同隧道断面形式适应性好、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