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状边坡精准爆破施工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36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774008.2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状边坡精准爆破施工方法,属于爆破施工技术领域,方法如下:对层状边坡岩石施工现场数据采集,分析岩石爆破损伤过程,然后根据爆破损伤过程分析爆炸最大影响范围,推导损伤范围计算公式,对爆破飞石影响因素的量纲和飞行过程进行分析,确定爆破飞石的最大飞行距离和平均飞行距离,设置安全距离,根据损伤测定和安全距离的炸药进行安装炸药施工爆破。确定爆破飞石抛掷距离预测计算式,及时确定爆破的安全距离,同时分析不耦合装药相关参数作用,并基于岩体破坏准则推导损伤范围计算公式,得到理论计算结果,即岩体粉碎区和裂隙区的半径,实现对爆破区域半径很好的控制,实现精准爆破,可以有效的保证爆破施工外在和内在的安全。

    一种拉结筋穿束弯箍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084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73042.8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结筋穿束弯箍设备,包括机架,机架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导轨,且每个导轨上均设有多个移动块,多个移动块上共同安装有安装平台,机架顶部一侧设有齿条一,安装平台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设有齿轮一,安装平台上设有多个弹夹,机架中部设有送料组件,机架外部设有两个钢筋拉结机;本发明通过拉结筋上料机构,使得弹夹中的多个钢筋能够依次输送到钢筋拉结机上,且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操作,而进入钢筋拉结机的钢筋,经过电动缸伸缩机构、接引伸缩机构、弯箍机构和上升机构的相互配合,通过机械结构的运行代替人工对钢筋进行弯箍作业,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效率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014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40974.2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详细介绍了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新增斜井与正洞的相交角度为60°,新增斜井底端加强段衬砌钢架为I14钢架,纵向间距1.2m,属Ⅲ级围岩;隧道斜井托梁门架配合锁脚锚杆、超前小导管加强支护正洞型钢拱架进正洞的施工技术,为同类大断面隧道斜井小导洞进洞施工提供参考依据;缓解主洞施工工期压力的同时,提高隧道瓦斯段施工安全性;详细介绍了桐梓隧道4#斜井与正洞交叉段采用双拼门架、增加锁脚,加强超前支护,加强监控量测等手段,安全高质完成了斜井交叉口施工,实现辅助正洞施工的要求,可为今后特长大跨隧道斜井交叉口的施工提供参考。

    一种双头弯箍成型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99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78269.9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头弯箍成型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弯箍装置、夹持装置、放置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支架、出料机构;所述的支架左右水平设置;所述的出料机构设于支架右端;所述的弯箍装置包括机架、弯曲机构;所述的机架左右水平设于输送装置右侧,其顶面前后两侧设有水平直线滑轨,顶面中部左右水平设有齿条导轨;所述的弯曲机构设有两个,分别镜像对称设于机架顶面两侧,并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的夹持装置设于机架顶面中部,并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的放置装置左右水平设于弯箍装置后侧。本发明能够实现钢筋从入料到弯箍,再到收料的一体化成型,且能够实现钢筋的同步双头弯箍,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一种信息化车辆行驶管控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44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97867.8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化车辆行驶管控系统,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四个车辆行驶管控装置,四个车辆行驶管控装置分别设置在每个车道的右侧,车辆行驶管控装置包括混合车道和直行车道,直行车道设置在混合车道的左边,混合车道的右侧设置有侧边缓停台装置,侧边缓停台装置的侧边设置有侧边车辆数量检测装置,混合车道的前端设置有混合车道红绿灯,混合车道根据不同方向的车辆数量开通相应的转向时间。通过把右边的车道作为左转、直行和右转的共用,然后设置侧边缓停台,可以把三个不同方向的车辆进行分流和缓存,避免不同方向的车辆占用车辆而影响交通的,实现信息化控制来代替车道扩宽,为老城区的双车道运行提供替代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