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1315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119898.6

    申请日:2010-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高效率且稳定地产生通过第二孔通路的流体流动,能够不需要增大中间室的容积地获得目的的防振效果的、新型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在受压室(58)侧和平衡室(60)侧中的一侧,相对于分隔板(50)隔开规定间隔地配设可动膜(54),在分隔板和可动膜的相对面间形成中间室(62)。相对于中间室形成将中间室与由分隔板隔开的受压室和平衡室的一方相连通的第二孔通路(72),将第二孔通路的频率调谐成高于第一孔通路(68)的频率。在相对于可动膜与中间室相同的一侧和相对于可动膜与中间室侧相反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相对配置整流板,在整流板上形成朝向可动膜开口的多个整流孔(76),在整流板上设置用于限制通过整流孔的流体流动量的流量限制部件(78、86)。

    液封式防振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78811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061740.7

    申请日:2012-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减少第二孔流道堵塞后的异常声音。在隔开体(40)以与第二孔流道的流动方向相垂直相交的方式设置由橡胶状弹性膜构成且用于开闭第二孔流道(60)的阀构件(62)。在阀构件(62)的可挠性膜部(62B)设有通过第二孔流道内的液体流动所引起的可挠性膜部的弯曲变形来堵塞第二孔流道(60)的开口(60A)、(60B)的阀部(70),并且在不与该开口重合的位置设有连通第二孔流道的连通孔(72)。在该阀部(70)设有从可挠性膜部62B的膜面突出并在其弯曲变形时包围上述开口的筒状筒状缓冲部(74),其突出高度(Q)大于壁厚(P)。

    液封式防振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49941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0980136015.8

    申请日:2009-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6

    Abstract: 在具备第1孔流道(56)和第2孔流道(60)的液封式防振装置中,将第2孔流道(60)开闭的橡胶状弹性膜构成的阀构件(66)以与第2孔流道的液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式设置于隔开体(40)上。阀构件,其外周部被阀容纳室(68)的壁面夹持,且在外周部的内侧具备由第2孔流道内液体的流动而产生挠性变形的膜部分(66B),通过膜部分(66B)的挠性变形,闭塞第2孔流道的开口(60C、60D)。在与膜部分(66B)的所述开口不重合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以连通第2孔流道的连通孔(76)。由此,能够制造构造价格低廉且特性可以切换的液封式防振装置。

    液封式防振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555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80061695.4

    申请日:2010-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6

    Abstract: 一种液封式防振装置,其具备:主液室(42),由防振基体(16)构成室壁的一部分;副液室(44),由第一隔膜(38)构成室壁的一部分;第一孔流道(50),其连结两个液室,其中,在隔开体(40)设置连结主液室(42)和副液室(44)的高频率第二孔流道(54),在朝向第二孔流道(54)的主液室侧的开口(54A)设置第二隔膜(60)。第二隔膜的外周部(60A)在隔开体(40)上以液密方式被保持,第二隔膜(60)以在内侧可挠性膜部(60B)堵塞上述开口(54A)的方式抵接于该开口周缘部,进而在不与可挠性膜部(60B)的上述开口(54A)重合的位置设置贯通孔(74)。

    液封式防振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7881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61740.7

    申请日:2012-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减少第二孔流道堵塞后的异常声音。在隔开体(40)以与第二孔流道的流动方向相垂直相交的方式设置由橡胶状弹性膜构成且用于开闭第二孔流道(60)的阀构件(62)。在阀构件(62)的可挠性膜部(62B)设有通过第二孔流道内的液体流动所引起的可挠性膜部的弯曲变形来堵塞第二孔流道(60)的开口(60A)、(60B)的阀部(70),并且在不与该开口重合的位置设有连通第二孔流道的连通孔(72)。在该阀部(70)设有从可挠性膜部62B的膜面突出并在其弯曲变形时包围上述开口的筒状筒状缓冲部(74),其突出高度(Q)大于壁厚(P)。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13155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19898.6

    申请日:2010-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高效率且稳定地产生通过第二孔通路的流体流动,能够不需要增大中间室的容积地获得目的的防振效果的、新型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在受压室(58)侧和平衡室(60)侧中的一侧,相对于分隔板(50)隔开规定间隔地配设可动膜(54),在分隔板和可动膜的相对面间形成中间室(62)。相对于中间室形成将中间室与由分隔板隔开的受压室和平衡室的一方相连通的第二孔通路(72),将第二孔通路的频率调谐成高于第一孔通路(68)的频率。在相对于可动膜与中间室相同的一侧和相对于可动膜与中间室侧相反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相对配置整流板,在整流板上形成朝向可动膜开口的多个整流孔(76),在整流板上设置用于限制通过整流孔的流体流动量的流量限制部件(78、86)。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13563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170538.1

    申请日:2008-10-17

    Abstract: 一种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10)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11,12)之间的弹性橡胶构件(13);与弹性橡胶构件(13)一起限定液室(15)的隔膜(19);以及隔板(20),其在液室(15)中限定了第一小液室和第二小液室(16,17)并具有使小液室(16,17)连通的不同类型的开孔(23,24)。开孔(23,24)包括其中液柱共振频率低的第一开孔(23)和其中液柱共振频率高的第二开孔(24),并且设置了可移动的塞构件(25),当低频振动输入时,其响应小液室(16,17)之间的压差而移动以关闭第二开孔(24)从而限制液体从第一小液室(16)流至第二小液室(17),并且当高频振动输入时,其响应压差移动使得第二开孔(24)保持打开。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3563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70538.1

    申请日:2008-10-17

    Abstract: 一种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10)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11,12)之间的弹性橡胶构件(13);与弹性橡胶构件(13)一起限定液室(15)的隔膜(19);以及隔板(20),其在液室(15)中限定了第一小液室和第二小液室(16,17)并具有使小液室(16,17)连通的不同类型的开孔(23,24)。开孔(23,24)包括其中液柱共振频率低的第一开孔(23)和其中液柱共振频率高的第二开孔(24),并且设置了可移动的塞构件(25),当低频振动输入时,其响应小液室(16,17)之间的压差而移动以关闭第二开孔(24)从而限制液体从第一小液室(16)流至第二小液室(17),并且当高频振动输入时,其响应压差移动使得第二开孔(24)保持打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