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下变频组件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8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56500.4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下变频组件的设计方法,涉及到射频电路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建模、系统级建模仿真要求,仿真难度大,本发明在三维电磁场仿真和原理图电路仿真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对小型化下变频组件的有源器件、无源器件、PCB S参数进行精确仿真建模,创新点是将微组装工艺中的键合金丝以及三端口混频器建立仿真模型,加到系统级仿真模型中,通过矩量法的方法,将金丝、有源器件、无源器件、与PCB离散端口相连接,得到场路联合仿真结果,即增益、噪声系数、P‑1场路联合仿真曲线,从而在加工实物之前,对小型化下变频组件精确分析。

    基于遗传算法的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40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88205.9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拟合方法,涉及抗震性能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按照三种非线性叠加规律,调整模型变形和能量累积效应的组合形式,构造修正的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在滞回耗能损伤DC中考虑低周疲劳效应的影响,通过遗传算法搜索出DC的最优函数,并用PEER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优化损伤函数,更准确的计算构件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的损伤发展规律。采用本发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有效地对构件进行损伤评估,相比传统损伤模型的拟合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拟合方法提高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克服了传统损伤模型对低周疲劳效应考虑不足的问题。

    应用于斜拉索的基于磁阻效应的漏磁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087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14064.1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斜拉索的基于磁阻效应的漏磁检测装置,涉及漏磁检测技术领域,采用永磁体和衔铁作为励磁装置,采用于磁阻传感器霍尼韦尔HMC2003检测漏磁信号,通过背景消磁电路、置位/复位电路、放大电路和采集电路完成对漏磁信号的处理和采集,基于微处理器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和对采集电路的控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准确有效地探测到桥梁缆索钢丝及斜拉索中的缺陷,相比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漏磁检测仪,本发明提出的漏磁检测方法提高了漏磁检测的精度,同时可以大大缩小磁源体积,降低机器人自动检测的移动难度,减轻对斜拉索表面造成的损伤。

    一种在电动汽车发生侧翻时保护车内乘客及驾驶员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45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97682.X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动汽车发生侧翻时保护车内乘客及驾驶员的装置,包括改良后重心偏后的可旋转座椅,座椅和座椅底板之间利用双段金属杆嵌套连接,双段金属杆径向接触端之间具有滚子轴承,支持相对旋转。座椅下表面对角处有限位销钉孔,对应的座椅底板处有销钉。在正常状态下销钉弹出,形成约束,避免干扰正常行驶;侧翻发生时销钉收回,取消约束,座椅可以随侧翻进行旋转,避免乘客及驾驶员与侧翻一侧车窗车门的撞击。

    基于遗传算法的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40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588205.9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拟合方法,涉及抗震性能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按照三种非线性叠加规律,调整模型变形和能量累积效应的组合形式,构造修正的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在滞回耗能损伤DC中考虑低周疲劳效应的影响,通过遗传算法搜索出DC的最优函数,并用PEER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优化损伤函数,更准确的计算构件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的损伤发展规律。采用本发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有效地对构件进行损伤评估,相比传统损伤模型的拟合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拟合方法提高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克服了传统损伤模型对低周疲劳效应考虑不足的问题。

    倾角传感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60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95884.5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角传感器,包括:石英振梁加速度计、第一计数器、第二计数器、微处理器,其中:所述石英振梁加速度计,用于当所述倾角传感器置于被测平面时,产生谐振频率并输出相应的被测信号;所述第一计数器,用于测得给定的标准信号的周期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二计数器,用于接收所述被测信号,并测得所述被测信号的周期的第二数量;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数量,并由所述标准信号的频率计算得到所述谐振频率,再由所述石英振梁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以及重力加速度,获得倾角度数。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实现0~360°的全量程测;测量结果精准度较高;通过传输模块将测量结果实时输出,进行实时监测。

    一种计算机网络集群系统故障的可诊断性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6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239738.X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集群系统故障的可诊断性确定方法,包括:(1)以用户集合作为状态集合,用户发送消息的类型集合作为事件集合,构造有限自动机模型(2)将有限自动机模型分解成故障模型和非故障模型;(3)将动态事件观测策略用有限自动机模拟,构造计算机网络集群系统的通讯模型;(4)利用同步组合算子,对故障模型和非故障模型进行扩展:(5)根据全局扩展的故障模型和非故障模型构造故障测试自动机;(6)根据故障测试自动机判断计算机网络集群系统是否存在不确定周期环,如果存在,则判定当前系统为故障可诊断的,否则判定为故障不可诊断。本发明可以实现动态事件观测策略下的故障可诊断性的确定。

    一种基于RISC-V向量指令扩展的低硬件开销向量处理器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16521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128069.1

    申请日:2023-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RISC‑V向量指令扩展的低硬件开销向量处理器架构,属于电数字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上述架构包括:向量指令队列、标量寄存器缓存、解码和派遣模块、寄存器状态表、指令状态表、记分牌发射队列、向量加法功能单元、向量乘法功能单元、向量加载/存储功能单元、向量寄存器组。其中,向量指令从标量端送入到向量指令队列,根据解码获取的不同操作类型派遣到对应的向量功能单元,然后进行执行和写回,采取的是顺序派遣、相同微指令间顺序发射的策略。记分牌和发射队列结合,针对向量指令微码化的特征,与寄存器状态表和指令状态表结合来控制指令间的动态调度。本发明在低硬件开销下,实现向量指令在向量处理器内部有序高效执行的目的。

    一种计算机网络集群系统故障的可诊断性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62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39738.X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集群系统故障的可诊断性确定方法,包括:(1)以用户集合作为状态集合,用户发送消息的类型集合作为事件集合,构造有限自动机模型(2)将有限自动机模型分解成故障模型和非故障模型;(3)将动态事件观测策略用有限自动机模拟,构造计算机网络集群系统的通讯模型;(4)利用同步组合算子,对故障模型和非故障模型进行扩展:(5)根据全局扩展的故障模型和非故障模型构造故障测试自动机;(6)根据故障测试自动机判断计算机网络集群系统是否存在不确定周期环,如果存在,则判定当前系统为故障可诊断的,否则判定为故障不可诊断。本发明可以实现动态事件观测策略下的故障可诊断性的确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