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1048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51723.8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M8/0273 , H01M8/0202 , H01M8/04276 , H01M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阴极板式铝空气燃料电池,包括壳体和电极板单元,所述电极板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板单元包括一个阳极板和两个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两个阴极板与所述壳体内壁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阳极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两个所述阴极板之间,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形成设定角度;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出口和入口,所述出口和入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入口用于使电解液流入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相接触,所述出口用于使所述电解液流出所述容纳腔。本发明利于提高燃料电池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012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62952.X
申请日:2017-02-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热源垂直型气氛反应炉,主要由控制器、旋转加热基台、炉膛三部分组成,其用途为加热衬底台在所需反应温度下与加热底台可升华材料产生的气氛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所需薄膜。本发明采用加热衬底台与加热底台上下面对放置,加热底台上材料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密度较小从而向上飘动更易于与加热衬底台上的衬底接触反应;并且衬底所在的加热衬底台是可以调速旋转,所反应制备的薄膜可以更加均匀,同时也能调整与加热底台的距离;本发明采用双热源加热,可以分别调整加热底台的材料升华温度T1与加热衬底台的衬底温度T2,使得气氛反应沉积的加热过程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34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98701.5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38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硒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源、单质硒和纳米碳酸钙混合,加入球磨罐中球磨4-78h;产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热处理;冷却,研磨;再在浓盐酸中处理以除去纳米碳酸钙;产物洗涤、烘干后,再在惰性气体气氛下100-500℃热处理,即得。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制得的多孔结构的硒-碳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倍率性能佳、安全可靠,有成为新型锂硒二次电池正极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61082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4383.6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V离子掺杂LiFePO4的方法,有效改善了LiFePO4充放电平台。具体步骤为:将合适配比的原料FeC2O4,NH4H2PO4,Li2CO3,NH4V2O4称量后放入球磨罐中,置于球磨机上球磨。将球磨后的浆料取出置入通氩气气氛的炉子中预烧结。将预烧结后制备的前躯体与柠檬酸以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并球磨,最终高温烧结10小时以上,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即得目标产物。本发明设备和工艺简单,产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平台改善显著,原料廉价,易于操作且环保,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351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503105.0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廉价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合适配比的原料Fe(NO3)3·9H2O,NH4H2PO4,CH3COOLi·2H2O和C4H6O6(酒石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将溶液直接放置入通氩气气氛的炉子中隔绝氧气烧结,先于60℃~95℃干燥,再分别在120℃~170℃烧结以充分脱水,并在300℃~350℃烧结以使原料充分分解。最终在650℃到800℃之间的温度下在炉子中烧结10小时以上,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即得目标产物。为了更好的结晶,可以在室温下研磨,然后在氩气气氛保护下以相同的烧结温度烧结10小时。本发明设备和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于操作且环保,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63195.9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25B11/046 , C23C14/18 , C23C14/28 , C23C14/58 , C25B1/04 , C25B11/02 , C25B1/50 , B01J23/8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应变梯度诱导磁性增强和磁场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为具有应变梯度的褶皱形貌的合金薄膜,通过对合金薄膜进行束缚得到具有应变梯度的褶皱形貌的合金薄膜。由于NaCl衬底升降温中的膨胀与收缩,以及薄膜与衬底间的弱范德瓦尔斯结合,使薄膜在衬底上呈现出自支撑的褶皱形貌。这种具有褶皱形貌的薄膜制备工艺简便,且能通过控制退火温度的高低来调节薄膜的褶皱度和褶皱密度。引入应变梯度后,室温下褶皱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相较于平整薄膜增强了一个数量级。另外在外磁场作用下,褶皱薄膜作为催化剂的析氢和析氧反应活性获得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38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10584756.0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自旋极化探针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扫描探针显微镜或者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的基础上,在针尖表面沉积一层10‑300nm厚的NiO薄膜,随后沉积一层厚度1‑30nm的Al2O3薄膜。然后将针尖接触金属薄膜表面,在针尖与薄膜之间加上电压,其中针尖电压高于薄膜的电压,并设定保护电流(10‑5A‑10‑1A),电压加到一定数值(2V‑10V)时,电阻会突然从高阻态跳变到低阻态,这时NiO和Al2O3层内部形成了金属Ni的导电细丝,即制成自旋极化的探针。这种纳米尺度自旋极化的铁磁导电细丝探针制备工艺简单。细丝的直径严格可控,精度可以达到纳米尺度;可以通过改变Al2O3薄膜的厚度,控制导电细丝顶端与探测表面的间隔,对直接导电和隧穿导电机制进行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05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863625.3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阐述了一种激光两步溅射制备CsPbBrxI3‑x荧光薄膜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衬底上先后沉积CsX与PbY2(X,Y=I,Br)两层,运用热扩散原理生成CsPbBrxI3‑x(x为0<x<=3)荧光薄膜。具体步骤为:先将CsBr、PbBr2、CsI、PbI2粉末压制成CsBr、PbBr2、CsI、PbI2靶材,再采用脉冲激光沉积薄膜制备技术:以200摄氏度加热基底,脉冲激光先后沉积特定脉冲数的CsX与PbY2(X,Y=I,Br)两层,通过热扩散原理制备CsPbBrxI3‑x荧光薄膜。本发明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并通过搭配靶材制备CsPbBrxI3‑x荧光薄膜,替代传统的量子点溶液方法,制备途径更加简便,成本低廉,制备周期有效减少,环保安全,制备材料种类较广,有利于其工业化生产与商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057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933312.1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94 , C23C14/3435 , C23C14/3485 , C23C14/5806
Abstract: 本发明阐述了一种激光溅射法制备CsPbBr3薄膜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先通过DMF、DMSO、环己醇、PbBr2、CsBr材料以溶液加热方法制备出足量的CsPbBr3单晶并压成靶材,再采用脉冲激光沉积薄膜制备技术:调整激光能量和基底温度,通过激光脉冲数控制薄膜厚度,真空沉积制备CsPbBr3薄膜。本发明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CsPbBr3薄膜,可实现均匀大面积薄膜的便捷制备,易于有效控制薄膜厚度并且节约材料,有利于该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3243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93657.6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磁性ZnO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材料通过在ZnO中引入铁磁性离子Co并通过真空退火引入氧空位,从而引入杂质能级有效的减少了ZnO的带隙,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实现了对可见光的有效吸收,增强了光催化性能。通过在氢气气氛下退火获得增强的铁磁性,有助于光催化剂的有效回收。制备的铁磁性Co掺杂ZnO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果,在可见光照射下,4小时的降解率达到近90%,而只掺杂Co未进行真空和氢气气氛下退火的ZnO在相同条件下的降解率则只有78%左右。该材料制备过程所需设备简单,原料易得,可控性强,稳定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