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选区激光熔化3D打印过程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53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13068.5

    申请日:2024-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选区激光熔化3D打印过程监测方法,步骤包括:获取测试打印件在3D打印过程中打印层的多维度打印数据;识别出一维辐射异常信息、二维辐射异常信息以及二维图片异常信息;利用实际表面信息、一维辐射异常信息、二维辐射异常信息以及二维图片异常信息建立异常监测模型;获取打印产品在3D打印过程中打印层的多维度打印数据,再通过异常监测模型对打印产品的各打印层表面信息进行实时评估监测。该3D打印过程监测方法通过获取多维度打印数据的监测效果会更为全面、真实和准确;通过建立用于打印异常监测的异常监测模型,实现了轻量化的网络模型对于实际工业现场的生产使用更为便利、有效。

    一种针对光电材料的瞬态光电流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7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70619.5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光电材料的瞬态光电流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包括:双脉冲飞秒激光探测系统以及瞬态光电流高分辨采集系统;双脉冲飞秒激光探测系统用于输出两束时序可调飞秒脉冲光,分别作为泵浦光和探测光,将泵浦光照射在光电材料上,将探测光照射在超快光开关材料上,并调控两束光到达样品的光程差;瞬态光电流高分辨采集系统用于对光电材料的瞬态光电流进行皮秒级时间分辨的提取。本发明能够实现皮秒级别的时间分辨率,简化的电极结构设计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复杂性,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该技术能够适应更多种类的材料和应用场景,器件结构兼容传统方法进行器件带宽的测试,为构建器件性能与工作机制间的联系提供了便捷的研究方法。

    一种车载式热管堆启停辅助装置及启停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46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660780.7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热管堆启停辅助装置及启停控制方法,车载式热管堆启停辅助装置包括车辆动力系统、高温高压气体容器以及热量储存系统,可以控制车辆行驶且启堆、车辆停驶且停堆、车辆行驶且热管堆无法正常运行的三种状态,通过驾驶员行为‑热管堆启停‑车辆启停的顺序,形成车辆与热管堆结合的智能化启停辅助装置及启停控制方法;车载式热管堆为所搭载车辆提供动力,与内燃机结合,为行驶提供双重保险;本发明具有提高车载式热管堆在潜在的破坏性运输条件或恶劣操作环境的移动运行能力,便于将反应堆快速部署到灾区、偏远地区、极寒地区等,使车载式热管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一种自然循环双通道可视化实验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61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58046.0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循环双通道可视化实验分析装置,由循环泵、预热器、并联通道可视化实验段、冷凝器和背压阀依次连接构成的循环回路和分析系统构成;循环方式为利用作为热源的预热器和作为冷源的冷凝器建立的自然循环;可视化实验段包括并联设置的不同材料构成的两个流道、并联流道间的至少两个连通通道、分别设置在两个流道侧壁的不同透光率的可视材料构成的可视窗以及用于对两个流道内的流动工质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分析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可视化观测窗,对并联通道可视化实验段内流动工质的中观特征进行观测;采集流场信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优化、筛选;基于筛选后的数据利用相关软件得到自然循环不稳定性发生边界图,并建立数据库,得到不稳定性流动数学模型;该实验装置是一种可视化的,双通道且两个通道之间工质可以交混、实验段倾角可摆动的中高压自然循环智能分析台架。

    一种利用太阳能辅助核反应堆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089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156016.6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辅助核反应堆发电系统,包括:反应堆模块,包括反应堆本体结构、水箱、稳压器、蒸汽发生器、热管、热管换热器以及颗粒脱除装置;太阳能模块,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导热管及太阳能储热装置;发电模块,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以及循环水泵;反应堆模块的颗粒脱除装置连接至太阳能储热装置的冷却剂出口;反应堆本体结构的冷却剂出口与储热装置的冷却剂入口相连;储热装置的蒸汽出口连接汽轮机的蒸汽入口,汽轮机的气体出口经凝汽器连接至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入口端。本发明通过利用太阳能的储热和放热来提高反应堆冷却剂的自然循环能力,降低反应堆事故工况下的危险性,提高了核电厂的总体安全性。

    一种基于Nested Logit模型的全天多模式出行链的选择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9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15033.3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ested Logit模型的全天多模式出行链的选择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旅客全天出行数据采集、旅客家庭身份信息获取、全天出行链分类、出行方式选择集制约值设置、旅客选择出行方式影响因素判定和全天出行链生成的六大步骤。本发明通过采集旅客一天完整出行数据及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分析个人全天出行特征,对旅客全天出行链选择偏好进行离散选择建模分析,以隐式选择集生成方法,降低选择集数量过大对个人选择误差影响,并将该选择集生成模式嵌入传统Nested Logit模型,得到不同旅客一天所有出行方式选择时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出的出行链选择模型,进行个性化的出行方案推荐。

    一种放射性核素监测系统及核素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98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19050.X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核素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测子系统、传输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和决策子系统,其中,监测子系统将监测到的核素浓度经传输子系统传输到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分别利用大气和海洋核素扩散模型对传入的核素浓度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传输到决策子系统,由决策子系统给出应急预案。本发明中的放射性核素监测系统,既可以对核素浓度低的大气和海洋进行采样监测,也可以对核素浓度高的大气和海洋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可以根据监测结果预测大气和海洋中核素迁移路径和浓度分布,为核泄漏事故应急响应提供参考。

    一种UPFC阻尼控制的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33947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698346.8

    申请日:2015-10-23

    Inventor: 陈中 徐贤 周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PFC阻尼控制的定位方法,依据全系统线性化模型,应用分解阻尼矩阵分析法DTA进行UPFC稳定控制器的定位,使得DTA计算的结果与控制器向电力系统中发电机提供的阻尼转矩和发电机对指定机电振荡模态的参与性联系起来,物理意义更加清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具体的给出了控制器影响指定的电力系统机电振荡模态的过程,从而为选择控制器稳定信号提供物理意义清晰的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