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0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7198.0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一种计及反弹特性分析的大工业负荷运行可行域刻画方法属于负荷运行可行域优化技术领域。包括建立负荷反弹效应模型;建立大工业负荷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迭代求解大工业负荷运行可行域三大步骤。本发明通过引入模糊集来刻画负荷需求的波动范围,特别是对负荷反弹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行约束,从而保证在最坏情况下负荷需求仍满足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定义可接受的负荷波动概率或置信区间,以实现稳健的工业负荷调控;通过对多层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的迭代求解,得到大工业负荷运行可行域,为实际负荷调控提供指导。本发明成功解决了大工业负荷运行可行域在考虑反弹效应下的刻画问题,为其在随机扰动下的运行边界刻画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95936.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考虑反弹效应的工业负荷多时间尺度自适应调控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负荷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增量学习建立了自适应的多时间尺度调控框架,通过建立反弹效应数学模型,实现对水泥、电解铝和钢铁等高耗能工业负荷的智能调控。本发明首次将负荷反弹效应显式纳入优化模型,设计了日前、日内和实时三个时间尺度的协同优化算法,并引入基于增量学习的自适应机制,实现调控策略的动态更新。本发明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电网调峰成本,显著提升负荷响应的精确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3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284069.7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光伏电板伺服系统的有限时间命令滤波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方位俯仰双轴跟踪的光伏电板建立高度角电机和方位角电机的系统模型;对所述系统模型的电机迟滞进行消除;利用有限时间引理使所述系统模型在有限时间内稳定,利用RBF神经网络函数逼近所述系统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和不确定因素,利用K滤波观测器估计所述系统模型中的未知状态;利用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对所述系统模型的输出状态进行约束;设计命令滤波器,并基于所述系统模型将所述命令滤波器与动态面算法结合,得到系统自适应控制器,并基于所述系统自适应控制器完成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06691.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控负荷最优互动过程中的动态稳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可控负荷最优互动过程中动态稳控模型;建立输入电压安全性的负荷调控约束;制定负荷优化互动过程中不同负荷调控需求下的稳控单元输出电压大小;设计以负荷调控目标为期望曲线的负荷稳控单元自适应动态面调控策略,使得电力系统负荷变化快速稳控。本发明的优点是:用于输入电压安全性的负荷调控约束条件下可控负荷精准控制,可以根据负荷状态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控制策略,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负荷工作状态,并快速响应负荷状态的变化,实时进行控制,进而保证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915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342634.X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未知控制方向的时变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由N个跟随者和一个N+1领导者组成的一类控制方向未知的高阶线性时变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步骤二、针对智能体之间的相互通信关系,通过代数图论建立通讯拓扑结构,步骤三、利用努斯鲍姆函数完成对控制器的设计,步骤四、采用有界估计方法结合平滑函数的方法,再利用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技术,结合步骤一中的系统模型构建获得自适应协同控制器算法;本发明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选择合适的努斯鲍姆函数,并采用有界估计方法结合平滑函数的方法,实现了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了封闭系统是半全局一致有界稳定的,所有误差信号都可以收敛到任意小的残差集。
-
公开(公告)号:CN11883815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797076.5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阶非线性系统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多智能体系统进行状态描述和拓扑结构建模;S2、对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函数进行逼近;S3、通过平滑函数近似输入饱和特性;S4、设计满足全状态约束的控制律;S5、设计固定时间自适应控制器;S6、设计自适应律对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S7、设计滤波误差补偿机制使滤波误差在固定时间内收敛。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固定时间自适应控制方法,结合障碍Lyapunov函数和反步法,能够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实现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控制,确保所有智能体的状态在设定时间内收敛并保持在预定约束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1930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84069.7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光伏电板伺服系统的有限时间命令滤波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方位俯仰双轴跟踪的光伏电板建立高度角电机和方位角电机的系统模型;对所述系统模型的电机迟滞进行消除;利用有限时间引理使所述系统模型在有限时间内稳定,利用RBF神经网络函数逼近所述系统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和不确定因素,利用K滤波观测器估计所述系统模型中的未知状态;利用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对所述系统模型的输出状态进行约束;设计命令滤波器,并基于所述系统模型将所述命令滤波器与动态面算法结合,得到系统自适应控制器,并基于所述系统自适应控制器完成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4160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1555668.3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83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博弈论及分时电价优化的可控负荷调控方法及装置,包括:1)创建包含可削减负荷和可转移负荷的可控负荷模型及不可控负荷调控模型;2)建立用户侧效益模型及其约束并建立电网侧效益模型;3)建立基于蛇优化算法的分时电价制定策略;4)确定博弈收敛条件,求解目标函数,得到负荷调控结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多类型负荷调控方法,构建了包含可削减负荷及可转移负荷的调度模型。设计了以蛇优化算法优化分时电价为激励手段的调控策略,并计算博弈过程。所提出的负荷调控策略可以有效减少负荷侧的成本支出,改善了电网与负荷之间的供需平衡关系,促进了电网的经济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8381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97076.5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阶非线性系统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多智能体系统进行状态描述和拓扑结构建模;S2、对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函数进行逼近;S3、通过平滑函数近似输入饱和特性;S4、设计满足全状态约束的控制律;S5、设计固定时间自适应控制器;S6、设计自适应律对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S7、设计滤波误差补偿机制使滤波误差在固定时间内收敛。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固定时间自适应控制方法,结合障碍Lyapunov函数和反步法,能够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实现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控制,确保所有智能体的状态在设定时间内收敛并保持在预定约束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09368.1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可控负荷智能动态调控方法,旨在实现对可控负荷的灵活、智能化管理,包含以下步骤:建立可控负荷智能调控动态模型;建立可控负荷误差调控约束;制定可控负荷智能调控动态性能指标;补偿负荷调控信息传输时间延迟;实现智能电网下可控负荷的自适应精细化快速稳控。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了电力系统中可控负荷在调控过程中灵活性差、精度低的问题,可以根据电网负荷需求变化对可控负荷进行实时调控,利用所设计的智能调控动态方法以补偿负荷调控信息传输时间延迟影响,进而保证负荷调控的快速性与稳定性,实现智能电网下负荷调控的动态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