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气溶胶排放特性预测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80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4851.8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次气溶胶排放特性预测方法、设备及介质,属于污染物特性预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二次气溶胶颗粒物参数信息创建气溶胶通用动力学方程;根据所述气溶胶通用动力学方程对所述排烟冷却塔物理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所述排烟冷却塔二次气溶胶变量数据;将所述排烟冷却塔二次气溶胶变量数据划分为训练样本数据和测试样本数据;通过所述训练样本数据对所述长短期记忆网络架构进行训练,通过训练调优后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架构对所述二次气溶胶排放特性进行预测,得到二次气溶胶排放特性预测值。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排烟冷却塔二次气溶胶的运动特性预测手段为相关污染物的控制和清除提供有效的支撑,降低了预测时间成本。

    一种家用电磁加热自动炒菜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08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50720.9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磁加热自动炒菜机,其特点是,包括电磁锅主体、搅拌装置、直线导轨投料装置和倾锅机构。电磁锅主体的环形电磁加热器作为热源为自动炒菜机提供热量,搅拌装置位于电磁锅主体的电磁锅上方,搅拌装置的结构采用多杆搅拌,提高搅拌效率。直线导轨投料装置放置于电磁锅一旁,通过程序控制投放的时序。倾斜机构,带来颠锅的效果。本发明具有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特点,其结构合理,功能齐备,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多种小型家用场合。

    基于自变量选择准则的机床直线轴热温度敏感点优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01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31321.0

    申请日:2021-12-15

    Inventor: 李阳 史和轩 杨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自变量选择准则的机床直线轴热温度敏感点优选方法,其特征是,在不同温度状态下,测量机床直线轴定位误差,利用自变量选择准则,选择最优的回归子集,以选择最优温度敏感点,建立热定位误差模型,并与几何定位误差模型叠加获得综合定位误差模型,实时测量机床温度敏感点位置处温度等步骤,采用自由度调整负相关系数最大准则Ra2和校正的AIC准则的温度敏感点选择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温度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并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将温度敏感点选择方法与热误差建模方法相统一,提高了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一种用于电场干扰下并联小通道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83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458266.3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电场干扰下并联小通道临界热流密度预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实验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无量纲电场力的定义和临界热流密度预测公式的提出等步骤,通过判定干涸点出现后对应温度下的热流密度为临界热流密度,对采集到的温度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实验临界热流密度;通过无量纲电场力的定义,即无量纲数来提高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和精确度;通过临界热流密度预测公式的提出验证了预测模型的精确度在±15%,能够为电场干扰下的并联小通道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提供一个合适的理论预测模型。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能够满足预测精度要求等优点。

    基于静电荷监测的混合脉冲流化床及静电荷在线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77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17948.0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静电荷监测的混合脉冲流化床,它包括混合气流供气装置和流化床,其特点是:还包括静电荷监测部件,所述静电荷监测部件的静电荷感应组件置于流化床内,数据采集器一端与静电荷感应组件连接、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其静电荷在线监测方法包括:静电荷感应组件实时收集流化床内的静电荷信号,并传输到第一和第二信号放大模块;第一和第二信号放大模块将静电荷信号放大后传输到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将静电荷信号传输到计算机;温湿度记录仪监测流化床内气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机按照设定的时间段分组降噪处理;获得不同工况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图(PSDF),探寻脉冲气流的加入对流化床内部流化特性的影响。

    一种基于伴随矩阵的供水管网泄漏故障反向寻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624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388709.2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伴随矩阵的供水管网泄漏故障反向寻源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建立管网流场瞬态方程;以管网泄漏对流场形成的压力波影响为依据,构建敏感度函数;使敏感度函数对压强求导、将伴随方程进行空间与时间的反向处理;应用MATLAB进行模拟仿真,验证所得解析解,确定最终反向寻源模型。通过对压强P函数对位移x求导,得到检测泄漏位置的判定模型,然后通过MATLAB仿真,设定检测泄漏位置的时间或设定泄漏位置,找出相应的泄漏位置或检测时间,最后实现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泄漏定位。具有科学合理,寻源速度快,实用价值高等优点。

    一种二次气溶胶排放特性预测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8087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514851.8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次气溶胶排放特性预测方法、设备及介质,属于污染物特性预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二次气溶胶颗粒物参数信息创建气溶胶通用动力学方程;根据所述气溶胶通用动力学方程对所述排烟冷却塔物理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所述排烟冷却塔二次气溶胶变量数据;将所述排烟冷却塔二次气溶胶变量数据划分为训练样本数据和测试样本数据;通过所述训练样本数据对所述长短期记忆网络架构进行训练,通过训练调优后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架构对所述二次气溶胶排放特性进行预测,得到二次气溶胶排放特性预测值。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排烟冷却塔二次气溶胶的运动特性预测手段为相关污染物的控制和清除提供有效的支撑,降低了预测时间成本。

    一种燃料电池性能衰退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93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15969.5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性能衰退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池性能预测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电池耐久性数据集,采用标准分数对数据集中数据进行缩放处理,以得到预处理数据;划分预处理数据为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构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衰退预测模型,采用随机搜索算法优化衰退预测模型的超参数,并且结合训练集数据对衰退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训练后预测模型;输入测试集数据至训练后预测模型,并输出预测结果。本申请将输出电压作为燃料电池性能衰退的健康指标,充分考虑了燃料电池运行参数的异质性和相关性,实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高精度、可解释性性能衰退预测。

    综合能源系统的两阶段鲁棒优化配置方法及相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9398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28927.5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两阶段鲁棒优化配置方法及相关组件,所属领域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构建多个设备的出力模型;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确定优化目标,并根据所述优化目标构建两阶段鲁棒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列和约束法C&CG对所述两阶段鲁棒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结果。本申请可灵活调节系统保守程度,为投资者提供了在恶劣环境下仍满足系统安全运行约束的保守经济最优解;提出一种近零碳的电‑热‑冷综合能源系统模型,采用空气源热泵提供冷/热负荷,避免使用化石燃料,有效减少了碳排放量。

    一种基于压降信号分析的并联小通道换热设备传热恶化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8750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009946.7

    申请日:2019-01-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压降信号分析的并联小通道换热设备传热恶化现象预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数据的采集、压降信号预处理、压降信号的递归图分析和基于压降信号递归特征量的传热恶化预警等步骤。能够通过递归率(RR)、层压性(LAM)和决定论(DET)三个递归特性参数的组合使用确定环状预警流型,只需要在小通道换热器进出口布置压力传感器即可,简单适用,能够及时、高效、准确的预测出并联小通道内发生的传热恶化现象,并且避免了温度监控的高成本和滞后性。适用于航空航天器、电子制冷设备中换热器传热恶化现象的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