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钛合金陶瓷覆膜的烹饪加热器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43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77513.9

    申请日:2024-11-06

    Inventor: 刘耀昌 刘千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烹饪加热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钛合金陶瓷覆膜的烹饪加热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在底部板上烧结钛合金陶瓷,形成底部绝缘层;2)、布置加热体;3)、在底部绝缘层上烧结钛合金陶瓷,形成顶部绝缘层;4)、在顶部绝缘层布置顶部板,顶部板、顶部绝缘层、加热体、底部绝缘层以及底部板结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加热板;5)、提供盘体,盘体中具有内腔,内腔朝下凹陷,形成凹陷腔;将加热板覆盖在内腔的底部,加热板与盘体连接形成一体结构;钛合金陶瓷具有较佳的储能优点,便于加热体的热量传递;其次,加热板与盘体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便于加热板的热量传递至盘体的内腔中,实现高效率传热,且具有能耗低的优点。

    一种锅用钛粉瞬时高温高压喷射机构及其喷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3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31563.8

    申请日:2024-11-29

    Inventor: 殷林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用钛粉瞬时高温高压喷射机构及其喷射方法,属于锅用钛粉喷射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锅用钛粉瞬时高温高压喷射机构,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高温高压炒锅用钛粉喷射机;该锅用钛粉瞬时高温高压喷射机构,通过气缸带动移动板向下,使齿条向下运动与齿轮啮合,使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驱动件控制双向螺杆转动,使两个T型板带动两个夹板相互靠近对炒锅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实现能够快速地、自动的对炒锅固定,方便进行喷射钛粉,还能防止炒锅被继续施加夹持的力,能够保护炒锅不受过度夹持导致形变,能够适应于不同大小的炒锅,均可实现自动固定,和自动防止过度的固定,进而能够促进超过喷射钛粉的工作效率。

    烹饪器具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5659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1810974780.8

    申请日:2018-08-24

    Inventor: 蔡何意 吴飞 毛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和分隔组件,分隔组件设置在内锅内,并将内锅的空间分隔为下方的烹饪腔和上方的容纳腔,内锅的外侧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内锅的发热组件,其中,分隔组件包括:容纳件;分隔件,分隔件活动设置在容纳件的底端并与容纳件共同围成容纳食材的容纳腔,容纳件能够遮挡或避让容纳腔的底端,当分隔件运动至避让容纳腔的底端时,容纳腔与烹饪腔连通,当分隔件运动至遮挡容纳腔的底端时,容纳腔与烹饪腔隔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差的问题。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饭煲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36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97317.2

    申请日:2024-12-09

    Inventor: 陆润强 陆润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饭煲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获取用户远程发送的指令信息并转换为编码信息;获取智能电饭煲中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重量信息,将食物的种类信息与重量信息进行融合,得到多个基因序列,将序列中的多个基因作为优选基因;在预设范围内随机修改一个优选基因的值,并结合编码信息对修改后的基因序列进行适应度评估,直至获取到最优基因序列;将最优基因序列转换为烹饪控制指令,控制智能电饭煲根据烹饪控制指令进行烹饪操作。本申请通过分析用户指令、识别食材种类与重量,采用基因序列优化和适应度评估,自动生成并选择最优烹饪方案,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烹饪体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19523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1479.3

    申请日:2023-08-29

    Inventor: 胡强能 罗江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锅、底部线圈和多个侧部线圈。内锅设置在煲体中,用于盛放食材;底部线圈设置在煲体的底部;多个侧部线圈设置在煲体的侧部,沿煲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控制方法包括:在烹饪加热过程中,根据食材的量使底部线圈与至少一个侧部线圈串联,以形成电磁加热谐振电路的谐振电感。根据本申请,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可实现立体加热,使食材上下受热均匀,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种空气米汤体积置换结构、沥米电饭煲及其烹制沥米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3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972557.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韩亚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米汤体积置换结构、沥米电饭煲及其烹制沥米饭方法,方法步骤为:在煮饭锅内依次放入空气米汤体积置换腔和盛有米的蒸饭篮,加入清水至稍稍漫过米的上表面,此时置换腔内存有一定量体积的空气,电饭煲加热至煮饭锅内的水剧烈沸腾,水蒸气对蒸饭篮内的米形成冲击式煮米,同时置换腔内原存的空气快速的被蒸汽所稀释和置换,致使空气的体积很快被饱和蒸汽体积所置换,待米煮至8分熟左右,暂停加热,米汤停止沸腾并降温,使得置换腔内的饱和蒸汽逐渐凝结成水,待饱和蒸汽的体积几乎完全被凝结成水的米汤所置换,导致煮饭锅内的米汤水面明显低于蒸饭篮的底部,达到米汤与米饭的彻底分离,电饭煲再施以小功率加热,蒸汽将沥米饭蒸至熟透。

    一种无涂层不粘锅及制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3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1290.2

    申请日:2024-11-26

    Inventor: 徐介东 王化勤

    Abstract: 一种无涂层不粘锅,锅身表面均匀分布微纳米凹凸结构;微纳米凹凸结构包括微纳凸起或微纳凹陷,微纳凸起为颗粒形成的颗粒膜,颗粒膜的厚度为0.1‑0.98μm,形成颗粒膜的颗粒尺寸为0.02‑0.3μm;微纳凹陷的尺寸的直径包括密布的0.1‑0.98μm的凹陷。设有多级直径尺寸的微纳米凹凸结构;微纳凹陷的尺寸的直径还包括40±20μm、5±2μm;微纳凹陷的加工采用压制、腐蚀方法制备;微纳米凹陷的深度为20‑1500nm。

    餐具及其消毒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9484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0125803.X

    申请日:2021-01-29

    Inventor: 徐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餐具及其消毒方法,其中所述餐具包括一餐具本体和一防护环以及具有一消毒空间,其中所述防护环具有至少一插入口,其中所述防护环被安装于所述餐具本体,以于所述防护环和所述餐具本体之间形成一消毒空间,并且所述防护环的所述插入口连通于所述消毒空间,其中一取食件的一端经所述防护环的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消毒空间,如此在所述消毒空间内,所述餐具能够辅助对所述取食件的被保持于所述消毒空间的部分进行消毒。

    烹饪器具及其制备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8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59492.7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制备方法,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及不粘复合层,包括:耐腐蚀层,组成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铜及其合金、氧化铝及其合金、氧化银及其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不粘层,组成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铝、氧化钛、碳化硅、碳化硼、氮化钛、氮化铬、氮化钼、氮化铝或它们的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及其制备方法,耐腐蚀层的成分及制备方式使其导热系数高且孔隙率低,进而兼具高导热与耐腐蚀的特点;不粘层的成分及制备方式使其硬度高且具有一定的孔隙率,进而兼具耐磨与储油不粘的特点;同时,耐腐蚀层作为底层、不粘层作为表层,不粘层通过耐腐蚀层与锅体连接,可以提高不粘层与锅体的结合力。

    一种调度机械臂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5973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010575948.5

    申请日:2020-06-22

    Inventor: 沈婧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度机械臂的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根据菜谱生成菜品烹饪任务,从而得到机械臂操作的数量,各个机械臂操作的准备时间、执行时间和复位时间,以及,各个所述机械臂操作对应的锅的烹饪时间最小值、烹饪时间最大值和所述菜品烹饪任务对应的锅的复位时间;在调度条件的约束下,得到机械臂调度方案,使得所有菜品烹饪任务的最大完成时刻最小。该实施方式能够解决因为菜品制作顺序不当而造成菜品制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