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可自动分离的空间推进系统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37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6430.6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块可自动分离的空间推进系统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包括:推进剂贮供模块一端通过第一分离界面与轨控发动机模块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分离界面和姿控发动机模块相连;贮供模块为轨控发动机模块和姿控发动机模块提供推进剂,轨控发动机模块提供变轨所需推力力矩,姿控发动机模块提供姿态控制所需推力力矩;第一分离界面和第二的分离界面为贮供模块、轨控发动机模块、姿控发动机模块提供模块之间分离的功能。本发明能够实现推进系统的分离,抛除部分推进系统,使月面、火星等地外着陆飞行器总体积、质量减小,能够提高推进系统的运行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

    适合一维系统仿真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模型使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305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34217.7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一维系统仿真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模型使用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液体火箭发动机模型建立步骤:建立液路节流孔模型和气路节流孔模型;使液路节流孔模型等效液体火箭发动机阀门及头部流动特性,使气路节流孔模型等效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内流动特性;液体火箭发动机模型运行步骤:通过运行建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模型,进行液体火箭发动机动态计算。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液路节流孔模型和气路节流孔模型分别等效发动机阀门及头部的流动特性和喷管内流动特性,极大降低了发动机一维建模难度。

    基于状态机的推进剂补加系统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545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575651.X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状态机的推进剂补加系统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气瓶模块:包含气瓶、横向阀门、纵向阀门和压力传感器;压气机模块:包含压气机、进出口管路和阀门;贮箱模块:包含贮箱、贮箱出口阀门、贮箱入口阀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路管路模块:包含接口、相关阀门和管路。1、本发明提供一种推进剂补加系统模型,以此构建推进剂补加系统数字样机或半物理样机,实现对补加系统控制系统的算法及程序的验证;可替代推进剂补加系统实物模型,直接构建补加控制系统算法和程序的虚拟验证系统,也可与物理系统组合,形成半物理的补加系统仿真验证系统,实现推进补加控制系统算法和程序等快速验证。

    一种在轨航天器气瓶压力随温度变化的修正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232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87125.0

    申请日:2020-12-28

    Inventor: 汤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轨航天器气瓶压力随温度变化的修正方法与系统,涉及在轨航天器气瓶自主故障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基于温度测量在轨遥测分层值的线性公式计算气瓶温度;步骤2:将不同所述气瓶温度下的气瓶压力值转换到0℃的压力值。从而能够简化软件算法,减少自主故障检测系统误判问题。

    环形平板灶式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09482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0759628.8

    申请日:2018-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平板灶式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件,包括环形平板(1)、拉杆(4)、撑杆(5);环形平板(1)的一侧面上连接拉杆(4)的一端;环形平板(1)的另一侧面上连接撑杆(5)的一端;还包括内圈加强环(2)、贮箱环形加强框(6)、鱼腹梁(3)以及工字梁(7);内圈加强环(2)与环形平板(1)的中心通孔(101)相连接,贮箱环形加强框(6)与贮箱容纳孔(102)相连接,工字梁(7)通过贯穿环形平板(1)的紧固件连接鱼腹梁(3)。本发明采用平板环形结构,配合拉杆、撑杆,空间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可以满足总装空间的要求。

    环形平板灶式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0948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59628.8

    申请日:2018-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平板灶式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件,包括环形平板(1)、拉杆(4)、撑杆(5);环形平板(1)的一侧面上连接拉杆(4)的一端;环形平板(1)的另一侧面上连接撑杆(5)的一端;还包括内圈加强环(2)、贮箱环形加强框(6)、鱼腹梁(3)以及工字梁(7);内圈加强环(2)与环形平板(1)的中心通孔(101)相连接,贮箱环形加强框(6)与贮箱容纳孔(102)相连接,工字梁(7)通过贯穿环形平板(1)的紧固件连接鱼腹梁(3)。本发明采用平板环形结构,配合拉杆、撑杆,空间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可以满足总装空间的要求。

    一种全自动在轨补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67411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0855657.X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进剂在轨全自动补加装置,补加气侧气瓶与补加侧贮箱的气腔通过自锁阀A、减压器A相连,用于实现补加侧气体的隔离与连通;补加贮箱液腔与被补加贮箱通过对接装置与自锁阀B、自锁阀F连接,用于实现液路的隔离及连通;被补加侧贮箱的气腔分成两个分支,一路分支通过自锁阀C连接气体增压装置的进气口,气体增压装置的出气口通过自锁阀D与被补加侧气瓶相连;另一路分支通过自锁阀E、减压器B与被补加侧气瓶相连,两路分支形成一个闭环,用于实现增压气体的增压回收再利用。本发明可实现推进剂在轨补给全自动控制,过程中无需地面操作,可以极大的减少地面操作带来的风险,特别适合未来空间站及在轨卫星的推进剂补给。

    一种全自动在轨补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6741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0855657.X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进剂在轨全自动补加装置,补加气侧气瓶与补加侧贮箱的气腔通过自锁阀A、减压器A相连,用于实现补加侧气体的隔离与连通;补加贮箱液腔与被补加贮箱通过对接装置与自锁阀B、自锁阀F连接,用于实现液路的隔离及连通;被补加侧贮箱的气腔分成两个分支,一路分支通过自锁阀C连接气体增压装置的进气口,气体增压装置的出气口通过自锁阀D与被补加侧气瓶相连;另一路分支通过自锁阀E、减压器B与被补加侧气瓶相连,两路分支形成一个闭环,用于实现增压气体的增压回收再利用。本发明可实现推进剂在轨补给全自动控制,过程中无需地面操作,可以极大的减少地面操作带来的风险,特别适合未来空间站及在轨卫星的推进剂补给。

    空间推进剂自主补加流程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5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84087.9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推进剂自主补加流程的测试系统和方法,利用空间推进剂补加模型,模拟实际空间推进剂补加系统,验证空间推进剂自主补加流程及故障处置方法的正确性。由空间推进剂补加系统执行机构模拟器进行各种执行机构的模拟,由补加模型采集空间补加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之后转换成补加所需的各种传感器信号输出至地面测试模块,由地面测试模块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转换处理,生成指令控制补加测控。解决了复杂甚至极端模式下的空间推进剂补加工况模式和各类故障模式,保证产品测试覆盖性完整。在不需要真实补加系统的参与下,实现闭环控制测试,提高补加流程的准确性。

    多向补加的推进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30071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10322660.X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向补加的推进系统,包含氧路组件、燃路组件、对接口组件以及发动机;氧路组件储存与输送氧化剂,燃路组件储存与输送燃料;氧路组件与燃路组件均连接到发动机上;多个对接口组件形成氧路对接口组件与燃路对接口组件,氧路对接口组件、燃路对接口组件分别与氧路组件、燃路组件相连;所述对接口组件包含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对接口:前向方位的对接口;径向方位的对接口;后向方位的对接口。本发明为推进补加一体化设计、通过阀门的开关来实现系统的推进、补加功能的切换;实现了前向、后向、径向等多方向的在轨推进剂补加,避免了由于被补加飞行器某个对接口的失效,或者某个对接口被其它飞行器占据而不能完成补加功能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