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管束流体弹性失稳评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351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810626314.0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面管束流体弹性失稳评定方法包括模态分析和Connors公式计算两部分。模态分析部分负责计算换热管的固有频率和对应的振型;Connors公式计算则根据模态分析结果计算不同模态下的等效流速和临界流速。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利用有限元本身的离散特点,可以实现不同管外流体参数、非均匀横向流速、复杂换热管形状的模态分析计算;在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采用高斯积分方法对Connors公式进行计算,实现了振型对等效流速的加权效应。

    一种内置疏水冷却段的蒸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477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671255.5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疏水冷却段的蒸汽转换装置,为具有凝结管束和过冷管束的釜式蒸发器,包括水室筒身、凝结管束、过冷管束,所述水室筒身内部通过水室上分程隔板和水室下分程隔板分成三个独立的空间,并在上下空间中分别设置凝结管束、过冷管束。所述釜式蒸发器通过在水室筒身内部建立稳定水位、设置不同功能的管束在同一台釜式蒸发器中实现加热蒸汽的凝结和过冷两种功能。本发明的带有内置疏水冷却段的釜式蒸发器可以减少设备的数量和系统管道的布置,有利于系统运行的控制,提升系统的经济性;除此之外,此蒸发器还能节省设备的布置空间。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8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726074.3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换热器冷热侧介质流动形式为顺流或拟流,介质的物性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上述换热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初步布置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流动结构形式参数;根据给定热平衡参数,按照热平衡计算式求出冷热侧进出口温度中待定的温度;进行第1段换热器至第N段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介质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范围较大的换热器热工设计过程,属于一种全新的分段计算方法,运用该方法,换热器的设计精度将会大大提高。

    一种蛇形管加热器换热管适用的壁厚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3389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725524.7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蛇形管加热器换热管适用的壁厚设计方法。本发明不仅克服了现有换热器标准中将弯管段应力分布视作与直管段一致的假设,将换热管分为直段内弧段,外弧段分别校核计算,同时该设计方法也能得到圆度偏差引起的弯曲应力。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蛇形管加热器换热管厚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弯管段环向应力不均匀,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也能得到考虑到制造工艺(内外弧增厚减薄系数,圆度偏差)对弯管强度的影响。以往算法中,由于不能考虑到制造工艺影响,为了保证换热管强度安全,只能通过增加设计裕量,设计过于保守。本发明可以使得换热管壁厚设计更为合理。

    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01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69674.7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以实际高压加热器建立整体分析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技术,采用弹塑性应力分析确定高压加热器整体塑性垮塌载荷,采用设计系数确定其许用载荷,用于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有效减薄常规设计部件的壁厚。本发明将弹塑性分析方法引入高压加热器的设计,将总体塑性变形作为失效判定条件的直接法,其在力学分析上更接近结构的实际承载情况,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受压元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过程,有效减薄常规设计部件的壁厚,使得高压加热器的设计更安全、更经济。

    一种蛇形管式高压给水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511493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98862.3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形管式高压给水加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给水进出口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蒸汽进口管,下部设有疏水出口管;壳体内两个给水进出口集管之间通过多根蛇形管连通,蛇形管构成凝结段,其中一个给水进出口集管处为过热段,过热段外侧设有过热段包壳,另一个给水进出口集管处为疏冷段,疏冷段可向过热段延伸,疏冷段外侧设有疏冷段包壳。本发明通过采用较薄的集管替代了较为厚重的管板,使得加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温度梯度得到改善,能更好的抵抗热冲击;通过采用蛇形管式高压给水加热器,满足了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等级火电常规与二次再热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单列布置的需要。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8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26074.3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换热器冷热侧介质流动形式为顺流或拟流,介质的物性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上述换热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初步布置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流动结构形式参数;根据给定热平衡参数,按照热平衡计算式求出冷热侧进出口温度中待定的温度;进行第1段换热器至第N段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介质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范围较大的换热器热工设计过程,属于一种全新的分段计算方法,运用该方法,换热器的设计精度将会大大提高。

    一种齿形管束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41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81451.1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形管束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支撑结构包括钢条,钢条上设有多个折板,所有折板之间相互平行且均与钢条垂直,任意相邻两个折板之间的排列间距与换热管的布管节距相适应。本发明的齿形管束支撑结构既方便设备管束制造安装,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齿形管束支撑结构进行换热管的装配,也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起到支撑换热管、防止换热管振动的作用,同时能够实现理想的纵流换热效果。

    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0160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611269674.7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以实际高压加热器建立整体分析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技术,采用弹塑性应力分析确定高压加热器整体塑性垮塌载荷,采用设计系数确定其许用载荷,用于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有效减薄常规设计部件的壁厚。本发明将弹塑性分析方法引入高压加热器的设计,将总体塑性变形作为失效判定条件的直接法,其在力学分析上更接近结构的实际承载情况,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受压元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过程,有效减薄常规设计部件的壁厚,使得高压加热器的设计更安全、更经济。

    一种光热换热器壳程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2625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94172.9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换热器壳程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型槽,M型槽的中部凹槽与隔板相配合,两侧凹槽内分别设有多片折弯结构的密封片,密封片的一条折边设于M型槽的凹槽内,另一条折边设于M型槽的凹槽外且向隔板的外侧延伸;自隔板向两侧依次排列的密封片的折弯角度逐渐减小。本发明依靠纵向隔板自重实现密封片与筒体贴合,保证密封的同时,满足拆装检修要求,密封性能更加可靠,且安装方便;与焊接密封相比,免除焊接工序,避免了壳体上的应力集中,满足光热设备疲劳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