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2625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00167.4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绝热的光热换热器壳程分程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隔板与下隔板,上隔板、下隔板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一垫块,上隔板、下隔板及两侧垫块之间形成中间空气层。能量通过该空气层时为自然对流传热,其传热热阻远大于隔板的传热热阻,可有效实现降低传热的效果。本发明可以有效增大分程隔板的传热热阻,降低分程隔板上下两侧的换热,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20568.3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热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接头抗热冲击简化评定方法,将换热器的管板部分参考标准ASMEⅧ-2附录5-E建立等效管板模型;根据电厂实际工况进行热分析与结构分析,求得换热管与管板焊接结构的应力分布,输出垂直于假想裂缝平面的薄膜和弯曲应力;根据薄膜与弯曲应力计算得到等效结构应力幅值,参考疲劳曲线确定许用循环次数;将许用循环次数与应用工况的循环次数比较,确定该工况条件下的换热器焊接接头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并对比多种形式的焊接接头,确定最优形式。本发明将弹性领域的等效管板简化模型开拓性地应用在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形式的评定领域,试验表明,等效管板的简化模型可用于光热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接头抗热冲击简化评定方法,有效解决了设计中对计算机硬件过高的需求,节省了建模及计算时间,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25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94172.9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换热器壳程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型槽,M型槽的中部凹槽与隔板相配合,两侧凹槽内分别设有多片折弯结构的密封片,密封片的一条折边设于M型槽的凹槽内,另一条折边设于M型槽的凹槽外且向隔板的外侧延伸;自隔板向两侧依次排列的密封片的折弯角度逐渐减小。本发明依靠纵向隔板自重实现密封片与筒体贴合,保证密封的同时,满足拆装检修要求,密封性能更加可靠,且安装方便;与焊接密封相比,免除焊接工序,避免了壳体上的应力集中,满足光热设备疲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7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911220568.3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热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接头抗热冲击简化评定方法,将换热器的管板部分参考标准ASMEⅧ‑2附录5‑E建立等效管板模型;根据电厂实际工况进行热分析与结构分析,求得换热管与管板焊接结构的应力分布,输出垂直于假想裂缝平面的薄膜和弯曲应力;根据薄膜与弯曲应力计算得到等效结构应力幅值,参考疲劳曲线确定许用循环次数;将许用循环次数与应用工况的循环次数比较,确定该工况条件下的换热器焊接接头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并对比多种形式的焊接接头,确定最优形式。本发明将弹性领域的等效管板简化模型开拓性地应用在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形式的评定领域,试验表明,等效管板的简化模型可用于光热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接头抗热冲击简化评定方法,有效解决了设计中对计算机硬件过高的需求,节省了建模及计算时间,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25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94547.1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流板与纵流栅架组合的光热换热器管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管束插设于规则布置的折流板与栅架中,相邻两块折流板为对称结构,且两者之间布置有一个或两个栅架。该结构使换热器内形成纵流和横流交替布置。本发明通过组合使用折流板和纵流栅架,同时达到满足换热管束最大无支撑间距要求,也可以满足降低壳侧流动阻力的要求,应用在塔式或槽式光热蒸汽发生系统换热器领域,可实现在满足换热管束振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降低壳侧流动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208746778U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21200057.6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B65D9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容器用非焊接式支座结构,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多个限位块及两个吊耳,两个吊耳分别通过一个开口销与穿设于支座内的定位销棒的两端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式容器现场安装时的工作量,提升卧式容器的现场安装效率,可以确保卧式容器通过采用定位销棒的非焊接连接型式,高效完成卧式容器的运输与现场安装,避免安装偏差的产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