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二次再热机组组合式蒸汽冷却器

    公开(公告)号:CN10640283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88127.3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二次再热机组组合式蒸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水室,圆柱形水室的两端分别通过蒸冷器管板连接一个蒸冷器壳体,两个蒸冷器壳体内各设有一个蒸冷器管束,圆柱形水室内设有水室分隔板将圆柱形水室分隔为两部分,给水出口管、给水进口管设在圆柱形水室的不同部分上,且上下两部分分别通过两侧蒸冷器管束连通。两台蒸汽冷却器共用一个水室,将水室平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水室两端则是两台蒸汽冷却器的管束和壳体。该设备安装与1号高加和锅炉之间,利用汽轮机第2级和第4级抽汽的过热度,对给水进行加热,提高锅炉的最终给水温度,进一步提高机组热效率。

    一种蛇形管式高压给水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511493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98862.3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形管式高压给水加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给水进出口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蒸汽进口管,下部设有疏水出口管;壳体内两个给水进出口集管之间通过多根蛇形管连通,蛇形管构成凝结段,其中一个给水进出口集管处为过热段,过热段外侧设有过热段包壳,另一个给水进出口集管处为疏冷段,疏冷段可向过热段延伸,疏冷段外侧设有疏冷段包壳。本发明通过采用较薄的集管替代了较为厚重的管板,使得加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温度梯度得到改善,能更好的抵抗热冲击;通过采用蛇形管式高压给水加热器,满足了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等级火电常规与二次再热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单列布置的需要。

    一种火电二次再热机组组合式蒸汽冷却器

    公开(公告)号:CN106402837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788127.3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二次再热机组组合式蒸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水室,圆柱形水室的两端分别通过蒸冷器管板连接一个蒸冷器壳体,两个蒸冷器壳体内各设有一个蒸冷器管束,圆柱形水室内设有水室分隔板将圆柱形水室分隔为两部分,给水出口管、给水进口管设在圆柱形水室的不同部分上,且上下两部分分别通过两侧蒸冷器管束连通。两台蒸汽冷却器共用一个水室,将水室平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水室两端则是两台蒸汽冷却器的管束和壳体。该设备安装与1号高加和锅炉之间,利用汽轮机第2级和第4级抽汽的过热度,对给水进行加热,提高锅炉的最终给水温度,进一步提高机组热效率。

    核电主泵冷却剂系统盘管式高压冷却器用流量分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744611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532925.5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主泵冷却剂系统盘管式高压冷却器用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连通承压部件和内部流量控制分配管,所述外部连通承压部件的上端与管程进口管连接,下端设有用于与盘管连通的四根外支管;所述内部流量控制分配管包括主管管体及设于主管管体下端的内支管,主管管体设于外部连通承压部件内与之相互嵌套,内支管与外支管相配合;内支管的端部分别设有分配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高压冷却器盘管管内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兼顾传热和压降,达到优化换热器效率的目的。

    一种卧式容器用非焊接式支座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746778U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21200057.6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容器用非焊接式支座结构,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多个限位块及两个吊耳,两个吊耳分别通过一个开口销与穿设于支座内的定位销棒的两端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式容器现场安装时的工作量,提升卧式容器的现场安装效率,可以确保卧式容器通过采用定位销棒的非焊接连接型式,高效完成卧式容器的运输与现场安装,避免安装偏差的产生。

    一种换热器用可调整式接管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709679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364420.7

    申请日:2017-04-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用可调整式接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管、一个与圆管下端外缘相配合的孔板,两块与孔板固定连接的调整孔板,孔板插设于管束导流装置上用于与接管连接的开孔内,两块调整孔板分别与管束导流装置的内、外壁相贴合。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通过换热器接管进入/流出的介质全部在管束导流装置内流过,提升管束导流区域内的传热系数,提高设备的热效率,且降低了换热器总装时控制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的工作量,提升了换热器的装配效率。同时该结构与管束导流装置的连接部位在换热器径向和轴向方向均为可移动连接,可以充分吸收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壳体、接管与管束由于温差导致的膨胀量差异,提高了换热器的运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