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2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64974.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上海浦东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式沥青混凝土全周期碳排放设计方法、设备、介质,包括根据自修复式沥青混凝土材料准备、生产拌合、施工摊铺、运行维护、拆除处置阶段的参数计算碳排放量数值,用于自修复式沥青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定量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自修复式沥青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定量计算的技术空白,建立了一种碳排放量设计方法,可用于自修复式沥青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本发明建立的碳排放量设计方法,不仅仅适用于自修复式沥青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定量计算,也可延伸应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项目的不同分项工程,完善和丰富了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的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设计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0657.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上海浦东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碳排放减排决策分析方法,包括根据沥青混凝土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准备、原材料运输和混合料生产阶段的各项参数,计算碳排放量的数值,建立相应的减排决策分析方法。用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减排决策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于原材料准备和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权重分析和减排对策方法进行研究,针对现有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减排决策分析方法的技术不足,建立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碳排放减排决策分析方法,可用于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计算和碳排放减排决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580387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55609.7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C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所述的人非共板道路包括平行设置的人行道(1)与非机动车道(2),所述的非机动车道(2)的一端紧挨人行道(1),另一端紧挨绿化设施带(4),在交叉口设置人行坡道(8)与非机动车坡道(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非机动车行驶舒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5371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236519.X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盲沟排水系统的监测井装置,该装置包括集水池、水封池和出水池,集水池、水封池和出水池依次设置,集水池通过进水管连通盲沟,集水池和水封池分设三仓,集水池各仓和水封池各仓之间分别一一对应,单个集水池分仓与单个水封池分仓之间设置虹吸管连通,三个水封池分仓分别与出水池连通,出水池通过出水管连通雨水井,集水池各分仓壁面均设置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连接控制器,集水池、水封池和出水池池高依次递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效监测盲沟系统有效性和排水效果、排水效率更高、利用虹吸管简单便利和防渗水设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9450690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23507538.0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8 , G01S13/08 , H04N23/69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路基空洞探测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固定件、转台、伸缩杆、用于探测空洞大小的雷达扫描装置和用于观察空洞情况的全向高清摄像头;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连接杆和用于驱动装置的电机;所述的连接杆一端和固定件连接,另一端和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的电机固定在伸缩杆上;所述的转台为带动伸缩杆、雷达扫描装置和全向高清摄像头实现水平360度旋转的转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探测准确、精确计算空洞大小、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509095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2192355.8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道的改扩建结构,利用既有地道结构(1)的既有地道顶板(6)和既有地道底板(7)作为改扩建结构的一部分,与新建地道结构(2)的新建地道顶板(8)和新建地道底板(9)连接固定,通过既有地道结构(1)的变形缝向外延伸至新建地道结构(2),并通过地道内部合理设置临时钢立柱(3)和永久钢立柱(4),临时钢立柱(3)和永久钢立柱(4)的交替拆除和设置,使其能够满足地道的改扩建结构受力要求,并且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造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解决了传统地道改扩建工程需要封闭地下道路交通的难题,施工期间整个地下通道仍能不间断运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2435251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0630653.7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筋材加筋橡胶混合土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包括橡胶混合土和设置于橡胶混合土内部的立体筋材。其中,立体筋材包括的横向增厚构件和纵向平面构件,橡胶混合土的填土材料和橡胶颗粒,并由横向增厚构件和纵向平面构件经一体成型构成立体筋材主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强化了筋材横向构件的被动抗侧阻力,提高了筋土界面的相互作用强度,并且减轻了结构回填料自重、提高了减震耗能效果、减缓了颗粒破碎劣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07567921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638552.0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盲沟排水系统的监测井装置,该装置包括集水池、水封池和出水池,集水池、水封池和出水池依次设置,集水池通过进水管连通盲沟,集水池和水封池分设三仓,集水池各仓和水封池各仓之间分别一一对应,单个集水池分仓与单个水封池分仓之间设置虹吸管连通,三个水封池分仓分别与出水池连通,出水池通过出水管连通雨水井,集水池各分仓壁面均设置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连接控制器,集水池、水封池和出水池池高依次递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监测盲沟系统有效性和排水效果、排水效率更高、利用虹吸管简单便利和防渗水设置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444390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21134608.X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3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树根积水排除系统,用于将行道树树穴和绿化设施带中乔木树根的积水排至机动车道旁的雨水井内,行道树设置于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绿化设施带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该系统包括集水管、排水管、排水连通管、连通水管、集水沟管、碎石垫层及排出管,所述的树穴底部四周铺设集水管,所述的集水管通过排水管与排水连通管连通,所述的排水连通管通过连通水管与铺设在碎石垫层内的集水沟管连通,所述的碎石垫层铺设在绿化设施带的下方,所述的排出管一端与集水沟管连通,另一端与雨水井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积水排除快等优点。
-
-
-
-
-
-
-
-